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腐敗傷根基
毒蛇不分大小都有毒、都傷人。“老虎”“蒼蠅”都是貪、都傷民。相對于偶爾露崢嶸的“老虎”來說,隨處可見的“蒼蠅”有時危害更大。“微腐敗”雖小,卻傷根基。
俗話說“老鼠看倉,看個精光”。基層“微腐敗”有“小”、“多”、“”三個顯著特征:小,小官小貪,貪污受賄的絕對數不大;多,數量多、次數多,出現的領域眾多,存在的形式眾多;,離基層,在群眾身邊貪。貪蠅成群,其害勝虎。*指出:“當前,基層干部隊伍主流是好的,但在一些地方、部門、單位,基層干部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還易發多發、量大面廣。有的搞雁過拔毛,挖空心思虛報冒領、克扣甚至侵占惠農專項資金、扶貧資金;有的在救濟、補助上搞優親厚友、吃拿卡要;有的高高在上,漠視群眾疾苦,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重;有的執法不公,甚至成為家族勢力、黑惡勢力的代言人,橫行鄉里、欺壓百姓。”“微腐敗”的危害性猶如“蟻穴潰堤”、群蝗毀田,如不能及早消滅,早晚會潰堤崩廈,無法挽回。“微腐敗”和“巨腐敗”雖在程度上、數量上有所區別,但在腐敗的本質上卻沒有絲毫區別。一旦踏入腐敗的泥潭,大腐敗是腐敗,小腐敗也是腐敗。更何況,那些“小貪官”一旦經過投機升為“大官”,可能比人們現在看到的“老虎”更加可怕。數量眾多的“蒼蠅”破壞了黨與人民的感情,挫傷了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信心,不僅給黨和國家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更給黨和國家的威信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
“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微腐敗”損害的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與高職位的干部腐敗相比,群眾身邊的腐敗給老百姓帶來的是“切膚之痛”。“微腐敗”的群體是以基層工作人員為主,他們手中的權力看似不大,但由于他們處在服務基層群眾的最前沿,與基層群眾打交道最多,其腐敗行為損害群眾利益也最直接。隨著惠農、扶貧政策越來越多地出臺,這些惠農款、扶貧款是老百姓的血汗錢、救命錢、安家錢,但對于一些基層“蒼蠅”來說,這些錢物卻成了可口的唐僧肉。一些基層干部巧取豪奪、“雁過拔毛”,想方設法滿足私欲,直接損害著基層群眾利益。基層執法不公問題突出,有的基層執法人員暴力執法、選擇性執法、隨意性執法、辦“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等,以權謀私、以案謀私,有些干部甚至成為家族勢力、黑惡勢力的保護人、代言人,橫行鄉里,欺壓百姓。直接傷害著黨的群眾基礎,動搖著黨的執政根基,如不斬盡殺絕,后果不可想象。
“微腐敗”啃食的是群眾獲得感。“獲得感”是廣大群眾對物質和精神的滿足感、幸福感。“微腐敗”既啃食人民的物質獲得感,又傷害人民的精神獲得感。“獲得感”首先是要獲得一定的經濟利益,感受到社會發展帶來物質生活水的提高。基層貪腐,是與民爭利,從百姓口中奪食。群眾經濟利益受損,醫療、教育、社會服務等得不到保障,何談獲得感?“獲得感”的另一方面是人民在精神層面的獲得感,其中重要的一方面是人民需要活得更體面、更有尊嚴,需要被尊重,能夠得到公公正的待遇,享受同等的人生出彩機會。基層執法不公正是對個人權益的直接損害,也直接傷害人民的獲得感。基層無小事,基層雖不易產生大案要案,但卻滋生著大量的切實侵害基層百姓切身利益的案件。只有對基層貪腐進行認真糾正和嚴肅查處,切實維護群眾利益,才能讓人民群眾有越來越多的獲得感。
“微腐敗”揮霍的是基層群眾對黨的信任。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在群眾看來,干部職位再低,都代表著黨和政府的形象。一顆老鼠屎,能壞一鍋粥。基層存在的一些“蠅貪”,如果得不到及時處理,很容易讓不明真相的群眾誤認為“天下烏鴉一般黑”,進而對基層治理狀況和政府的公信力產生質疑,后果十分嚴重。干部作風清廉,群眾對黨和政府就會增加一份信任;干部作風不正,群眾對黨和政府就會減少一份信任。“微腐敗”雖然看似不大,但損害的不僅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更是黨和政府的公信力。
二、微腐敗不能忍
“蠲濁而流清,廢貪而廉。”反腐無禁區,我們黨與腐敗水火不容,“老虎”要打,“蒼蠅”同樣不能放過。治理基層腐敗是國家長治久安之根基,我國有幾十萬個行政村,社區居委會也超過十萬個,基層人口更是占我國總人口過半,在整個國家治理體系中,這些末梢“細胞”構成了國家的根基,鐵腕治理“微腐敗”,是穩根基、謀發展的根本之策。黨的十八大以來,*對腐敗問題堅持“零容忍”,基層一大批“蒼蠅”被繩之以法。,全國共查處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8萬余起,處理9萬余人,2萬人被點名道姓通報曝光,對“微腐敗”形成了極大震懾。治理基層微腐敗,是一項長期而艱難的工作,不能畢其功于一役,必須堅持全覆蓋、零容忍,常抓不懈。*指出:“一棵參天大樹,如任蛀蟲繁衍啃咬,最終必會逐漸枯萎。懲治腐敗這一手必須緊抓不放、利劍高懸,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
預防微腐敗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絕其源。”治理基層微腐敗,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要堅持黨紀嚴于國法,把紀律和規矩挺在法律的前面,讓紀律成為管黨治黨的尺子、不可逾越的底線。要在基層黨員干部中把紀律和規矩立起來、嚴起來,抓早抓小、動輒則咎,將問題苗頭泯滅于萌芽狀態,教育和拯救迷途干部,防范小問題釀成大事端,“小蒼蠅吃成大老虎”。*指出:“無數案例證明,黨員‘破法’,無不始于‘破紀’。只有把紀律挺在前面,堅持紀嚴于法、紀在法前,才能克服‘違紀只是小節、違法才去處理’的不正常狀況,用紀律管住全體黨員。”
要重拳打擊“微腐敗”并要拳拳直擊痛點。“惡之顯者禍淺,而隱者禍深。”“微腐敗”具有很強的隱蔽性,沒有火眼金睛很難發現;具有很強的傳染性,不下猛藥難以阻止;具有很強的抱團性,不下硬功夫很難查處。要把準“微腐敗”分布規律、傳染脈絡,瞄準“微腐敗”的易發多發人群、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有的放矢,細“治”入“微”,下猛藥、出重拳。*指出:“‘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如果不除惡務盡,一有風吹草動就會死灰復燃、卷土重來,不僅惡化政治生態,更會嚴重損害黨心民心。”
要扎緊制度的籠子。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制度堤壩的“管涌”是最嚴重的險情。“微腐敗”實質是基層權力的腐敗,只有建立健全基層權力監督機制,把基層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形成對權力的長效制約,才能根治“微腐敗”。不管權力有多小,都要關進制度的“籠子”,“防微”才可“杜漸”,“見微”方能“知著”。*指出:“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
要嚴格監督執紀問責。缺少有力的監督,權力就會濫用;沒有問責就難有落實。要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發揮群眾監督、黨內監督、輿論監督的作用,形成密不透風的監督網,讓“微腐敗”無處藏身、無所遁形。有權必有責、失責必追究。要通過問責,使失責必問成為常態,不僅要追究違紀者的責任,還要讓疏于管理的上級領導“挨板子”。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公報提出,“全面從嚴治黨,要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讓咬耳朵、扯袖子,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黨紀輕處分、組織調整成為大多數,重處分、重大職務調整的是少數,而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是極極少數。”*指出:“各級黨委要在認識、方法措施上跟上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部署,把紀律挺在前面,發現問題就要提提領子、扯扯袖子,使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對問題嚴重的,就要打手板、敲警鐘,該組織處理的組織處理,該紀律處分的紀律處分。”
寸土寫清廉,有權莫要貪。郡縣治,天下安;基層治,百姓安。必須要以猛藥去疴、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決心,旗幟鮮明地治理“微腐敗”,兌現我們黨“有腐必反,有貪必肅”的莊嚴承諾。*指出:“只要我們管黨治黨不放松、正風肅紀不停步、反腐懲惡不手軟,就一定能贏得這場輸不起也決不能輸的斗爭!”
有打折了的“政治”。黨員干部講政治,從來就不是抽象的。現實中,一樁樁諸如公款吃喝、公物私用、突擊花錢等放在以前看可能是“小事小節”,但在三令五申后竟然還敢做手腳、搞貓膩,就是典型的不講政治。做到“絕對忠誠”,堅持“三個維護”,這些政治要求落實的檢驗標準歸根到底就一條:是不是真正聽黨話、跟黨走,*提倡的堅決響應,*決定的堅決執行,*禁止的堅決不做。執行作風方面的法規紀律,必須不講條件、不打折扣、不搞變通,而不能僅僅掛在嘴上、貼在墻上、寫在紙上。
有遞減了的“壓力”。“微腐敗”問題在一些單位依然存在,是因為有的人認為反腐是上面的事、領導的事,還覺得“全覆蓋無禁區零容忍”與己無關,“法不責微”“法不責眾”的僥幸麻痹仍有市場。綜合分析,下面無知無畏無止,與上面懶政庸政怠政不無關聯;下面我行我素,與上面失察失管不無關聯,根本原因就在于有的黨組織管黨治黨寬松軟。由此可見,擔負“兩個責任”的主體,必須對“微腐敗”抓早抓小、露頭就打,真正打通全面從嚴治黨“最后一公里”。
有未剎住的“慣性”。“四風”問題的糾治,昭示了一條鐵律:風化俗成要點滴積累,治理整頓需久久為功。“微腐敗”問題頻發且久治不愈,充分印證吃喝玩樂的“慣性”仍然很大。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松勁退千尋。各級黨組織負責人既要有“婆婆嘴”,常念監督“經”,更要堅決貫徹上級決策部署要求,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地堅守,一個關口一個關口地封堵,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查糾,使全面從嚴治黨的各項法規紀律成為不能碰的“高壓線”。
有變了味的“人情”。如何看待公款宴請老戰友、老朋友,給老領導送禮物、超標準接待等看似“人之常情”的行為?這其中可能是為了表達袍澤之情、感恩之心,但也不排除有“搭天線”“套乎”、試圖“感情尋租”之想。深刻指出,黨員領導干部要注意“正確認識和處理人際關系,做到既有人情味又按原則辦”。防止“人情”變味,關鍵是要筑牢黨性防線,既堅持鐵的原則、抵御人情面子“糖衣炮彈”的襲擊,又守住鐵的紀律、把好人際交往關,真正讓“君子之交淡如水”。
有未喚醒的“覺悟”。“微腐敗”案例中,一個共性問題就是在如何對待公與私上翻了船。能不能做到大公無私、公而忘私,關鍵看有沒有很高的覺悟。指出,“黨的領導干部必須講覺悟、有覺悟。覺悟了,覺悟高了,就能找到自己行為的準星”。社會學“橫山法則”認為,最有效最有持續性的約束,并非外在的強制力量,而是內心的自我控制。自我控制的過程,正是覺悟的過程。黨員干部要不斷強化黨性修養,提升覺悟,找到行為準星,保持慎獨慎微的清醒,保持自警自律的姿態。覺悟站在了高處,面對公與私、義與利、是與非、正和邪、苦和樂等矛盾時,就能做到心明眼亮,無私無畏。
反腐敗是一場輸不起的斗爭,既要打“老虎”,也要拍“蒼蠅”。十八大以來,在*堅強領導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不斷加大對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的查處力度,取得顯著成效。中央紀委始終把這項工作抓在手上,去年一年,對問題反映集中的21個縣市旗、164個扶貧領域腐敗問題重點督辦,對40起典型案例通報曝光,壓實責任,喚醒擔當,有力推動了對基層“微腐敗”的治理。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治理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同樣沒有完成時。基層“微腐敗”造成的是“大禍害”,損害的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啃食的是人民群眾的獲得感。xxxx年7月至xxxx年末,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每月通報”欄目共分18批次通報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2047起。其中,涉及民生資金管理使用和扶貧領域的問題相當突出,有的甚至在群眾的“救命錢”上動心眼、下黑手,引發群眾的強烈不滿,某種程度上造成了黨群干群間的疏離與隔閡。
“得罪千百人,不負十三億”,*始終把“人民至上”視作不渝的初心,把治理基層“微腐敗”作為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重要方面。中央紀委七次全會工作報告中進一步明確要求,開展扶貧領域專項整治,加大對“小官大貪”、侵吞挪用、克扣強占等侵害群眾利益問題查處力度;加大對“村霸”和宗族惡勢力的整治,決不允許其橫行鄉里、欺壓百姓,侵蝕基層政權,等等。這些要求直擊基層治理的痛點,充分反映了*對維護群眾切身利益的高度重視,傳遞了不斷加大治理基層“微腐敗”力度的強烈信號。
治理基層“微腐敗”,不能搞運動、一陣風,必須落細落小,久久為功、善作善成。要把治理工作細化分解、層層落實,在打好突擊戰的同時,也要打贏攻堅戰。例如,對“雁過拔毛”式腐敗問題進行重點整治;梳理重點問題線索,實行掛牌限期督辦,對處理情況及時通報,對典型案例公開曝光,對問題突出長期得不到解決的嚴肅問責;結合推進精準扶貧,重點查處和糾正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以權謀私、優親厚友、虛報冒領等問題……歸根到底,就是要揪出那些膽敢在百姓面前作威作福、在群眾身上“拔毛吸血”的人,清除死角,形成震懾。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對身邊亂飛的“蒼蠅”看得準、恨得深。治理基層“微腐敗”,必須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暢通群眾監督舉報渠道,使人民群眾親歷治理“微腐敗”的實踐,讓千家萬戶切實感受風清氣正帶來的獲得感。
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云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市場營銷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
時間:2025-05-22 09: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