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姓在現在的北京,張家口、河南項城、濮陽,河北尚義,正定,臨城,山東臨沂、魚臺、昌樂、邑、蒙陰、度、龍口,聊城,內蒙古烏海,山西太原,湖南衡陽 ,湘西,懷化,廣東高要,廣西田林,云南隴川、瀘水、河口、浙江縉云、永嘉、青田,臺灣等地均有分布。漢族、蒙古族、苗族、回族、壯族、土族、土家族、僳僳族、錫伯族有此姓。
源于羋姓,出自周朝時期,楚國君主封給楚國大夫的封地麻邑,屬以封邑地名為氏。著名的漢朝姓氏學家應劭在《氏姓》中記載:“麻氏,齊大夫麻嬰之后,漢麻光為御史大夫,又麻達注《論語》。”實際上,春秋時期的楚國,有公族大夫食采于麻邑(今安徽碭山),其后代子孫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稱麻氏。在春秋中期的周簡王姬夷二十四年(齊莊公姜購六年,公元前548年),齊國內亂,大夫崔抒弒殺齊莊公,自為右相,以姜慶封為左相。到了周簡王二十七年(公元前545年),姜慶封在爭奪權勢中落敗被逐,逃奔吳國,吳王余祭封其居于朱方(今江蘇鎮江)。農歷7月,楚靈王羋圍(熊虔)為了恢復楚國的霸主地位,統領諸國聯軍伐吳國,先攻克朱方,執殺慶封并滅其族。楚靈王在還軍時,又順手滅了賴國(今湖北省宜城市),之后命人在賴國筑城,打算遷許國于該地。楚靈王復霸心愿初步實現,所謂“召諸侯而來,戰國而克,城竟莫校,王心不違”。
楚子熊郟敖在慘敗后遷怒于麻邑之尹嬰,欲斬之,麻嬰遂領部分族人逃赴齊國,后在齊國出任大夫。將麻氏族人分播至山東地區,世代相傳至今。
源于地名,出自戰國時期秦國麻邑,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麻邑,就是古麻隧,位置在春秋時期秦國的都城咸陽附,就是今陜西省咸陽市的涇陽縣。春秋時期,晉、秦兩國在麻邑爆發了著名的“麻隧之戰”。麻隧之戰發生在周簡王八年(公元前578 年),是晉景公姬孺霸業的持續。晉國自“崤山戰役”以后,霸業受到秦、楚聯盟的困擾,一直陷于對秦、楚兩面作戰的被動地位。所以,在晉靈公、晉成公執政時期,霸業中衰,楚國在中原占據了支配地位。到了晉景公執政時期,采取了幾項新的措施:其一,消滅赤狄,改善晉國的戰略地位;其二,在鞍之戰(公元前589 年)中戰勝齊國,打破了齊、楚聯盟,逼迫齊國向晉國靠攏;其三,派巫臣通吳國,聯吳制楚,在楚國側翼扶植其心腹大患;其四,拆散秦、楚聯盟,以便各個擊破。其中的前三項措施,晉景公已經完成,中原戰略形勢已向有利于晉國方向發展。秦國經此麻隧之敗,數世不振,已不能再構成晉國西部的大患。晉國在麻隧戰勝秦國之后,完成了“秦、狄、齊”三強服晉的局面,又轉而全力制楚。晉厲公終于在周簡王十一年(公元前575 年)著名的”鄢陵之戰”中戰勝了楚國,實現了晉景公重建霸業的愿望。
麻隧,在此戰之后大大出名,有居于該地之民遂以地名為姓氏,稱麻隧氏,后省文簡化為單姓麻氏,歷史悠久之極也。
源于地名,出自漢、唐時期朝鮮半島百濟國都城固麻,屬于以居邑名稱漢化為氏。固麻,是漢、唐時期朝鮮半島上百濟國的都城稱謂,不是具體地名。百濟國不論哪一朝代將都城建在哪里,皆稱都城為“固麻”。在史籍《南史?百濟傳》中記載:“百濟國,號王所都城曰固麻,邑曰檐魯,如中國言郡縣也。”百濟國,公元350~660年,為朝鮮半島古代三國之一。據韓國所編《百濟本國傳說》的記載,其開國是在西漢成帝劉驁鴻嘉三年(公元前18年),但實際上,其國成立在東晉穆帝司馬聃永和六年(公元350年), 公元前18年,所謂的百濟還是馬韓民族的五十四個小部落國中之一,根本不能稱作“國”。西晉懷帝司馬熾永嘉七年(公元313年),高句麗國滅樂浪郡、馬韓滅帶方郡之后,馬韓五十四國中之一的伯濟國起而統一鄰諸國,并取得帶方郡之一部,而成立了百濟國。百濟在建國時,所在地以今韓國京畿道為中心,北至黃海道南部,南跨忠清南、北道北都。
在百濟滅亡之際,百濟國著名的大將軍黑齒常之非常景仰唐軍大將蘇定方,因此投降唐王朝,后成為大唐王朝的著名將領,忠心耿耿,功勛卓著,后被奸臣周興誣陷,死于武則天的獄中。隨黑齒常之投降唐軍大將蘇定方的百濟兵將中,有以故國都城稱謂為姓氏者,稱固麻氏,后省文簡化為單姓麻氏、固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于官位,出自唐朝時期降麻官,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在史籍《翰林志》中記載:“唐中書,用黃、白二麻為綸命,其后翰林專掌白麻,中書獨用黃麻! 綸命,就是天子的詔命,分別書寫在黃、白兩種麻紙之上。降麻官,是歷史上一種官制的俗稱,出自唐朝時期的“白麻制令”,即白麻書儀制度,一直沿用至明朝初期。白麻,是唐、宋時期流行于官場的制書名稱,圍繞它還產生了一批與白麻書儀制度相關的術語,如麻案、把麻、宣麻、剝麻、貼麻、押麻、麻三剝四、降麻官等等,在唐朝后期乃至明朝的史書、筆記、文集、詩詞、碑銘等中使用甚廣。白麻不僅是一種書儀形式,還是一種特權制度,是皇權與相權斗爭由隱而顯的政治產物。隨著皇權的日益強化,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罷中書省,廢除宰相等官,皇帝乾綱獨攬,白麻制度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這一特殊的術語亦隨之迅速消失。
在諸多的麻案、把麻、宣麻、剝麻、貼麻、押麻、麻三剝四、降麻官等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別稱為姓氏者,皆稱麻氏,因降麻官多為大吏重臣,稱麻氏實為非常榮耀之事,該支麻氏姓源繁復,多不可書,不可一論。
源于回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回族中的麻氏,多取自經名首音。如麻速忽、麻合馬之后裔姓麻。遠在金國時期,就大同人麻秉彝為兵部尚書。到了明朝時期,回回“麻氏多將才”,故有“東李(鐵嶺朝鮮族)西麻”之譽。在山西大同任參將的麻祿家族中就有麻錦(宣府總兵官)、麻貴(寧夏總兵)、麻承恩(大同總兵)、麻承詔(寧夏參將)及“第承訓、承宣、承宗皆官總兵!
這些回族將領的后裔子孫皆為回族麻氏,主要分布在中國的西北地區。
源于壯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壯族方音mà,壯語本意為“犬”,是一支以犬為圖騰的氏族部落的標志,源出古老的“犬戎族”,是上古戎狄民族的一個旁別分支,自稱祖先為二白犬,當是以犬為圖騰。
該氏族部落在明朝時期的改土歸流運動中以諧音漢字為姓氏,漢稱就是麻氏。
材料顯示,分析總結:犬戎族為犬戎國,以狼為圖騰,上古帝君有熊少典曾經攻打狼族,狼族沒有了祖先!叭弊掷斫鉃槔,狗等犬類。
源于蒙古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明朝時期,北元殘余被明軍大將藍玉所潰后,蒙古瓦剌部太師也先統一了東西蒙古各部以及兀良哈三衛后,于明英宗朱祁鎮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農歷7月開始大舉侵犯明朝邊界,脫脫不花帶兀良哈人侵遼東,海西等部頭人“卒死于也先之亂”(撫安東夷記)。也先從大同進攻北京,八月在北京西部的土木堡生擒明英宗。明代宗朱祁鈺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農歷12月,也先殺了脫脫不花,自立為“大元天盛皇帝”,之后率部征服建州,這時建州由猛哥鐵木爾的異母弟凡察帶領三百多戶遷渾河(今遼寧遼河)上游的蘇子河,與先期遷到的李滿住部重新會聚在一起,力量得到加強,在一次征服了兀良哈三衛,過了不久也先又把朵顏部遷到黃河母納地。達延汗麻兒可兒,蒙古族全名為孛爾只斤?巴圖蒙克(把禿猛可),是成吉思汗的第十五世孫。他即汗位后,明朝人因其年幼而稱為“小王子”。在其妻滿都海哈屯的輔佐下,數與瓦剌爭戰,最后擊敗瓦剌。明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東西兩部蒙古終于媾和,出現了暫時的和時期。至明正德初年(公元1506年),達延汗又先后翦除了以亦思馬因、火篩、亦卜剌等為首的割據勢力,統一了漠南蒙古各部,達延汗最終確立了對東蒙古的統治地位。
在達延汗麻兒可兒的后裔子孫中,有在明末清初即有以先祖名字的諧音漢字冠漢姓者,稱麻氏,世代相傳至今。
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