武漢市下轄江岸區、江漢區、硚口區、漢陽區、武昌區、青山區、洪山區、蔡甸區、江夏區、黃陂區、新洲區、東西湖區、漢南區等13個行政區,以下小編整理了關于武漢的相關介紹,以供參考。
武漢市下轄江岸區、江漢區、硚口區、漢陽區、武昌區、青山區、洪山區、蔡甸區、江夏區、黃陂區、新洲區、東西湖區、漢南區等13個行政區。
武漢,簡稱“漢”,別稱江城,是湖北省省會,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特大城市,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聯勤保障部隊機關駐地。
武漢地處江漢原東部、長江中游,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在城中交匯,形成武漢三鎮(武昌、漢口、漢陽)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內江河縱橫、湖港交織,水域面積占全市總面積四分之一。
作為中國經濟地理中心,武漢有“九省通衢”之稱,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和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其高鐵網輻射大半個中國,是華中地區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地理位置】武漢,簡稱“漢”,俗稱“江城”,位于中國腹地中心、湖北省東部、長江與漢水交匯處,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及唯一的副省級城市,是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也是湖北省省會。地理位置為東經113°41′~115°05′、北緯29°58′~31°22′。在面直角坐標上,東西最大橫距134千米,南北最大縱距約155千米,形如一只自西向東翩翩起舞的彩蝶。武漢的最東邊在新洲區徐古街將軍山村、最西邊在蔡甸區侏儒山街國光村、最南邊在江夏區湖泗街均堡村、最北邊在黃陂區蔡店街李沖村。
【行政建置】2020年,武漢市轄江岸、江漢、硚口、漢陽、武昌、青山、洪山、蔡甸、江夏、黃陂、新洲、東西湖、漢南13個行政區及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東湖生態旅游風景區、武漢化學工業區、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武漢新港等6個功能區。區下轄156個街道、1個鎮(新洲區鳳凰鎮)、3個鄉(洪山區天興鄉、蔡甸區消泗鄉、黃陂區木蘭鄉)、2個行使社會事務管理職能的辦事處(蔡甸區桐湖農場、江夏區金水農場)。全市群眾自治組織3236個,其中,社區居委會1431個,村民委員會1805個。全市土地面積8569.15方千米。建城區面積885.11方千米。
【歷史沿革】武漢歷史悠久,早在距今80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中期,先民們就在這水網之域繁衍生息。位于黃陂區盤龍湖畔的盤龍城,筑于商代,距今約有3500年的歷史。自漢以降經南北朝至元、明,武漢逐漸發展為水陸交通樞紐、商賈輻輳。明成化年間,漢水主道改由龜山北入長江,由此而形成漢口新鎮,奠定了武漢三鎮的地理基礎。明末清初,漢口以商業大鎮卓立華中,與北京、蘇州、佛州并稱“天下四聚”,又與朱仙鎮、景德鎮、佛山鎮同稱天下“四大名鎮”,成為“楚中第一繁盛處”。清康熙四年(1665年),清政府在漢陽門外白鱔廟下設“常關”,征收國內商貨通過稅。1858年《天津條約》簽訂后,漢口被辟為對外通商口岸。1861年3月,漢口正式對外開埠。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分漢水以北地置夏口廳,治所即今漢口。
1911年10月10日,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在武漢爆發,建立了湖北軍政府,推翻了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1926年12月,國民政府遷都武漢。1927年元月,漢口、武昌合并為武漢市,劃為京兆區。
1949年5月16日,武漢解放,武漢市正式建置。三鎮合并建制為中央直轄市。1954年6月改為湖北省轄的省會城市。1975年12月原屬孝感專區的武昌、漢陽兩縣劃歸武漢市管轄。1983年8月,增轄黃陂、新洲兩縣。1984年5月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批準為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計劃單列市。1992年7月被國務院批準為對外開放城市。1992年、1995年、1998年,分別撤銷漢陽縣,武昌縣及黃陂縣、新洲縣建制,分別成立武漢市蔡甸區,江夏區及黃陂區、新洲區。
2007年12月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改委發文批準設立武漢城市圈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2010年1月,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簡稱東湖高新區)成為繼中關村后中國第二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也是中部地區首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2010年11月,武漢吳家山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13年3月,武漢吳家山經濟開發區更名為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至此,武漢市正式形成了依托三大國家級經濟開發區,三鎮鼎足開發的局面。
2016年,《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明確支持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同年,《武漢市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方案》正式獲國務院批復。6月,國家《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印發,重點布局三大城市群,將武漢列為超大城市,打造為長江經濟帶三大增長極之一。
【自然資源】武漢市植物區系屬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向北亞熱帶落葉闊葉林過渡的地帶。據不完全統計,全市的蕨類和種子植物有106科、607屬、1066種,兼具南方和北方植物區系成份。常綠闊葉林和落葉闊葉林組成的混交林是全市典型的植被類型。主要樹種,長江、漢江以南以樟樹、楠竹、杉木、油茶葉茶、女貞、柑橘為代表,長江、漢江以北以馬尾松、水杉、法桐、落羽松、櫟、柿、栗等為主。
武漢市動物資源種類繁多,有畜禽、水產漁類、藥用、毛皮羽用、農林害蟲及天敵、野生動物等動物資源。畜禽動物主要有豬、牛、雞等10余種、70多個品種。魚類資源有11目、22科、88種,主要經濟魚類有草、青、鰱等20余種。“武昌魚”(團頭魴)是經濟名貴魚種,在國際市場上享有較高的聲譽。水禽有雁、鸛、鵜等8目、14科、54種。其中,白鸛是國家一類保護動物。特種水生物有白鰭豚、江豚等,白鰭豚是國家一類保護動物,江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武漢市江河縱橫,河港溝渠交織,湖泊庫塘星布,灄水、府河、倒水、舉水、金水、東荊河等從市區兩側匯入長江,形成以長江為干流的龐大水網,水資源豐富。水域總面積達2217.6方千米,占全市土地面積的26.1%。市域內5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65條。有湖泊166個,其中,城區內有湖泊43個。有各類水庫277座,其中,大型水庫3座,中型水庫6座,總容量9.25億立方米。共有塘堰8.51萬口,蓄水能力3.3億立方米。全市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2萬千瓦。
全市已發現礦產33種,礦點154處,潛在經濟價值8400多億元。其中,冶金輔料和建筑材料儲量最大,擁有全國最大的熔劑石灰石、白云巖、石英砂巖基地,膨潤土礦儲量1.18多億噸,居全國第一位。優質礦泉水、熱泉已發現8處。
此外,還發現金礦點11處,銅礦點9處,錳礦、磷礦點各2處,并有5處發現石油、天然氣的“油氣顯示”。
【地震狀況】據史料記載,武漢地區自1345年以來發生大于3級、小于5級的地震共31次,均20年左右一次,雖然沒有發生過破壞性地震,但曾遭受域外28次中強地震的襲擊。1999年以前,湖北省內共有11次4.5級的中強地震波及武漢,其中,強度最大的一次是1932年發生于麻城黃土崗的6.0級地震。省外共有17次強震波及武漢,如1986年,臺灣花蓮發生7.6級地震,武漢有強烈震感;1994年9月16日,臺灣海峽南部7.3級地震,武漢百棟高樓發生搖撼;1999年,臺灣發生百年最大地震,再次波及武漢。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發生5.7級地震波及武漢。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四川汶川縣發生8.0級地震,武漢有明顯震感,這是70年來對武漢影響最大的一次地震。2010年4月6日22時54分23秒,在武漢市蔡甸區軍山鎮(東經114.09°、北緯30.43°)發生2.2級地震,武漢市局部地區有震感。2019年12月26日18時36分在湖北孝感應城市(北緯30.87°、東經113.40°)發生4.9級地震,武漢有震感。武漢已被列為13座國家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城市之一。
【人口分布】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364.8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20.12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154.15萬人,占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84.56%,比上年末提高0.25個百分點。年末全市戶籍人口934.1萬人。全年戶籍出生人口8.2萬人,出生率8.97‰;死亡人口5.4萬人,死亡率5.90‰。 【人口分布信息來源于《2021年武漢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武漢景點推薦
1、黃鶴樓
位武漢市武昌蛇山上,國家5A級旅游景區,是江南四大名樓之一。黃鶴樓共5層,高50.4米。始建于三國時代吳黃武二年(223年),距今已有約1800年的歷史,屢修屢毀,現在的黃鶴樓是于1985年重建的。黃鶴樓被中國歷代許多著名詩人吟詩頌贊,享有“天下絕景”的盛譽。
2、 東湖
位于武漢市武昌區東部,故得此名,水域面積達33方公里,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東湖是以大型自然湖泊,湖光山色為,現代歷史為依托的旅游景區。東湖歷史底蘊深厚,公元前4000年的新石器時代中期就有人類活動,這里也流傳著李白放鷹題詩的故事。
3、木蘭山
位于武漢市黃陂區城北30公里的仙河東岸,主峰祈嗣頂海拔高度為582.1米,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黃陂木蘭文化生態旅游區的一部分。木蘭山是千年香火圣地,佛道兩教共處一山,每年海內外香客游人絡繹不絕。木蘭山古建筑群也被評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云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市場營銷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
時間:2025-05-22 09:41:01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在湖北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37:39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在四川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9:35:14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對比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時間:2025-05-22 09:32:23海南上長春工業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28:45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對比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
時間:2025-05-22 0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