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回顧
(一)新舊動能轉換步伐加快。教育、研發、文化、信息、金融、健康、養老等產業加快發展,服務貿易增長18%,旅游消費總額突破8000億元。三次產業比例為7.3 :45.4:47.3,第三產業超過第二產業,實現歷史性轉變。
(二)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組織企業家、鄉村旅游帶頭人、縣市區負責人對標考察,境外精準交流和培訓成效顯著。
(三)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取得新成績。魯南高鐵、濰萊高鐵開工建設,濟青高鐵、石濟客專等項目扎實推進,高速公路通車里程新增362公里。全省首條地鐵青島3號線通車運營。
二、2017年政府工作總體安排
(一)全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振興實體經濟,引導企業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保持房地產市場穩健康發展。從嚴重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著手,既補硬短板也補軟短板,既補發展短板也補制度短板,重點在提升人力資本、完善公共服務、科技創新、脫貧攻堅、生態文明和基礎設施等方面加大力度,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多樣化需求。
(二)堅決執行國家宏觀經濟政策。適應消費升級新需求,擴大服務消費,培育更多新的消費熱點。促進民間投資穩定增長。加快交通、能源、水利、生態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三、經濟發展的主要任務
(一)推進全域旅游,加強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設,重視國際化和全國性會展。提升飯店業發展水,促進鄉村旅游、工業旅游和生態旅游發展。加強地質遺址保護和地質公園建設。
(二)深入實施質量強省和品牌戰略。加強全面質量管理,加快“山東標準”建設,更積極地參與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制定。逐行業制定質量提升計劃,擴大“好品山東”區域品牌影響力。鼓勵企業發揚工匠精神,增強研發設計能力,創建自主品牌,提升核心競爭力。推動馬德里國際商標注冊,支持企業開展品牌并購,加快培育一批國際知名自主品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嚴厲打擊侵權假冒行為。企業、政府、社會各個方面一起努力,把青島啤酒、東阿阿肢、宏濟堂、德州扒雞、周村燒餅等老字號的牌匾擦得锃亮;把海爾、海信、浪潮、張裕、重汽、如意等大品牌叫得更響;讓煙臺蘋果、日照綠茶、金鄉大蒜、滕州馬鈴薯、萊蕪生姜、菏澤牡丹、沾化冬棗、肥城桃、黃河口大閘蟹等地理標志農產品賣得更好;還要花更大力氣支持歌爾、豪邁、迪尚、紅領、孚日、亞光、乖寶等眾多成長型品牌在海內外闖出更大天地。
(三)深化經濟領域重點改革。一是推進農業農村改革。繼續開展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深化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三權分置”,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抓好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穩步實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開展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試點。
四、社會發展的優先事項
(一)打贏脫貧攻堅戰。共同富裕是*的本質特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不能讓一個人掉隊。今年,我省要實現89.6萬省定標準貧困人口脫貧,基本完成脫貧攻堅任務。要按照統一部署,切實把各項扶貧措施落到實處,穩定實現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實施好易地扶貧搬遷和黃河灘區脫貧遷建,農村低保標準全部達到省定扶貧標準線。落實就業、保險、低保、救助等措施,統籌解決城市貧困問題。加強省內扶貧協作,開展好機關企事業單位定點扶貧工作。堅決防止數字脫貧、弄虛作假。集中更大力量加快老區發展,讓貧困人口比較集中的魯西南、魯西北和沂蒙山等革命老區群眾,和全省人民一道奔向全面小康。
(二)努力改善就業結構。鼓勵和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積極開展就業援助專項行動,發揮好失業保險援企穩崗作用。建設創業孵化基地、創業園區和創客空間。
(三)大力發展衛生健康事業。高水規劃建設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青島嶗山灣國際生態健康城。
(四)扎實推進文化建設。編制“鄉村記憶”工程總體實施規劃。開工建設山東自然博物館,支持社會力量創辦博物館、圖書館和文化館。深入挖掘齊魯優秀傳統文化,編制實施曲阜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范區建設規劃,建成開放孔子博物館,辦好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和世界儒學大會。推進齊文化傳承創新示范區建設,加強齊長城等文物保護管理,研究建設稷下學宮模擬展示館。
(五)加快以人的新型城鎮化。培育新生中小城市和小鎮。
(六)更大力度抓好環境保護。以堅定的意志、扎實的行動、嚴格的執法,努力解決霧霾等大氣污染問題。實施“綠滿齊魯•美麗山東”造林行動,嚴格保護各類濕地。
九大看點2017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解讀
春日到,萬物蘇。一年的新希望由此開始,每年召開的山東省“兩會”成了春日伊始的一道最美風景。
2月6日,濟南,春意漸濃。山東會堂里,政府工作報告振奮人心。在2017年省“兩會”上,哪些民生政策契合百姓的“關心點”,值得展望和期待?
記者翻看《省政府工作報告》,處處可見細致入微的各種民生安排,一份24頁的《省政府工作報告》,關乎民生的內容占了7頁。打贏脫貧攻堅戰、推動教育再上新臺階、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全覆蓋、提高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適應“二孩”生育高峰,增加產科、兒科醫護人員和床位設施、加快媒體深度融合……無不圍繞百姓的日常生活,無不緊扣百姓的現實需求。發展為了人民,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系列民生安排,讓百姓有了更多“獲得感”。
文化??加快媒體深度融合啟動“中央廚房”工程
扎實推進文化建設,加快文化產業轉型升級,建設好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和基地。報告中提出,加快媒體深度融合,啟動“中央廚房”工程,實施市縣廣播電視臺改革。編制“鄉村記憶”工程總體實施規劃。開工建設山東自然博物館,支持社會力量創辦博物館、圖書館和文化館。
加快縣級國家綜合檔案館和檔案信息化建設,繼續抓好第二輪修志。完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城鄉社區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達標率提高到80%。啟動省級廣電節目無線數字覆蓋工程,建立全省應急廣播體系。實施百部影視精品創作生產計劃。
此外,報告中還提出,辦好山東文化惠民消費季。收集整理齊魯文化典籍,建設一批歷史文化展示場所。深入挖掘齊魯優秀傳統文化,推進齊文化傳承創新示范區建設,加強齊長城等文物保護管理,研究建設稷下學宮模擬展示館。
教育??全面解決城鎮普通中小學“大班額”問題
教育再上新臺階,進一步加大投入,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全覆蓋。全面解決城鎮普通中小學“大班額”問題,按計劃完成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任務,努力使所有班級學生人數降到標準以內,讓孩子們在寬敞明亮安全的教室里愉快學習,健康成長。
加強幼兒園和幼兒教師隊伍建設。推進德育課程一體化,重視體育和美育能力建設,把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更好地結合起來。完善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深化“縣管校聘”管理改革。實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職業院校新增一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加強“雙師型”隊伍建設。
健全高校內部治理結構,做好二級學院取消行政級別試點工作。引導高校加快專業調整,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加快建設“雙一流”和高水應用型大學。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啟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
環保??努力解決霧霾等大氣污染問題
報告中提出,更大力度抓好環境保護,努力解決霧霾等大氣污染問題。執行大氣污染物第三階段排放標準限值,健全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落實減煤、抑塵、控車、除味、增綠的具體措施。
全面加快鍋爐高效環保改造和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造,普遍實施民用散煤綜合治理。加強揚塵整治和渣土運輸管理。持續開展加油站清理整頓和油品質量專項檢查,強化高排放車輛監管。
做好氣象、環境狀況監測和預報預警。加強江河湖泊環境保護,落實河長制。對涉水污染源實行排放總量與濃度“雙控制”,全面整治城鄉黑臭水體。加強重要飲用水水源及南水北調水質安全保障。開展重污染土壤治理和修復試點。
實施“綠滿齊魯?美麗山東”造林行動,嚴格保護各類濕地。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加快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做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開展環境保護督察,對環境違法行為實行聯合懲戒。
城鎮化??實現160萬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報告中提出,加快以人的新型城鎮化。實現160萬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120萬城中村、城邊村原有居民市民化。進一步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為新市民購買和租賃住房提供服務。
堅持不懈落實同工同酬,努力實現教育、醫療、社保、就業等基本公共服務向城鎮常住人口全覆蓋。繼續推動公用設施和服務向農村延伸,使更多農村居民過上城市人的生活。
開工棚戶區改造76萬套,開工整治老舊小區1900個,開展多層住宅加裝電梯試點。積極推動縣改市、鎮改街、村改居,轉變城中村、城邊村和農村新建社區管理模式。深化鄉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培育新生中小城市和小鎮。
繼續實施建設用地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搞好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和海綿城市建設。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深入開展城市違法建設治理行動。完成農村危房改造3.5萬戶,農村改廁300萬戶。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婦女、老人關愛服務體系。
脫貧??省定標準貧困人口再減89.6萬
報告中提出,今年我省要實現89.6萬省定標準貧困人口脫貧,基本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切實把各項扶貧措施落到實處,穩定實現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實施好易地扶貧搬遷和黃河灘區脫貧遷建,農村低保標準全部達到省定扶貧標準線。
落實就業、保險、低保、救助等措施,統籌解決城市貧困問題。加強省內扶貧協作,開展好機關企事業單位定點扶貧工作。堅決防止數字脫貧、弄虛作假。集中更大力量加快老區發展,讓貧困人口比較集中的魯西南、魯西北和沂蒙山等革命老區群眾,和全省人民一道奔向全面小康。
就業??開展“訂單式”人才培訓
努力改善就業結構。報告提出,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高度重視解決就業結構性矛盾,廣開就業渠道,強化緊缺急需高技能人才培養,開展“訂單式”培訓。實施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計劃,落實新一輪“三支一扶”計劃,引導更多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建功立業。
完成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權益保障和公共服務三年行動計劃,鼓勵和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積極開展就業援助專項行動,發揮好失業保險援企穩崗作用。建設創業孵化基地、創業園區和創客空間。健全人力資源市場供求信息預測發布制度,完善失業動態監測體系。
社會治理??“一村一法律顧問”“一村一警務助理”
報告中提出,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完善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健全社會矛盾排查預警和調處化解綜合機制,加強警民聯防聯治。完善社區治理機制和服務體系,建立“一村一法律顧問”“一村一警務助理”制度。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相適應,依法管理宗教事務。
嚴防嚴管嚴控食品安全風險,夯實基層監管基礎,建立職業化檢查員隊伍,提升食品藥品監管執法與技術支撐能力,構建全程追溯體系。地震工作重點要轉到預防上來,切實增強城鄉建筑抗震能力。
報告中還提出,深化道路交通“安行?你我他”行動,大力普及交通規則和汽車文明,繼續實施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完善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網絡,嚴查道路交通違法行為。抓好鐵路沿線綜合治理。繼續做好雙擁共建工作,支持國防和軍隊改革,加強國防后備力量建設,推進軍民深度融合發展。
衛生健康??適應“二孩”生育高峰增加醫護人員和設施
報告中提出,大力發展衛生健康事業,壯大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全面加強重點傳染病、慢性病和精神疾病防治,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繼續開展出生人口性別比綜合治理,強化出生缺陷綜合防治。
適應“二孩”生育高峰,增加產科、兒科醫護人員和床位設施。堅持中西醫并重,振興發展中醫藥事業。推動公辦養老機構改革,積極引導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發展醫養融合型養老機構,大力提升居家養老水。
開展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行動,建設便民惠民體育公共服務體系。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體育事業,探索競技體育多元化發展模式。組織參加好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
社會保障??提高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
促進社會保障公可持續。健全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激勵機制,提高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全面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做好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的銜接準備,開展市縣國有資本向社保基金劃轉試點。繼續做好社保基金委托投資和運營管理。
全面建立職工大病保險制度,完善居民大病保險政策。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規范居民醫療保險市級統籌。落實好職工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建立工傷保險省級調劑金制度。整合農村五保供養和城市“三無”人員救助制度,統籌實施城鄉特困人員救助供養。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在山東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8:44:20浙江汽車職業技術學院對比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08:41:10四川汽車職業技術學院對比山西運城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08:38:49江蘇旅游職業學院在江蘇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參..
時間:2025-05-22 08:33:15濰坊職業學院海洋化工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8:30:03桂林醫學院在云南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參考)
時間:2025-05-21 10:5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