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實訊:據河南省政府辦公廳6月23日發布的《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及產業化發展的實施意見》(全文附后),河南新能源汽車將以純電驅動為主要戰略取向,重點發展純電動汽車、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突出重點區域及行業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產能將達8萬輛以上。到2020年,形成國內重要的新能源客車、純電動乘用車制造中心。
與此同時,河南省將建成城市充換電站15座,移動充換電站(車)10座,公共充電樁8000個。到2020年,基本建成適度超前、車樁相隨、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滿足35萬輛左右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同時,利用高速公路、快速通道服務區建設城際快充站,到2020年,實現省內城際快充網絡全覆蓋,滿足新能源汽車城際出行需求。
將鄭州、開封、洛陽、新鄉、許昌、焦作市等列為新能源汽車推廣重點城市,其中鄭州市推廣新能源汽車不低于4000輛,開封、洛陽、新鄉、許昌、焦作市各不低于2000輛。2017?2020年以上重點城市按推廣數量為基數遞增。
推動企業和私人使用新能源汽車。對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按相關規定給予補貼,并通過不限購、不限行、降低使用環節成本等政策引導,采取市場化方式,推進企業日常辦公車輛、通勤班車和私家車等應用新能源汽車。
事實上,新能源汽車能走多遠,完全看補貼!
此前,河南省財政已下達專項資金4億元,專項獎補全省范圍內新能源客車推廣應用及充電設施建設。根據車長不同給予每臺10萬~25萬元補貼。二是首次將基礎設施建設列為支持對象。實行示范補助與綜合獎勵并行的獎補方式:對國家新能源汽車示范城市鄭州、新鄉兩市給予示范站定額補助,同時,對所有城市新建充電設施按照一定標準給予綜合獎勵。
據悉,河南汽車產業鏈大大小小的企業早已涉足新能源,宇通、多氟多…..連力帆股份都在濟源設立新能源汽車公司,可見通過補貼政策提升才是根本!
再看全國,半年來,各地陸續發布了一些列新能源汽車推廣計劃及地方補貼政策,點擊看大圖:
表格來源:第一電動網
雖然在我國新能源汽車推廣城市達到88個之多,但是在中央及地方政策不明朗的情況下,有多少城市能真正賣車呢?補貼政策的存在,賣家想多賺錢,使廠商將其看做選擇推廣城市的依據,買家想更省錢,使消費者將其看做選擇購買車輛的參考。
相關閱讀(點擊標題即可收看):
新能源汽車發展獲新動力17億元瘋搶29股
多氟多擬進軍新能源整車領域
賣掉足球力帆集團擬加碼濟源新能源電動車項目
關注投實回復新能源收看:
河南省財政廳4億專項財政資金助力新能源客車推廣鄭州新鄉獲定額補貼
中央財政發布新能源汽車支持政策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及產業化發展的實施意見
豫政辦〔2016〕56號
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門: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的通知》(國發〔2012〕22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4〕35號)和《中國制造2025河南行動綱要》,加快我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促進產業快速發展,經省政府同意,現結合我省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
抓住國家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戰略機遇,以創新驅動,以純電驅動為主要戰略取向,重點發展純電動汽車、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突出重點區域及行業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引進優勢企業來豫建廠、合作,積極推進產業化,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新能源汽車生產和充電設施建設與運營,形成一批整車制造和配套產業知名品牌,促進我省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二、加大在重點區域及行業推廣新能源汽車的力度
(一)2016?2020年,全省推廣新能源汽車分別不低于1.8萬輛(標準車,下同)、2.2萬輛、2.8萬輛、3.8萬輛、5萬輛,且推廣的新能源汽車數量占全省新增及更新的汽車總量比例不低于1.5%、2%、3%、4%、5%。(責任單位:各省轄市政府)
(二)抓好重點城市推廣使用工作。將鄭州、開封、洛陽、新鄉、許昌、焦作市等列為新能源汽車推廣重點城市,其中鄭州市推廣新能源汽車不低于4000輛,開封、洛陽、新鄉、許昌、焦作市各不低于2000輛。2017?2020年以上重點城市按推廣數量為基數遞增。(責任單位:鄭州、開封、洛陽、新鄉、許昌、焦作市政府)
(三)加大新能源公交車推廣力度。2016?2020年全省新增及更換的公交車中,新能源公交車比重要分別達到40%、50%、60%、70%、80%。(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財政廳、工業和信息化委)
(四)積極推動旅游景區使用新能源汽車。全省旅游景區新增及更換的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重不低于50%,2020年前全省4A級以上景區普及使用新能源汽車。(責任單位:省旅游局)
(五)加大政府機關和公共機構推廣使用力度。省直機關及鄭州、開封、洛陽、新鄉、許昌、焦作市2016?2017年政府機關和公共機構購買新能源汽車占當年配備更新總量的比例不低于35%,力爭達到50%,以后逐年提高;其他省轄市不低于30%,以后逐年提高。(責任單位:省事管局、財政廳、工業和信息化委,鄭州、開封、洛陽、新鄉、許昌、焦作市政府)
(六)推動企業和私人使用新能源汽車。對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按相關規定給予補貼,并通過不限購、不限行、降低使用環節成本等政策引導,采取市場化方式,推進企業日常辦公車輛、通勤班車和私家車等應用新能源汽車。(責任單位:省公安廳、財政廳)
三、加快充換電設施建設步伐
(一)整合社會資源,鼓勵社會資本和具有資質的企業充分競爭,參與充電設施建設以及運營維護,通過給予特許經營權等方式保護投資主體初期利益,激發市場換投資、市場帶動產業發展的活力。全省建成城市充換電站15座,移動充換電站(車)10座,公共充電樁8000個。到2020年,基本建成適度超前、車樁相隨、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滿足35萬輛左右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鄭州、開封、洛陽、新鄉、許昌、焦作市公共充電樁與電動汽車比例不低于1∶8,城市核心區公共充電服務半徑小于1公里;其他省轄市公共充電樁與電動汽車比例力爭達到1∶12,城市核心區公共充電服務半徑力爭小于2公里。(責任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委、電力公司,各省轄市政府)
(二)將充換電設施建設和配套電網建設與改造納入城鄉規劃,充電設施建設規劃、電網建設規劃與城鄉建設規劃有機銜接。原則上,新建住宅配建停車位要100%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新建大于2萬方米的商場、賓館、醫院、辦公樓等大型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車場、社會公共停車場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的車位比例不低于15%,每2000輛電動汽車至少配套建設一座公共充電站。制定出臺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管理辦法,并抓好組織實施。(責任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委、電力公司)
(三)建設用戶居住地充電設施。鼓勵充電服務、物業服務等企業參與居民區充電設施建設和運營管理,統一開展停車位改造,直接辦理報裝接電手續,在符合有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各地制定統一的收費標準向用戶適當收取費用。對有固定停車位的用戶,優先在停車位配建充電設施;對沒有固定停車位的用戶,鼓勵通過在居民區配建公共充電車位,建立充電車位分時共享機制,為用戶充電創造條件。(責任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能源局、電力公司)
(四)建設單位內部充電設施。具備條件的公共機構要利用內部停車場資源,規劃建設電動汽車專用停車位和充電設施,比例不低于15%。(責任單位:省事管局、住房城鄉建設廳、電力公司)
(五)建設公共服務領域充電設施。對公交、環衛、機場通勤等定點定線運行的公共服務領域電動汽車,要根據線路運營需求,優先在停車場站配建充電設施,沿途合理建設獨立占地的快充站和換電站。對出租、物流、租賃、公安巡邏等非定點定線運行的公共服務領域電動汽車,要充分挖掘單位內部停車場站配建充電設施的潛力,結合城市公共充電設施建設,實現高效互補。(責任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能源局、電力公司)
(六)建設城市公共充電設施。公共充電設施建設要從城市中心向邊緣、從城市優先發展區域向一般區域逐步推進。優先在大型商場、超市、文體場館等建筑物配建停車場以及交通樞紐等公共停車場建設充電設施。鼓勵在具備條件的加油站配建公共快充設施,適當新建獨立占地的公共快充站。鼓勵有條件的單位和個人將充電設施向社會公眾開放。(責任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能源局、電力公司)
(七)建設城際快速充電網絡。充分利用高速公路、快速通道服務區建設城際快充站,到2020年,實現省內城際快充網絡全覆蓋,滿足新能源汽車城際出行需求。(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能源局、電力公司)
(八)有效整合公交、出租場站以及社會公共停車場等各類公共資源,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方式培育市場主體。(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住房城鄉建設廳、財政廳)
四、加快商業模式創新
(一)推動社會資本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進入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和運營、整車租賃、電池租賃和回收等服務領域。商業場所可將充電費、服務費與停車收費相結合給予優惠,鼓勵個人將擁有的充電設施對外提供充電服務。(責任單位:省財政廳、商務廳)
(二)推進智能服務臺建設。大力推進“互聯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服務智能化水,提升運營效率和用戶體驗滿意度,促進電動汽車與智能電網間能量和信息的雙向互動。鼓勵圍繞用戶需求,運用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為用戶提供充電導航、狀態查詢、充電預約、費用結算等服務,拓展臺增值業務。(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商務廳、能源局)
(三)創新充電服務商業模式。鼓勵探索大型充換電站與商業地產相結合的發展方式,引導商場、超市、電影院、便利店等商業場所為用戶提供輔助充電服務。鼓勵充電服務企業通過與整車企業合作、眾籌等方式,創新建設充電基礎設施商業合作模式,并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等方式,提供智能充放電、電子商務、廣告等增值服務,提升充電服務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責任單位:省商務廳、工業和信息化委)
(四)積極鼓勵投融資創新。在公共服務領域探索公交車、出租車、公務用車的新能源汽車融資租賃運營模式,在個人使用領域探索分時租賃、車輛共享、整車租賃以及按揭購買新能源汽車等模式。(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商務廳、事管局)
五、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化
(一)建設鄭州新能源客車、純電動乘用車以及智能網聯汽車制造基地。加快推進現有企業新能源汽車項目建設,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形成新能源汽車產能8萬輛以上。到2020年,形成國內重要的新能源客車、純電動乘用車制造中心。(責任單位:鄭州市政府,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
(二)積極推進整車制造快速發展。推動河南速達電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力帆新能源電動車有限公司、河南森源電動汽車有限公司對標國家生產準入標準,加快生產臺建設,盡快取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形成產能。鼓勵騰訊公司、和諧集團、富士康集團聯合引進國際新能源汽車開發團隊,以開發設計帶動建設出口型整車基地,創造條件吸引國際新能源汽車企業布局鄭州,建設新能源汽車生產研究基地。繼續推進與東風集團、一汽集團、奇瑞集團、海馬汽車集團等企業的深度合作,擴大新能源汽車產量,提升產業競爭力。(責任單位:鄭州、三門峽、濟源、許昌、開封市政府,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商務廳)
(三)做大做強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產業。重點推進中航鋰電(洛陽)有限公司、鄭州比克新能源有限公司、河南國能電池有限公司、多氟多(焦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新太行電源有限公司、河南鋰動電源有限公司等動力鋰離子電池項目,許繼集團有限公司、南陽防爆集團新普電機有限公司、開封盛達電機制造有限公司等充放電成套設備、電機驅動系統制造項目建設。全省車用儲能系統產量超過8萬臺套,2020年產能達到80萬臺套。(責任單位:鄭州、洛陽、新鄉、焦作、許昌、開封市政府,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
(四)提升新能源汽車整車品質。嚴格執行準入標準,加強質量安全監管,強化生產企業對新能源汽車的安全監控、動態檢查,建立懲罰性賠償和市場退出等機制。(省工業和信息化委、質監局)
六、加強技術創新
(一)加強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攻關。著眼電動化、輕量化、智能化、網聯化發展方向,對新能源汽車儲能系統、燃料電池、驅動系統、整車控制與節能、智能輔助駕駛、充電加注、區域工況構建、排放與噪聲控制、試驗檢測、電池回收等共性關鍵技術以及整車集成技術集中力量攻關。推動大中小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組建協同攻關、開放共享的動力電池創新臺,在關鍵材料、電池系統等共性、基礎技術研發上集中發力。加大對動力電池數字化制造成套裝備的支持力度。鼓勵和支持全省新能源汽車制造、研發企業申報上述領域項目,積極爭取國家支持。(責任單位:省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委、財政廳、發展改革委)
(二)加強充換電關鍵技術攻關。依托示范項目,積極探索充電基礎設施與智能電網、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智能交通融合發展的技術方案,加強檢測認證、安全防護、與電網雙向互動、電池梯次利用、無人值守自助式服務、樁群協同控制等關鍵技術研發。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加快推動高功率密度、高轉換效率、高適用性、無線充電、移動充電等新型充換電技術及裝備研發。(責任單位:省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委、能源局)
(三)搭建共性技術研發和檢驗檢測臺。以綜合性研發實體和重點實驗室為基礎,加大研發和檢測能力建設投入力度,不斷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支持建立新能源汽車檢驗檢測、研發等技術支撐臺,提高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技術服務和測試檢驗水。積極申請籌建國家新能源汽車質檢中心,鼓勵國內外汽車企業以及研發機構在我省建立新能源汽車研發中心,加強企業與高校、研發機構的信息交流與合作,推進關鍵核心技術產業化。(責任單位:省質監局、科技廳)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充分發揮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聯席會議作用,加強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宏觀指導,協調推動相關重大政策措施落實,研究協調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省直有關部門要按照工作分工,制定具體落實方案,推進工作落實。各省轄市政府要建立由主要負責同志牽頭、各職能部門參加的新能源汽車聯席會議制度,結合本地實際制定、細化支持政策和配套措施。要加強指標考核,建立以實際運營車輛和便利使用環境為主要指標的考核體系,明確工作任務和時間進度,確保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責任單位: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聯席會議成員單位)
(二)制定配套政策。省直有關部門要根據本實施意見,抓緊研究制定支持新能源汽車購置與使用、檢驗檢測、技術研發、產業化生產的政策;研究出臺支持充電設施建設的政策,制定充電服務分類指導價格實施細則;研究出臺鼓勵新能源汽車通行、使用方面的優惠政策。(責任單位:省財政廳、工業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廳、國土資源廳、能源局、公安廳)
(三)加大輿論宣傳力度。不定期舉行學術專題會議、專家講座、經驗交流活動等,及時了解國內外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動態。有計劃、有組織地通過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加大新能源汽車宣傳力度,支持舉辦各類新能源汽車展覽展示活動,不斷提升公眾對新能源汽車的認知度,創建有利于新能源汽車商業化推廣的市場環境。(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4月28日
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在四川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9:35:14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對比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時間:2025-05-22 09:32:23海南上長春工業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28:45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對比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
時間:2025-05-22 09:25:00呼和浩特職業學院對比山西警官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9:22:04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在上海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