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為上古部落首領時,有一位專事占卜的大臣名司怪,其后代子孫以司為姓。春秋時,鄭國有司臣,其子孫以祖字為氏。 司臣為第一位見于史書的司氏人物。春秋時,晉國有大夫叔虎,被封于郄,建立郄國,下有卿士司臣,其后代亦有姓司氏者。歷史上的復姓司馬、司徒、司空、司寇、司國、司城、司士、司鴻、司德等,其后裔亦多改為單姓司者,稱司氏。
司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關于司姓的來源,說法不一,姓源繁復!蹲髠鳌份d,春秋時期鄭國有司臣。在《通志?氏族略》上記載,司姓是鄭國司臣之后,望族出于頓丘。還有一支司姓也形成于春秋時期,當時晉國有大夫叔虎,他的手下有卿士司臣,其后世子孫也把“司"作為自己的姓氏。此外,古代復姓司馬、司徒、司空、司寇、司國、司城、司士、司鴻、司德等,其后裔亦多改為單姓司者。據《姓氏考略》的考證,司氏郡望出于頓丘,這個地名曾經出現過《詩經》之中。在春秋時代,頓丘是屬于衛國的一個邑,到了戰國時代又改為隸屬于魏國,西晉武帝時始置郡,隸屬司州。其位置大約在今河南省浚縣、清豐縣一帶。司姓族人主要分布在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湖南、河北、遼寧等地。
第一個淵源:出自神農屬下專事占卜的部屬司怪。
據《元命苞》:古司怪主卜。
司怪,就是專職從事占卜禍福、解釋當今、預測未來的祭司,是古代荒朦時期人類解釋自然與社會現象的一種職能行為。
在司怪的后裔子孫中,多有稱司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第二個淵源:出自春秋時鄭國人司臣,其子孫為司氏。
據史籍《左傳》 [1] 記載:春秋時鄭國有司臣。(見于《左傳?襄公十年》、《左傳?襄公十五年》);又據《通志?氏族略》,司臣的子孫為司氏。
司臣,春秋時期鄭國的士,多智有謀略。公元前563年大亂于鄭宮,其后逃亡。事見《左傳》。司臣的子孫以司為氏,并世代相傳。學者多認為此是以人名為氏。這一淵源是有明確記載的可考的最早的司氏淵源。司臣是當今可考的司氏始祖。
第三個淵源:源于官位,出自兩周王朝官吏司臣,屬于以官職稱謂省文簡化為氏。
司臣,是春秋時期晉國始設的一種官位,專職負責掌管外事,即負責晉國對其他諸侯國的涉外事務,如同當今的外交官。(這一“司臣”為官位,并非前文中的鄭人司臣)
據史籍《通志?氏族略》 [2] 記載:“春秋時晉大夫叔虎,被封于郄,建郄國,下有卿士司臣,其后以祖官為姓,稱司臣氏!
其后,各諸侯國皆有仿設,司臣遂成兩周時期各諸侯下屬之官稱常例。
在司臣的后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司臣氏,后有省文簡化為單姓司氏、臣氏者,亦有維系復姓者,世代相傳至今。
第四個淵源:源于官位,出自兩周王朝官吏司馬,屬于以官職稱謂省文簡化為氏。
司馬,為西周時期開始設置的一種官位,負責掌管軍政、庶賦(后勤)、戰爭,一如當今軍制中的司令員,最高長官稱大司馬。
據史籍《尚友錄》的記載,西周時有伯爵程國,時稱程伯。至程伯休父時,為周王室司馬官,受周天子賜為官族。
不過,楚國稱司馬之官為令尹,后稱柱國,大司馬稱上柱國
在秦朝、漢朝時期,大將軍、將軍、校尉之屬官都有司馬,專掌兵事。隋、唐時期的州、府佐吏有司馬一人,位在別駕、長史之下,職掌兵事,或為貶謫及閑散官員之位。司馬一稱,一直沿用至兩宋時期。
在司馬的后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司馬氏,后有省文簡化為單姓司氏、馬氏者,亦有維系復姓者,世代相傳至今。
第五個淵源:源于官位,出自兩周王朝官吏司寇,屬于以官職稱謂省文簡化為氏。
司寇,亦稱司隸,是西周初期由周公旦設置的一種官位,先為中央王朝政府專制,是負責掌管司法和治安的行政長官,甚至可以據法誅戮大臣,如同當今的司法部、公安部。后來伯爵以上諸侯國亦設司寇之官,職能相同。
據史籍《世本》記載:“春秋時衛靈公有子公子郢,其子孫世為衛司寇!焙髞碇乃究芎ゾ褪枪盂暮笠。
到了春秋末期,天下大亂,周王室孱弱,因此各諸侯國多逾周禮。到了戰國時期,連子爵小國、甚至無爵方邑也仿周制官位,是謂“雀小臟全”,許多方圓僅五十里的小方國也都設置了全套司官,周王室毫無辦法,“作假未知”,就是假裝不知道。
從此,歷朝歷代陋沿濫,官制重疊,機構龐臃,并一直波及至今且愈演愈甚。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梁政權下著名駢文家、政治家徐陵(公元507~583年)早就尖銳提出了“精兵簡政”之說,然而渺無其效。
司寇一稱,在西漢朝時期曾改稱司隸,官秩兩千石,東漢朝時期稱司隸校尉,且一直沿用至宋、元之際。
在司寇的后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司寇氏,后有省文簡化為單姓司氏、寇氏者,亦有維系復姓者,世代相傳至今。
第六個淵源:源于官位,出自兩周王朝官吏司空,屬于以官職稱謂省文簡化為氏。
司空,亦稱司工,原為兩周時期中央政府中掌管建筑工程的行政長官,相當于今天的建設部部長,隸屬于冬官府司管轄。
在史籍《后漢書?百官志?司空》中注釋:“掌水土事。凡營城起邑、浚溝洫、修墳防之事,則議其利,建其功。凡四方水土功課,歲盡則奏其殿最而行賞罰。凡郊祀之事,掌掃除樂器……凡國有大造大疑、諫爭,與太尉同!睗h承秦制,秦沿周禮,當可窺一斑。
在司空的后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司空氏,后有省文簡化為單姓司氏者,亦有維系復姓者,世代相傳至今。
另外,在春秋時期,宋國君主宋武公名叫子司空(公元前765~前748年在位),其后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司空氏,后有省文簡化為單姓司氏者。
第七個淵源:源于官位,出自兩周王朝官吏司德,屬于以官職稱謂省文簡化為氏。
司德氏,是西周時期設置的一種官位,是中央王朝中專職負責掌管各諸侯國各級官吏的督察、考評、教化者,有向君王提請用人的建議、策略等權力,但沒有任免實權,權大無柄,大致相當于如今人事局、檢察院、督察局、反貪局、紀檢委一類官署的行政長官。
由于司德職能特殊,史籍甚少記載,但在秦朝時期秦始皇將司德歸入御史類,改稱為監察御史,世人方真正了解司德一職的厲害所在。
在司德的后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司德氏,后有省文簡化為單姓司氏、德氏者,亦有維系復姓者,世代相傳至今。
第八個淵源:源于官位,出自春秋時期宋國官吏司功,屬于以官職稱謂省文簡化為氏。
司功,就是司空,為春秋時期宋國掌管建筑工程之行政長官。
春秋時期,宋國因為宋武公名叫子辨空,即位之前任司空,因此又叫子司空(公元前765~前748年在位)。為避先君名諱,繼位的宋宣公子力改司空之官為司功,由此產生了以該官稱位姓氏的司功氏,其后裔子孫中后有省文簡化為單姓司氏、功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第九個淵源:源于官位,出自兩周王朝官吏司徒,屬于以官職稱謂省文簡化為氏。
司徒,亦稱司土、土司,為遠古唐堯時期時期即出現的官職,還在堯帝為炎黃部落首領時,舜為堯帝的司徒官,執掌和管理土地事務,故又名司土、土司,即土司官署的最高長官。從此,舜帝的后裔子孫中就有的以其職官稱謂為姓氏者,稱司徒氏。
司徒在西周前期的金文中,都作“司土”,后期“司土”與“司徒”并用,與司馬、司空合稱“三有司”。
司徒主管征發徒役,兼管田地耕作與其他勞役。在文物《闔鼎》中記載:“令汝作司土,官司籍田”。在文物《?壺》中記載:“作冢司土于成周八堆”。在文物《免簋》中記載:“作司土,司奠還(苑)、林□吳(虞)、牧。”
三有司在西周時期為王朝重臣,諸侯國與卿大夫以下也都有仿設。司徒之官執掌國土,并負責劃分和監管各州、郡、縣、邑、田、甚至諸侯國的邊界,如同現今的國土資源部部長。
在司徒的后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司徒氏,后有省文簡化為單姓司氏者,亦有維系復姓者,世代相傳至今。
第十個淵源:源于官位,出自西周王朝晉國官吏司城,屬于以官職稱謂省文簡化為氏。
司城,就是西周時期晉國的司徒、春秋時期宋國的司空。
西周時期的晉倍侯,又稱晉?倍侯,就是晉?侯姬司徒(公元前840~前822年在位),為避先君名諱,因此繼位的晉獻侯姬籍改司徒之官為司城。
東周春秋時期,宋國因為宋武公名叫子辨空,即位之前任司空,因此又名子司空(公元前765~前748年在位)。為避先君名諱,繼位的宋宣公子力改司空之官為司功。到了宋文公執政時期(公元前610~前589年在位),又改司功之官為司城。之后與宋國為鄰的曹國也隨改為司城。其后宋公執政時期(公元前575~前532年)的主政上卿就是司城子罕(樂喜),其孫樂祁以司城為姓氏,稱司城子梁。
在司城的后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司城氏,后有省文簡化為單姓司氏、城氏者,亦有維系復姓者,世代相傳至今。
第十一個淵源:源于官位,出自兩周王朝官吏司會,屬于以官職稱謂省文簡化為氏。
司會,是西周初期即已設置的官位,專職掌管王室財產及其入賦支出,也就是王朝財政,隸屬于天官腐司管轄。
在典籍《周禮?天官》中記載:“司會,天官之屬。掌財政!焙笫浪Q之“財會”,就是由司會所之稱演變而來的。
在司會的后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司會氏,后有省文簡化為單姓司氏、會氏者,亦有維系復姓者,世代相傳至今。
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