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姓,中華姓氏之一。主要源出古帝王皋陶之后,以國為氏。阮國是皋陶的一個裔孫于商朝時建立的諸侯國,其國址在今甘肅涇川一帶。商末,阮國滅,子孫以國為姓。后來,阮氏東遷,漢末三國時期在陳留郡形成望族。兩晉以后五胡亂華阮氏開始南遷,宋元繁播閩粵臺港及越南。如今,阮姓早已遍布中華大地,而且走出國門,但不可否認的是當今世界之阮姓絕大部分源出陳留阮氏。阮姓名人有阮?、阮籍、阮咸、阮孝緒、阮樅江、阮元、阮嘯仙、阮玲玉等。阮姓在中國未入百家姓前一百名,但在越南為第一大姓。
得姓始祖:皋陶。
各支始祖:阮文益
公自壽邑八鼓稿而游于衢西城北見其銅峰源內山水之秀麗,土厚壙遂筑室而居,焉娶周氏生四子,分為四房:天地人和,其妻周氏生于永樂已亥年八月廿六日,終于成化癸卯年六月廿八日,葬桐樹塢口坐西向東。是為浙江衢州阮氏始祖。[2]
《詩經》中有一首詩:“密人不恭,取拒大邦,侵阮徂共,王赫斯怒”。
《辭海》在“阮”的辭條里,開頭如此解釋:“阮,古國名,偃姓,在今甘肅涇川,周文王所滅”。《詩?大雅?皇矣》:“侵阮徂共”。
《詩?大雅?皇矣》這首詩描寫的史實是:周文王晚年做了一系列伐商的戰略準備,周圍許多封國被他或攻滅或收并,唯有西北邊的密須國不服,密須國在今甘肅靈臺縣。伐密的大意是,密須國人違抗大國的命令,帶兵去打阮國(今甘肅涇川東北),打到共(今涇川縣城北水泉寺)的地方,周文王立刻大發威力,惱將起來,便帶兵去阻住密須國的兵隊,不久滅了密須國。
《姓譜》及《通志氏族略》記載:“阮,為商代諸侯小國,在岐山、涇水之間(今甘肅涇川縣),子孫以國名“阮”為氏”。
《中國姓氏地圖》第六部分以《以國為姓,以阮國為姓》為題說:“ 據史書記載,殷商時有一諸侯國阮,位于涇渭之間,也就是現在的甘肅涇川一帶。后來,阮國被鄰國周吞并,阮國子孫為緬懷故國,紛紛以國為姓,由此,便產生了阮氏”。
《千家姓查源》上說,“殷商時有一個阮國,偃姓,位置就在今天的甘肅省涇川縣東南一帶,后來被周文王所滅,阮國的子孫就以國為姓。中國各地阮氏人家的起源就在那里,后繁衍分布到整個中國”。[3]
陳留郡:春秋時留邑為鄭國地,后被陳國所得,故曰陳留。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陳留縣。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置陳留郡,屬兗州。當時轄陳留(治所,今河南省開封縣東南陳留城),雍丘,酸棗,東昏,尉氏,浚儀等17縣,轄境相當于今河南省民權縣、寧陵縣以西,開封市、尉氏縣以東,延津縣、長垣縣以南,杞縣、睢縣以北之地。陳留阮姓名人輩出,后世之各地阮姓也主要源于陳留阮姓。
太原府:亦稱太原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臺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興國(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為府。民國時期為市,山西省會所在。
九阮郡:戰國時期為林胡之地,即北方游牧民族所居之地,為趙武靈王趙雍(公元前340~前295年)所擴攘,趙武靈王趕走了林胡、吞并了北狄的分支樓煩,奪得大片優良牧場,成為北方草原的霸主,九阮遂成為趙國的邊地。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將九阮設置為一個大郡,轄境包括今內蒙古自治區烏喇特旗、茂明安旗之地,稱九阮郡,郡治故城在今內蒙古包頭市五原縣。漢朝初期,漢高祖劉邦改九阮郡為九原郡,到漢武帝劉徹時期,更名為五原郡,其郡地擴為南面黃河,北背祁連山,境域遼闊。[4]
太原堂:以望立堂。
九阮堂:以望立堂,亦稱九原堂、五原堂。
竹林堂:三國時候,阮籍為“竹林七賢”之一,曾官至步兵校尉。
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