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貧困,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的根本目的,是*的本質要求。隨著扶貧開發進入新的階段,由于個人素質和資本積累的差異,個人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加劇,因低收入、失業、疾病等因素造成的階層性貧困發生機率大大增加。扶弱、濟困自古以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源遠流長,也充分體現了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扶貧慰問活動結束了,可是我的心卻一直難以靜,連續幾天晚上久久難以入睡,眼前不斷的浮現出原來只有在電影電視里才得一見的畫面:風一吹好象就要坍塌的歪歪歪斜斜的茅草屋,屋里是黑乎乎的木頭屋頂;廚房里是黑乎乎的鍋灶,邊上放著一個沒有了上半截的帶著高低不的碴的缸,是用來裝水的;炕上攤著黑乎乎的最少得二、三十年的被褥;除了黑乎乎的老式的木頭柜子外,沒有見到任何家具和電器……整個屋子給人的整體感覺就是黑乎乎的,很民、很壓抑、也很艱辛。在這樣的小屋里,墻角的最上方張貼著三、四幅毛澤東的畫像,紙已經發黃變舊了,估計也是有年頭的了,也許這就是這一家人生活的支柱吧。 這就是在活動中我見到的最貧困的一戶人家,家里三口人,70多歲的老兩口帶著一個30多歲的沒有自理能力的傻兒子。見我們去了,老兩口眼里滿含淚水,我知道那是感激的淚、辛酸的淚、無奈的淚;老人的手好象老樹皮一樣,一道道深深的黑色的溝,那是艱辛的勞作筑成的。從老人的口里得知,他的兒子由于小時候一次意外摔傷,大腦受損,因為沒錢醫治,越來越重,變成了現在的樣子,不只是傻,還要不斷的鬧騰,半夜經常起來鬧,把家里的炕刨得都是坑。對于沒有生活來源的老兩口,傻兒子是最大的心病。老人說,他只能把苦水吞在肚子里,出門在外時裝也要把笑容掛在臉上。窮點沒關系,精神上的折磨讓老人心力交瘁,無路可走。
看著飽經風霜的老人不斷用袖口擦眼淚,我心酸極了。沒想到還有這么窮困的家庭,這么令人辛酸的老人!七十多歲了,辛辛苦苦、認認真真的生活一輩子,把兒子養到三十還得繼續,卻沒有任何盼頭和出路,這需要多么大的承受力。回來的路上,大家都在為老人的生活擔憂和唏噓。我們的到來多少能為老人送去一絲慰藉,但卻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如果能從根本上解決老人的生活問題就好了,就比如想辦法治好老人兒子的病。
回到單位,與其他組的同志們交流,也都見到如老人一樣的困境,大家都說“窮,真窮啊!”只是窮的原因不一樣。我盼望國家能夠盡快的建立起全民的醫療、養老保障,給這些新世紀仍處在水深火熱中的善良的窮苦百姓們一點點依靠和慰藉!
現在,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已所能,為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盡一點力。哪怕是一個盛水的桶、一件御寒的衣褲、一套半新的被褥,都會給那些沒有任何生活來源的人送去一絲溫暖。
這次活動是我參加過的最有意義、收獲最大、感觸最多的一次教育活動。我深深的體會到,相比那些弱勢群體,我們是幸福的。我們有完整的家庭,健康的身體,整潔的樓房和風吹不到、雨淋不著的工作。我們沒有理由不努力工作,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為社會多創造價值,盡自己全力為需要的人盡一份愛心。我也希望今后這樣的活動能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大家攜起手來,就會幫助那些無助的善良的人們撥開云霧,重現一片藍天。
在還沒有走進河北之前,如果要問我對河北有什么印象?作為吃貨,也只能說出驢肉火燒、李連貴熏肉大餅、藁城宮面、柴溝堡熏肉這樣在還沒有走進河北之前,如果要問我對河北有什么印象?作為吃貨,也只能說出驢肉火燒、李連貴熏肉大餅、藁城宮面、柴溝堡熏肉這樣的代名詞。然而,這座城市,可沒有那么簡單。2012年12月29日,首次去基層考察,就冒著嚴寒前往河北省國家級貧困縣阜縣。在阜縣,最關心的就是如何讓貧困群眾真實富起來,他在群眾家里脫鞋上炕盤腿而坐,在困難群眾家里吃窩頭,在風雪地里與群眾手挽手行走,給人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影響這座城市的,還有那句勵志語錄: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借著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河北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河北省扶貧辦承辦的治國理政河北新實踐 網絡媒體走轉改集體采訪活動的機會,作為網絡媒體的我們有幸于4月25日至29日重走當年路,感受河北精準扶貧的力量。五天四夜的行程,從河北阜縣到易縣,再到唐山,一幕幕似乎還在腦海中不斷地回放。
生活好起來了,村民笑得很燦爛 沿著山路一直行走,沿村中水泥路而上,一處精致的小院映入眼簾,金色的牌子注明著小學的名字:駱駝灣小學。和現代化城市的學校相似,這個小學里有滑梯、乒乓球桌、籃球架等設施,里面還掛有駱駝灣幸福院、駱駝灣小學、電子商務服務店、精準扶貧工作室等門牌。很難想象,幾年前這個村莊是有著老舊危房,沒有路燈的窮村莊。然而現在,當我們走進村民的家時,看到其中一戶村民的門樓已是木門灰瓦,門樓下也安裝上了節能燈,石塊和黃泥新砌的院墻上留有三個小窗,房間也是安裝了門窗配透明玻璃,可現代化了,村民唐榮斌笑得合不攏嘴。類似這樣現代化的房子在河北各個縣中并不少見。可見脫貧不易,找準路子很重要。
去年11月27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重點回答了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三個關鍵性問題,提出要精準扶貧。以阜縣為例,駱駝灣村通過精準扶貧,找準定位,大力發展種養殖業,建成百畝蘋果種植基地,養殖牛、羊、雞、豬等家畜家禽,大力發展互聯網+特產網絡銷售臺等服務業,主營農副特產。,該村人均收入已達3000元,有48戶共131人脫貧。而顧家臺村,自開展精準扶貧以來,2013年底顧家臺村開展了建檔立卡工作,并緊緊圍繞旅游業大力發展蘋果種植、食用菌種植、藥材種植、手工業經濟及其他增收產業,加快發展農家院經濟,打造旅游鄉村。很快,顧家臺村人均純收入從2012年1045元增長至人均純收入3140元。而對于有著貧困大縣稱號的易縣來說,產業扶貧+合作社模式是其一大亮點。在采訪中,當已脫貧的村民談起現在的生活時,他們都笑得很燦爛。
以前我只能靠種玉米來賺一點小錢,但是現在我將土地流轉出去,還在合作社打工,三年后就能拿分紅了!今年71歲的臺底村村民陳殿英說這話時,老人家的眼神一直明亮著,嘴里眼里盡是遮蓋不住的笑意。點贊!河北扶貧干部們為了脫貧這樣干扶貧先扶志,在河北這樣的地方,顯得格外重要。擺脫意識貧困和思路貧困,針對的不僅僅是困難群眾,更重要的是黨員干部。在采訪的過程中,讓我印象最深的不僅是已脫貧的村民,還有那些為了幫助村民脫貧的扶貧干部們,他們也是蠻拼的。在顧家臺村黨支部書記陳國看來,發展傳統農業最多可以脫貧,但想要真正致富,從根本上改變村民的生活水,還是要引進新產業、發展服務業。然而要扭轉村民們的觀念卻并不容易。陳國就為此曾數次組織村民到外頭去考察,組織他們去河南、山西、湖北等地進行實地體驗。讓大家伙看看人家是怎么發展旅游的。
一次不行就兩次,在切身體驗中做他們的工作。直到大家覺得,我們的房子按照這樣的規劃建下去,生活會好起來。陳國堅定地說。無獨有偶,和陳國一樣為了轉變村民觀念而費盡心思的還有駱駝灣村黨支部書記曹建。為了動員青年返鄉創業,曹建甚至多次跑到北京做工作,如果能回來,返鄉創業的政策非常好,而且村里需要他們在外面掌握的見識和經驗。動員了數月,至今已回來了5名青年。然而他們僅僅只是河北省駐村干部的一個小小縮影。據了解,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河北省委決定,從起,連續用5年時間,在省市縣三級選派機關企事業單位優秀干部駐村幫扶。
采訪活動雖然結束了,但是河北精準扶貧仍在繼續。河北省目前共有扶貧開發重點縣62個,貧困人口310萬,是扶貧任務較重的省份。牢記囑托,對河北來說,扶貧攻堅似乎已經到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為此,河北把扶貧開發作為戰略性任務來狠抓。相信這場脫貧攻堅戰,河北會交上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寫在手記最后: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治國理政河北新實踐 網絡媒體走轉改采訪活動歷時5天,行程1200公里,媒體們走過兩市三縣十村。
在這五天的時間里,能夠走走過的路,看河北如何精準扶貧,收益頗多,受益匪淺。但個人的力量是單薄的,感謝各位同事在此次采訪活動中對我的關心、指導和幫助。從河北回來以后,南方網總裁歐陽農躍、總編輯胡鍵、副總編輯張純?以及部門領導對此次走轉改活動成績表示肯定,感謝南方網為員工提供鍛煉的機會,讓我們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更讓我感到意外的是,此次采訪活動中,自己采寫的原創稿件被央視網、央廣網、第一財經等多家重點知名網站轉載,也非常感謝主辦方中央網信辦對南方網的肯定。寫這篇記者手記文筆不佳,望各位讀者見諒。在這次的采訪活動中,看到了自己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自己能夠不斷學習,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斷完善。
四川上山東理工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01:18江西高考理科533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08:57:21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對比甘肅民族師范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8:53:39廣東高考455至46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8:49:52安徽上山東文化產業職業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8:46:45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在山東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8: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