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制定的《陜西省黨政干部鼓勵激勵辦法(試行)》《陜西省黨政干部容錯糾錯辦法(試行)》《陜西省推進省管黨政領導干部能上能下辦法(試行)》出臺后,隨即在全省廣大黨員干部中引發熱議。大家紛紛表示,三項機制無疑讓干部卸下包袱、勇謀善為,也給干事創業干部吃下“定心丸”,讓干事創業的領導干部真正“敢作敢為,有所作為”。
漢中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劉雙耀認為,建立三項機制,是省委落實*“五個扎實”要求、實現追趕超越發展的重要舉措,是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積極性的制度安排。文件的出臺非常必要,也很及時,是解決一些黨員干部存在的“為官不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轉變工作作風的重要保障。
銅川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剛表示,三項機制是解決為官不為、為官慢為、為官慎為問題的創新之舉,是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新動力,為全省上下堅持問題導向、勇于改革創新樹立了標桿。現在關鍵是要細學、實抓、真用,認真領會和把握三項機制核心要求、關鍵環節,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奮發有為、追趕超越。
“在我們鄉鎮基層工作的廣大黨員干部,由于長期在一線默默奉獻,相對來說晉升渠道比較窄,三項機制的提出,激發了大家干事創業,積極奉獻的熱情。”在基層工作多年的岐山縣鳳鳴鎮黨委書記康凱表示,三項機制實際上是給我們指明了方向,是對想干事,能干事,會干事的干部的一種鼓勵,用制度激發追趕超越精氣神,更為基層鄉鎮干部大膽干事創業“明了方向、撐了腰桿、漲了士氣”。
多名接受采訪的干部表示,三項機制中提到的“容錯”絕對不是放任犯錯,更不是鼓勵“違規”,重要的是劃清界限。在西安市碑林區民政局低保科科長常曉華看來,容錯糾錯辦法中列入“在服務企業、服務群眾中,因著眼于提高效率進行容缺受理、容缺審查出現一定失誤或偏差的,可以進行容錯”這一條,并不是放低工作要求,相反更有責任使工作盡量少出甚至不出偏差。
9月28日上午,省委中心組集體*關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論述。省委書記婁勤儉主持并講話。他強調,要認真學關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論述,增強文化自覺、強化文化擔當,為實現中國夢、為陜西追趕超越匯聚強大精神動力。
會上,婁勤儉首先作了發言,從認識重大意義、準確把握省情、推進文化發展繁榮等方面談了認識和體會。隨后,常委同志緊密聯系個人和工作實際,逐一作了發言。
婁勤儉強調,*關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論述,標志著我們黨對*的理論創新和實踐探索達到了新高度。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深入*重要論述和對陜西文化發展的重要指示,深刻領會文化自信的豐富內涵和重大意義,準確把握我省優勢,結合實際明確工作著力點,真正當好文化自信的帶頭人。要把堅定文化自信擺在突出位置,組織好本地區本部門的學習教育,引導干部群眾堅守文化理想,推動文化繁榮興盛,不斷提高陜西文化軟實力。
婁勤儉要求,要加強宣傳宣講,圍繞堅定文化自信,列出重點課題,組織專家學者深入研究,及時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分量的理論文章和研究成果。要用好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幫助干部群眾更好地把握和理解文化自信。要面向基層,深入農村、社區、企業、廠礦、機關、學校,及時回應群眾關切的文化問題,營造文化自信的濃厚氛圍。
婁勤儉強調,要把學習宣傳同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通過堅定文化自信,凝聚實現追趕超越的精神力量,推動全省發展取得新的成就。同黨的建設相結合,作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引導黨員干部在堅定文化自信中筑牢信念、錘煉黨性。同落實“三項機制”相結合,選好用好干部,形成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同繁榮文化事業、發展文化產業相結合,把文化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堅強支撐,進一步滿足群眾文化需求。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魏民洲在發言中說,堅定文化自信,是時代命題、國運所系、歷史責任。我們要按照“找準歷史和現實的結合點,尋到魂、溯到源、找到根”的要求,弘揚好盛世文化,傳承好絲路文化,利用好秦嶺文化,發揚好紅色文化,以文藝精品創作為突破,以重大活動舉辦為抓手,以文化產業發展為支撐,以文化體制改革為牽引,以公共文化服務為保障,為增強文化自信、彰顯文明大國形象貢獻西安力量。
在陜西省實現追趕超越、決勝小康的關鍵時期,省委主要領導及時提出干部管理激勵、容錯、能上能下“三項機制”,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提供了基本遵循。漢臺區深入學習貫徹干部工作“三項機制”,修訂完善貫徹落實具體細則,注重激發和保護黨員干部“想干事、干成事、善創新、敢擔當”的工作激情,讓庸者出列,為優秀者進位,為譜寫建設陜西強區新篇章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一、為能干事的干部打好“強心針”,讓他們甩開膀子有激情
漢臺區深入貫穿落實鼓勵激勵機制,注重配套完善考核制度、綜合評價干部實績、強化結果運用等手段,讓想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精神上受鼓舞、物質上得獎勵、政治上有提升。
一是優化考核“指揮棒”。把年度目標責任考核、脫貧攻堅績效考核、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和黨的建設重大工作、重點項目專項考核等考核結果作為鼓勵激勵干部的重要依據,著重在領導經濟工作、應對復雜局面、推動創新創業、維護群眾利益、加強黨的建設等方面,考核干部的政治素養、擔當精神和工作實績。
二是建立評價“矢量圖”。探索建立干部實績評價體系和量化評價模型,不斷完善公務員崗位績效考核評價內容,對干部的硬實績、軟實績實行量化考核,注重在城市拆遷、招商引資、重點項目推進、處理矛盾糾紛、落實“兩個責任”等工作一線和完成急難險重任務中考核、考察干部。
三是強化結果“風向標”。按照“依托考核、突出基層、獎優罰劣、鼓勵實干”的原則,充分運用領導班子和干部時考核、綜合研判結果,科學制定評優評先比例和干部獎勵分配政策,優先提拔使用在目標責任考核和重點領域、重大專項工作考核中表現突出的干部,讓肯干事、會干事、講奉獻、有實績的黨員干部受表彰、得實惠,讓不作為、慢作為的干部受懲戒、受警醒,形成獎優罰劣的鮮明導向。
二、為想干事的干部吃下“定心丸”,讓他們放下包袱有底氣
漢臺區深入貫徹落實容錯糾錯機制,將把握原則與科學考量相結合,注重保護但不縱容,注重容錯更要糾錯,讓干部在改革發展中卸下包袱,敢想、敢做,不斷提升工作能力和水。
一是準確把握原則。以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和“三嚴三實”要求為出發點,嚴格按照“三個區分開來”和“把紀律挺在前面、堅持實事求是、鼓勵改革創新、注重抓早抓小、支持干事創業”五項原則,正確處理干部在履職擔當、改革創新過程中出現的失誤和問題,旗幟鮮明地支持和保護黨員干部勇于干事、積極作為。
二是科學設定流程。一方面,準確制定把握容錯免責的11條具體情形,綜合研判問題發生的背景原因、動機目的、政策依據、情節輕重和性質后果等方面因素,把謀私與為公區分開來,真正保護實干者。另一方面,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制度為準繩,按照申請、核實、認定、暫緩、反饋、報備六項程序,規范容錯免責的具體操作流程,細化步驟環節,給予當事者以公開、公正、權威的組織認定。
三是注重糾錯改正。對確定容錯免責的單位和個人,及時指出錯誤和問題所在,幫助分析原因,督促制定整改措施并跟蹤監督落實。對同一類問題頻繁出現或同一行業、領域集中出現的易錯情形,進行針對性研究分析,找出易錯風險點和問題癥結并警示提醒,防止類似錯誤和問題重復發生。
四是注重澄清保護。對容錯免責主體通過談心談話、會議通報等方式澄清事實、消除影響,確保其在年度考核、干部考察、評先評優等方面不受到負面牽涉。同時全面收集各方面的意見建議,充分聽取被反映單位或個人的解釋和說明,堅決查處惡意中傷誣陷他人、干擾改革創新的行為,對容錯免責的干部,加強跟蹤管理,避免出現借容錯來縱容、包庇,成為違紀違規情形的“擋箭牌”。
三、為會干事的干部“騰位子”,讓他們大展拳腳有舞臺
漢臺區深入貫徹落實干部“能上能下”機制,細化“下”的標準、規范“下”程序,進一步強化問效問責,劃出“下”的硬杠杠,同時注重剛性執規與人文關懷相結合,讓干部“下”得服、“下”得穩,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鮮明導向。
一是明確“下”的標準。與鼓勵激勵機制精準對接,充分運用目標責任考核、脫貧攻堅績效考核、重大工作和重點項目專項考核等考核結果,科學界定了在生態環境、安全生產、WW綜治、黨的建設等工作不力的7大方面及16種具體情形,制定了“下”的具體標準,對考核優秀,優先提拔使用,對落實不力的給予降職、降級、免職等組織調整。
二是規范“下”的程序。組織人事部門嚴格按照報告、審核、報批、決定、談話等五項流程,根據有關職能部門提出的考核意見和責任認定,提出領導干部退出現職的意見,同時,充分聽取業務主管部門、紀檢監察部門、干部群眾的意見,核查退出原因,相互比較印證,確保“下”的意見客觀公正、全面準確。
三是強化問效問責。把督查問效作為督促干部擔當作為、推進能上能下的重要一環,整合紀檢、組織、考核、人社、督查等部門,發揮問效問責職能,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督查事項,通報督查進展,審定督查意見,構建聯動規范、齊抓共管的督查問效問責格局;注重創新問效方式,實行督查清單制,將重大決策落實、重點工作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等工作作為問效焦點,建立“白、黃、紅”三色問效制度,精確識別“不作為、慢作為”的責任,建立與考核獎懲、組織處理、紀律處分相銜接的聯動機制,實現問效與問責無縫對接,用聯動問責扎牢工作底線,讓干事勁頭不足、進取意識不強的干部受懲處、受警戒,督促全體黨員干部主動作為、積極作為。
四是注重人文關懷。對退出的領導干部,繼續堅持談心談話制度,鼓勵他們卸下包袱,勇于擔當作為,并發揮自身優勢,以積極心態投入新的崗位。針對因能力素質不足而退出的干部,根據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積極開展專題培訓,改善知識結構,提高履職能力。定期掌握干部退出后的工作情況,對新崗位工作成績突出、符合任職條件的干部,重新按程序調任或提拔擔任適宜的領導職務,真正形成優進劣退的良性動態機制。
體制機制從某種程度來說,代表著一種生產關系,要不斷適應生產力發展的時代要求。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是科學武裝頭腦,探索推動發展的方法論,有效化解改革前進中的突出矛盾,不斷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來鳳此次推出三項機制是“來鳳之狠”升級版,得到省委書記李鴻忠的批示:“省委辦公廳印發來鳳縣‘三個機制’相關文件,讓全省市州縣借鑒學習。”來鳳出臺“三項機制”就是要確保良好的發展勢頭不減。
面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形勢,轉方式、調結構迫在眉睫;從緊從嚴治黨,干部作風需提神鼓勁;重點領域關鍵環節“中梗阻”依然存在,解決這些問題,時不我待,必須思變、求變、善變。三項機制出臺應時之需,是務實之舉,既審時度勢,又高瞻遠矚。
立足于為先行先試探新路,以示范引領立標桿,大膽開拓,走在前列的進取之心,立足于為民生謀福祉,以點帶面得全局,腳踏實地,奮勇爭先的實干精神;立足于為發展出實招,向改革要“紅利”,精準發力,競進提質的雄心魄力。“三項機制”是深化“四個領先”的具體實踐,是創新引領適應新常態的同步實施,意義重大。只有用足用活,落到實處,改革的效益和能量才能得以充分釋放。
“三項機制”體現了改革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三種意識,一是不拘一格,人盡其才選人用人的開放意識;二是強化責任擔當,營造發展氣場的責任意識;三是優化發展環境、親民愛民、親商愛商的服務意識。
發展是第一要務,發展是硬道理。只有不斷推陳出新,改革思變,打破與改革不相適應的條條框框,不斷適應新變化,強化新舉措,更新觀念,探索體制機制,才能激發發展的內生動力。
年來,來鳳始終做到與上級黨委、政府同步、同心、同向,深化改革,創新體制機制,成功推出了正風肅紀“二十條”“來鳳之狠”《精準扶貧問責暫行辦法》等享譽省、州,叫響全國的來鳳藍本。用好用活“三項機制”,改革發展事業必能欣欣向榮。
四川上山東理工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01:18江西高考理科533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08:57:21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對比甘肅民族師范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8:53:39廣東高考455至46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8:49:52安徽上山東文化產業職業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8:46:45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在山東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8: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