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印發《中共資陽市委、資陽市人民政府關于開展因病致貧醫療救治救助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并配套出臺了《資陽市農村貧困人口醫療救治救助實施辦法》和《資陽市農村貧困人口救治醫療機構監督管理辦法》等文件,旨在破解因病致貧難題。
因病致貧是導致貧困群眾長期貧困和返貧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在我市,一人患病,全家致貧、因病返貧等特點突出,占貧困總人口的60.87%。
開展因病致貧醫療救治救助工作,既是實施精準扶貧的必然路徑,又是阻斷貧困之因的治本之策,更是我市決戰脫貧攻堅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創新舉措。
5個100%基本建立與脫貧攻堅戰相適應的醫療救治救助服務體制機制
《意見》指出,按照“鎖定貧困病員,集中診斷病情,分類制定治療措施,定向落實醫療機構,全域全程包干負責”的思路,探索建立財政資金大病保險與醫療救助統籌分類實施政策措施,全面推進脫貧攻堅醫療救治救助工作,著力解決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實現對全市農村貧困病人的全程全域管理、幫扶和有效治療。
通過各類醫療保障資源的整合,建立健全覆蓋所有貧困人口“報賬一站式、結算一次性、治療包干式”的醫療救治救助制度和政策,實現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100%,大病醫療保險參保率100%,補充醫療保險參保率100%,貧困人口特殊補充醫療保險參保率100%,應救必救救助面100%。基本建立與脫貧攻堅戰相適應的醫療救治救助服務體制機制,努力實現醫療扶貧服務到村到戶到人,貧困患者“病有所醫、困有所助”目標。
“一減免四保險一救助兩基金”醫療費用“微支付”或“零支付”
《意見》提出,實施醫療機構減免、基本醫療保險、大病醫療保險、補充醫療保險、貧困人口特殊補充醫療保險、民政醫療救助、疾病應急救助基金、醫療愛心基金救治的“一減免四保險一救助兩基金”梯次保障政策,實現扶貧對象醫療費用的“微支付”或“零支付”。
發揮醫療機構公益性職能作用,扶貧對象到定點醫療機構就診實行“先診療后結算”制度,產生的住院費用(生活費用、藥品費用除外)按5%進行減免,減免后再進入各類報銷救助程序。
為因病致貧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沒有納入建檔立卡的農村低保人口建立貧困人口特殊補充醫療保險,按每人每年200元的標準由醫保經辦機構統一向商業保險公司投保。貧困人口基本醫療保險起付金減半,報銷比例提高5%(本地住院:社區衛生機構50元,一級以下醫療機構100元,二級醫療機構150元,三級醫療機構200元;異地住院:社區衛生機構150元,一級以下醫療機構200元,二級醫療機構250元,三級醫療機構300元;支付比例:社區衛生機構90%,一級以下醫療機構85%,二級醫療機構80%,三級醫療機構70%;封頂線:15.1萬元);按現行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特殊疾病門診管理辦法規定報銷特殊疾病門診醫療費用;大病醫療保險起付金減半,報銷比例提高10%【起付線:4000元;賠付比例:起付線以上至50000元(含50000元)為60%,50001元至100000元(含100000元)為70%,100001元以上為80%,不設封頂線】;補充醫療保險報銷比例提高10%(共付段醫藥費用賠付比例:社區衛生機構80%,一級以下醫療機構75%,二級醫療機構70%,三級醫療機構65%;封頂線16萬元);貧困人口特殊補充醫療保險全額報銷經多層次醫療保險報銷后剩余的政策范圍內醫療費用,按80%以上比例報銷醫療保險目錄外、臨床必須的費用。
將貧困人口納入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范圍,對患重特大疾病需要長期門診治療,導致自負費用較高的,給予門診救助。對于突發重大疾病暫時無法得到家庭支持、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患者,加大臨時救助和大病醫療救助力度。
貧困人口經多層次報銷和救助后,仍無力承擔個人負擔費用的,統一由疾病應急救助基金或愛心醫療基金實施持續救助,防止貧困群眾因病發生災難性支出,確保應救必救,絕不落下一人。
建“一體化”臺定“個性化”方案施“定向式”治療
開展因病致貧醫療救治救助工作,《意見》提出了建立“一體化”信息臺、確定“個性化”治療方案、實施“定向式”全程治療和實行“一站式”醫療服務的實施路徑。
一是,統一對象管理,建立“一體化”信息臺。為全市因病致貧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沒有納入建檔立卡的農村低保人口,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信息系統,并與扶貧、民政、殘聯、保險、醫療機構等信息臺聯網,確保一個臺并聯審批,各方支出費用“一單式”結算,實現對象、病情、治療、救助和報銷管理一體化。
二是,全域集中診斷,確定“個性化”治療方案。各級醫療資源,以縣(區)為主體建立病情診斷專家委員會及巡回醫療組,對全市因病致貧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低保人口每半年集中開展一次病情診斷,建立貧困病員健康檔案,分類制定重大疾病、常規疾病、慢性疾病等治療方案,按照分級診療原則,確定相應的醫療機構開展治療服務。
三是,統籌包干施治,實施“定向式”全程治療。建立定點定責包干負責治療機制,落實醫療機構,全程治療服務。定點醫療機構每年對因病致貧人群開展一次免費健康體檢,落實“五個一”幫扶措施,即每位患者有一家定點醫院、一名主治幫扶醫生、一個科學規范的診療計劃、一個合理有效的治療目標、一系列降低醫療費用支出的具體措施。由市醫療行政主管部門牽頭負責,組建有鄉鎮衛生院全科醫生、鄉鎮衛生院公衛醫生、村醫和市、縣級指導醫生參加的“3+2”服務團隊,定期在鄉鎮衛生院坐診,實行市、縣、鄉聯動,定點醫療機構全程全域包干負責治療。
四是,開辟綠色通道,實行“一站式”醫療服務。向建檔立卡因病致貧貧困人口和沒有納入建檔立卡的農村低保人口發放《精準扶貧醫療救助證》。建立市、縣、鄉三級定點醫療機構綠色通道,實行雙向轉診、分級診療、無縫對接,組建“一站式”服務團隊,患者憑《精準扶貧醫療救助證》即可在市、縣、鄉(鎮)定點醫療機構就診接受治療,相關部門和機構在醫療機構設立窗口,各種治療費用的報銷和救助費用,實行“一單式”報賬、“一站式”結算。
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在四川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9:35:14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對比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時間:2025-05-22 09:32:23海南上長春工業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28:45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對比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
時間:2025-05-22 09:25:00呼和浩特職業學院對比山西警官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9:22:04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在上海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