厙姓是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371位。在現代他是極罕見的姓氏。厙姓名人有厙鈞、厙德三、厙寶善等。
厙姓(厙拼音:shè古音:shyah始夜切)為中文姓氏之一,在現代是極罕見的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371位,師、鞏、厙、聶。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厙姓系出厙狄氏。北周時有厙狄氏,后改為厙姓。《后漢書》載有金城太守厙均。 《后漢書?注》載:“羌中有厙姓,音舍。”王先謙《集解》載,厙,即“庫”之俗音,但讀音不作kù,而作shè,與“舍”音同。《風俗通》載:古守厙大夫,因官命氏。厙姓現存,人口遍布全國。厙字于隋朝初年改為庫,讀音與庫(kù)相同,因出于鮮卑和羌族,訛書為厙,隋朝以后通庫字,厙姓也就并入了庫姓。
A、源于官位:出自古代職守倉庫的大夫,屬于以官吏稱謂為氏。據史籍《風俗通》記載:“古守厙大夫,因官命氏。”周朝至漢朝時期,歷朝歷代皆有守庫大夫這一官職,其后裔子孫便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在古代,“庫”、“厙”二字通假通用,因此其姓氏亦分稱庫氏、或厙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B、源于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屬于漢化改姓為氏。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中有庫?官氏部落,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于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06年)遷都洛陽入主中原后,大力推行漢化改革政策,庫?官氏在期間改為漢字單姓庫氏,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C、源于羌族:出自南北朝時期北周羌族厙狄氏部落,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D、源于蒙古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吉林通志?姓》記載:
1、蒙古族庫奔氏,亦稱科本氏,世居厄魯特(今內蒙古西部、新疆東部地區),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KebenHala。清朝中葉以后,蒙古族、滿族庫奔氏所冠漢姓皆為庫氏。
2、蒙古族庫布克氏,源出元朝時期的蒙古庫布克部落,以姓為氏,世居烏魯特(今內蒙古東南部興安盟地區),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KubukeHala。清朝中葉以后,蒙古族、滿族庫布克氏所冠漢姓皆為庫氏。
3、蒙古族庫布特氏,亦稱庫布替氏、庫布魯氏,世居錫喇穆楞(今內蒙古東部克什克騰旗西喇木倫河流域、吉林西部一帶)、布特哈(今嫩江流域和大小興安嶺),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KubutHala。清朝中葉以后,蒙古族、滿族庫布特氏所冠漢姓多為庫氏。
E、源于回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回族庫氏,源于先祖名字的漢譯音,出自元朝時期的蒙古庫庫?特穆爾家族,史稱“元之右族”。“右族”就是漢家所稱的“望族”,即有聲望的世家大族。
“特穆爾”的蒙古語含義是“剛強、金屬、金剛”的意思,有學者稱其并非蒙古族的姓氏,人們常將其用來作為名字,如韓?特穆爾、李?特穆爾、鮑?特穆爾等等,因此庫庫?特穆爾也是一種稱謂,其“庫庫”才是姓氏。
實際上“特穆爾”就是“帖木兒”或“鐵木爾”,的確是蒙古貴族的姓氏,庫庫?特穆爾曾經為元朝時期汝陽王察罕特穆爾的世子,因此歷史上稱其為“右族”是有根據的。
關于汝陽王察罕?特穆爾,據史籍《新元史?察罕帖木兒傳》中的記載:“察罕帖木兒曾祖闊闊臺,祖乃蠻臺,父阿魯溫,遂家河南,為穎州沈丘人,改姓李氏。”庫庫?特穆爾雖然號稱為世子,其實是察罕?特穆爾的外甥,因為察罕?特穆爾沒有兒子。
庫庫?特穆爾,又稱庫庫臺?特穆爾,“臺”表示了他王子的身份。
庫庫臺?特穆爾的后裔子孫大多轉入伊斯蘭教,成為回族,其中有以先祖名字首音的諧音漢字為姓氏者,稱庫氏,世代相傳至今。另外,由于庫庫臺?特穆爾的尊號為“保保”,其后裔子孫中還誕生了漢姓保氏。
F、源于滿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八旗滿洲氏族通譜》、《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清史稿》記載:
ZX1、滿族庫發廷氏,滿語為KubutHala,滿族人認為該姓氏屬于屬于費雅喀奇勒爾族人,世居古發庭()、瑪堪噶山(),所冠漢姓為庫氏。
2、滿族庫穆圖氏,滿語為KumutuHala,世居倭濟愛滿(今黑龍江寧安一帶)、那木都魯(今俄羅斯濱海地區)等地,后多冠漢姓為庫氏。
3、滿族庫雅拉氏,亦稱揆雅拉氏,滿族人認為該姓氏屬于庫雅拉女真,以部為姓,滿語為KuyalaHala,世居東海(今牡丹江支流海浪河)、綏分(今中俄交界綏分河上游地區)、烏喇(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河口、拉發河流域、雙陽縣境)、虎爾哈(今黑龍江黑河對岸俄羅斯地區)、畢爾騰(今黑龍江牡丹江鏡泊湖)、扎思胡里(今黑龍江第二牡丹江)、興堪(今黑龍江及俄羅斯興凱湖周邊地區)、黑龍江兩岸等地,后多冠漢姓為庫氏、胡氏、孔氏、李氏、禮氏等。
4、滿族闊綽里氏,亦稱庫雅拉闊綽里氏、闊齊圖里氏,滿語為KoocoliHala,世居庫雅拉(今以圖們江為中心的日本海沿海北至綏分河,南至朝鮮咸鏡道鏡城地區)、烏蘇里藕洪(今烏蘇里江流域)、阿庫里(今烏蘇里江上游支流俄羅斯境內阿庫里河流域)等地,所冠漢姓中有庫氏。
庫氏(厙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庫氏或厙氏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臺灣省庫氏名列第一千零二十一位,厙氏則名列第一千二百零六位,在宋版《百家姓》中則排序為第三百七十一位門閥,族人多以松陽、河南、括蒼、遼東為郡望。
庫氏(厙氏)是因官名而得姓,始祖可追溯到漢文帝時期。
庫氏(厙氏)望族居于括蒼縣。這個姓氏主要是以浙江地區的天臺山一帶為中心,進而繁衍遍布全國。另一支厙氏來自少數民族。兩晉南北朝時期,北方大量的羌族人、鮮卑族人涌入中原,其中復姓厙門氏、厙狄氏、庫?官氏受漢族影響,改為單姓庫氏,或厙氏。
今黑龍江省的哈爾濱市、綏化市肇東市,遼寧省的沈陽市、大連市,甘肅省的蘭州市、涼市,青海省的西寧市,河北省的衡水市、唐山市、滄州市肅寧縣、獻縣、衡水市,陜西省的咸陽市旬邑縣,山東省的臨沂市邑縣、德州市陵縣,河南省的許昌市襄城縣、漯河市郾城縣、濮陽市南樂縣、駐馬店市西縣、南陽市方城縣、信陽市,安徽省的合肥市,江蘇省的連云港市、蘇州市,浙江省的麗水市,湖北省的武漢市新洲區、黃岡市武穴市、黃梅縣、荊門市京山市、孝感市、麻城市,江西省的景德鎮市樂縣,四川市的綿陽市,重慶市的云陽縣,廣東省的廣州市,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柳州市,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香港特別行政區,臺灣省等地,均有庫氏(厙氏)族人分布。
湖北麻城庫氏字輩:“源流宗漢代任久樂觀光祖德洪先業開家定永昌”。
湖北黃岡庫氏字輩:“源流宗漢代永久得安康”。
湖北京山、江蘇昆山庫氏字輩:“大德守炳正大光明”。
河南方城庫氏字輩:“國萬玉有中來寶兆家挺”。
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