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姓主要分布于河南、甘肅、山東、江蘇等省,尤以河南省為多,約占全國關姓的41%。東北地區關姓多為滿族。關姓歷史名人,有武圣關羽;五代后梁畫家關仝,工畫山水,好作秋山寒林;宋代太學博士關景仁,多才多藝,音律、歷數、草隸、圖畫無所不精,尤長于詩,有《關博士集》;明代畫家關思,善寫山水,晚年所作,蒼潤恬靜,以畫名重海內,與宋旭齊名;元朝戲劇家關漢卿,有《竇娥冤》、《救風塵》、《拜月亭》等傳世優秀劇作;中共高級將領、八路軍120師政委關向應,與賀龍一起開辟了晉綏抗日根據地;關盛志,安徽六安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曾榮獲三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和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第四、五屆全國人大代表,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師政治委員,東北軍區空軍干部部部長,蘭州軍區空軍政治委員,濟南軍區空軍政治委員、顧問等職 。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期周王室大夫尹喜,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據史籍《風俗通》記載,春秋時期,東周王室大夫尹喜在軍事重鎮函谷關任關令(今河南靈寶),世人稱其為“關尹喜、關尹令”。也有的學者認為,“尹”就是周王朝時期的一級地方行政長官的官名,“喜”為人名,實名應為姬喜、或姬熹,他的官職為尹,負責守函谷關,因此史稱“關尹喜”。相傳,當年道家老祖老子李聃西游出關時,曾為關尹喜的熱情款待而感動,因此為其寫下了著名的道家真典五千言。關尹喜將此文謄寫為《道德經》傳播于世以后,也棄官追隨老子學道去了。后來,關尹喜還道成為仙,羽化飛升而去。
在關尹喜的后裔子孫以及族人中,多有以先祖的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關尹氏、關陽氏,后省文簡化分衍為單姓關氏、尹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關氏的正確讀音作guān(ㄍㄨㄢ)。
源于官位,出自春秋時期越國官吏關弓,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關弓,就是弓箭手,是春秋時期越國對使用弓箭為主要兵器的軍隊之稱謂,其統領即稱“關弓”,分屬各級軍制。在典籍《集韻》中記載:“持弓關矢也!痹谑芳蹲髠?昭公二十一年》中記載:“將注豹則關矣。關,引弓。”戰國時期的孟子在《孟子》一書中記載:“越人關弓而射之!
在關弓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關弓氏,后省文簡化分衍為單姓關氏、弓氏,世代相傳至今。要注意的是,只有該支關氏的正確讀音不作guān(ㄍㄨㄢ),而讀作wān(ㄨㄢ)。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官吏關津,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關津,是春秋時期專職掌管市場貨物的進出關卡,隸屬于地官府司管轄,其職類如今天的海關署官員。在典籍《周禮?地官?司關》中記載:“關津,司關掌國貨之節。以聯門市。”
在關津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關津氏,后省文簡化分衍為單姓關氏、津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關氏的正確讀音作guān(ㄍㄨㄢ)。
源于官位,出自商、周時期官吏關人,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關人,是商王朝時期就有的官吏稱謂,就是專職管理貴族墓地的官吏,多由墓主家族人充任。在古代,“關”就是指墓門。西周時期,關人之職由春官府司管轄,兼責巡視歷代君王墓地,以防盜掘。這在典籍《周禮?春官?巾車》中有記載:“及墓,?啟關陳車。關,墓門也。”
在關人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關人氏,后省文簡化為單姓關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關氏的正確讀音作guān(ㄍㄨㄢ)。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官吏關孔,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關孔,實際上是一種軍制工匠的稱謂,原來是在斧、鉞一類兵器的錛部鉆孔,以便綁在木柄之上。西周晚期以后,隨著金屬冶煉工藝的不斷進步,關孔逐漸改為專職負責在斧、鉞類兵器的刃部鍛鑲青銅、康銅、鋼口,使該類兵器更加鋒利和經久耐用。關孔隸屬于冬官府司管轄。在典籍《周禮?冬官?車人》中記載:“關孔,首六寸,謂今剛關頭斧。時斧刃,皆以剛鐵為之。又以柄關孔!
在關孔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關孔氏,后省文簡化分衍為單姓關氏、孔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關氏的正確讀音作guān(ㄍㄨㄢ)。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大夫東關嬖五,屬于以先祖封邑名稱為氏。在史籍《古今姓氏書辨證》中記載:“東關,晉東關嬖五之后。漢將軍北亭侯東關義”。嬖五,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晉國大夫,他是晉獻公姬?諸執政時期(公元前676~前651年)最受恩寵的大夫之一,受封在都城東關,因此史稱其為“東關嬖五”。這個東關嬖五,就是流傳千古的“二五”這類嘲諷人之口頭禪的源頭。
在東關嬖五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的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東關氏,世代相傳,直到漢朝時期,還有大將軍北亭侯東關義,就是東關嬖五的后裔。在東關氏族人中,后大多省文簡化為單姓關氏、東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關氏的正確讀音作guān(ㄍㄨㄢ)。
源于其他少數民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今土家族、壯族、回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關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關氏,世代相傳至今。 [2]
源于錫伯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錫伯族瓜爾佳氏,滿語為Korgia Mongu,是非常古老的東北地區姓氏之一,人數很多,既有古代遼西鮮卑形成的錫伯族人,也有海西女真形成的滿族人,還有蒙古族、赫哲族、鄂倫春族等民族,甚至還有漢族,皆在很早的時期就擁有此氏。一般來說,其姓氏形成的核心地帶在寧古塔地區(今黑龍江寧安),后分散至各地。瓜爾佳氏按不同的地區有蘇完瓜爾佳氏、蘇完尼瓜爾佳氏、安圖瓜爾佳氏、葉赫瓜爾佳氏、烏喇瓜爾佳氏等分支,滿清入關以后,還產生了鳳城瓜爾佳氏、金州瓜爾佳氏等許多分支。瓜爾佳氏主要有四個分支:寧古塔地區主要是Susu Mongu,漢義“紫”;中朝邊境地區主要是Sungjan Mongu,漢義“白”;Koskja Mongu,漢義“青”;Oshja Mongu,漢義“黃”。瓜爾佳氏部族后來與Kitar Hala及Nimaci Hala又匯合形成一個特殊的部落團體Kojail-Mandu,祭祀時用豬羊。數百年的明朝時期,前氏族又分衍出一支Ara Hala,后皆轉為漢族。
在錫伯族、滿族、蒙古族、赫哲族、鄂倫春族中,絕大多數人都認為這個姓氏的漢義為“隘口、關卡”,清朝中葉以后,瓜爾佳氏多冠漢姓為關氏。該支錫伯族關氏的正確讀音作guān(ㄍㄨㄢ)。
源于赫哲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赫哲族瑚錫哈哩氏,亦稱祜什哈禮氏、瑚克沙哈里氏,以地為氏,世居瑚錫哈里(今黑龍江寧安東北部)、依蘭費爾塔哈(今吉林市西南二百五十公里處)、三姓(今黑龍江依蘭)等地,后有滿族、錫伯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Husihari Hala。
清朝中葉以后,赫哲族、滿族、錫伯族瑚錫哈哩氏多冠漢姓為關氏、華氏、胡氏、扈氏等。該支赫哲族關氏的正確讀音作guān(ㄍㄨㄢ)。
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