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世界來說,古“絲綢之路”是溝通東西方交流的紐帶,而對于中國來說,“一帶一路”則是中國戰略發展下的大國復興之路。它不僅是古代中國絲綢之路的復興,也代表著新的時代內涵和戰略意義。這些戰略意義囊括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軍事的等等。而這些意義,綜合來講只有兩點,一點是解決中國自身面臨的問題;另一點則是逐步構建由中國主導的世界,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
中國經濟發展當下所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產能過剩。由此衍生出來的問題又包括:環境問題、產業轉型問題等。我們必須承認,中國年來的經濟發展相當比例是由房地產帶動,這就使得鋼鐵、水泥等工業原料企業發展迅速。隨著這一行業的飽和,鋼鐵、水泥等出現了嚴重的過剩,有資料顯示鋼鐵的毛利僅夠買一只茶葉蛋。事實上,類似鋼鐵、水泥企業的其他制造業難以發展情況亦不在少數。大多數企業利潤表處于虧損狀態,卻依然垂死掙扎,使得中國的經濟發展開始呈現出膠著僵化狀態。與此同時,外資制造業也開始逐步逃離北上廣地帶,向東南亞國家撤退。而中國也迫切將過剩產能轉移到基礎設不完善的中亞和東南亞地區,一方面開拓了海外市場,另一方面“世界工廠”的位置也開始逐步轉移。
其次,中國雖然進行了西部大開發,但是十多年下來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西部基礎設施依舊薄弱。對此,“一帶一路”在推動西部建設的同時,也可以使得一些沿線國家也能從中獲得建設收益。此外,中國的外匯儲備占據世界首位,卻并未將外匯發揮到應有作用。外匯除了兌換外,無法在國內使用,因此只有將它投到海外市場才能發揮外匯的真正價值。倘若不作投資,那么外匯將隨時會面臨貶值的風險,遇到外匯來源國進行匯率調整,尤其是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造成的損失將是不可估量。
一帶一路是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是增進理解信任、加強全方位交流的和友誼之路。中國將秉承絲路精神,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政策溝通為重要保障。我們將本著求同存異理念,積極推動沿線各國構建多層面的政策交流機制和聯動機制,加強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協商研究確定有利于深化區域合作的制度安排,探索建立一帶一路雙多邊合作機制,推動共同編制合作規劃或簽署合作備忘錄,促進政治互信,深化利益融合,努力形成合作最大公約數.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設施聯通為優先領域。我們將在尊重國家主權和安全關切的基礎上,推動沿線各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技術標準體系對接,共同推進交通、能源、信息等國際骨干通道建設,突出抓好區域間互聯互通,打通缺失路段,暢通瓶頸路段,提升通達水,努力為沿線各國合作交往提供多元優質、便捷暢通、安全高效的基礎設施網絡。
“一帶一路”在解決中國自身問題同時,還涉及到自身戰略考慮帶動區域性經濟發展。顯然要實現“中國夢”,僅靠口號無法滿足,重要的還是實體經濟與金融經濟的發展。
“一帶一路”是國家的頂層戰略和全球戰略,而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是國家的區域發展戰略,兩者不宜相提并論、等量齊觀
“一帶一路”建設是我國重大長遠的全球戰略,根基在于國內的發展,重點在于國際合作,是與數十個國家直接有關的國際區域合作倡議,而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區域發展戰略則是解決國內特定區域開發問題的制度性安排。因此,“一帶一路”是更為頂層的和管總的戰略,它必然是一個“國家戰略”,而不是“區域戰略”。因此,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區域發展戰略不宜與“一帶一路”相提并論、等量齊觀。當然,由于“一帶一路”涉及到的設施互聯互通,特別是國際海陸運輸大通道建設具有具體的空間指向和空間范圍,因而“一帶一路”建設又具有顯著的區域影響。但不能因為有區域影響就稱其為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否則,有悖于“一帶一路”的戰略地位和作用,也容易引起沿線參與國家的疑慮。雖然長江經濟帶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也被稱為國家戰略,但它們只是我國的區域發展戰略,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建設戰略的實施必須服從“一帶一路”戰略的頂層設計,并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必要支撐。
“一帶一路”建設需要與國內區域發展策略有機銜接
圍繞“一帶一路”陸上六大經濟走廊建設和海上重大戰略通道及支點建設,未來國內區域發展戰略應更加重視國內區域與國際區域的有機銜接。應充分發揮貫通南北方、橫跨東中西、連接國內外的重要軸帶在統籌區域協調發展中的引領和帶動作用。在“一帶一路”建設總體框架下,我國西南地區通過珠江-西江經濟帶,充分利用中國-東盟合作臺和中國-中南半島國際經濟走廊建設,深化珠三角與北部灣和西南地區的合作,使廣東、廣西成為我國面向東南亞地區開放的核心區,云南成為面向南亞開放的橋頭堡,形成“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
我國西北地區則通過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中亞-西亞國際大通道和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將西北地區的發展與向西開放緊密結合,加強西北地區發展與中亞五國及巴基斯坦等地區的發展需求及發展戰略的對接,提升西北地區的對外開放水。
我國東北三省和內蒙古則通過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通過加強與俄羅斯遠東地區和蒙古國的全方位合作,為東北地區和內蒙古的發展創造新的動力。作為“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排頭兵,我國東部沿海地區長期是我國外向型經濟發展的主力軍,通過加強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特別是東盟國家發展戰略的對接,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為合作臺,深化與東盟的全方位合作,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水和國際競爭力。
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框架指導下,在“四大板塊”的基礎上細化政策制定單元,建立目標導向為主導并與問題導向相融合的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以縮小區域發展差距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為總體目標,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基本出發點,盡快調整和細化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開展問題區域的精準識別,建議以縣級行政區作為基本單元劃分區域政策類型區,根據不同類型區制定相應的財政、金融、土地、人口、資源環境等政策。梳理已經批復的各種各樣的“國家戰略”,確定真正具有國家戰略意義的各種類型區,在“一帶一路”建設框架和更加精細化的類型區的基礎上構建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強化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整體性和政策針對性。
四川上山東理工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01:18江西高考理科533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08:57:21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對比甘肅民族師范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8:53:39廣東高考455至46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8:49:52安徽上山東文化產業職業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8:46:45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在山東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8: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