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涵蓋了哪里地域,以下關于談一帶一路的主導是由應屆畢業生范文網的小編為各位編輯們整理收集的,希望能給大家一個參考,歡迎閱讀與借鑒。
談一帶一路的主導
具體從地理區域上來看,“一帶一路”涵蓋了哪里地域呢?“絲綢之路經濟帶”覆蓋了中國中西部9個省市自治區和直轄市,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則包括5條線路,輻射亞非歐。
“一帶一路”比古“絲綢之路”的范圍更廣。絲綢之路經濟帶重點暢通中國經中亞、俄羅斯至歐洲(波羅的海);中國經中亞、西亞至波斯灣、地中海;中國至東南亞、南亞、印度洋。
與此同時,依托國際大通道,以沿線中心城市為支撐,以重點經貿產業園區為合作臺,共同打造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等國際經濟合作走廊等。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點方向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洋。海上以重點港口為節點,共同建設通暢安全高效的運輸大通道。中巴、孟中印緬兩個經濟走廊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關聯緊密,要進一步推動合作,取得更大進展。
在國內,“一帶一路”分西北、東北、西南、內陸、沿海和港澳臺等地區板塊,幾乎涵蓋全國。根據各個地區的地理、經濟特點,發揮各自的優勢,全國一盤棋,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水。
“一帶一路”的內涵歸納起來,主要是“五通三同”。“五通”就是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這“五通”是統一體、缺一不可。“三同”就是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三者也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就是共贏。
政策溝通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保證。“一帶一路”建設與國內建設最大的不同之處是,每個國家在相關問題上都可能有不同的政策,甚至技術標準質量標準等各異,這就首先要通過溝通,
達成相關項目的政策共識。在溝通中,既要利用好積極因素,又要設法化解消極因素,以便形成合作的最大公約數,求同存異,為項目建設開啟政策綠燈。
設施聯通是共建“一帶一路”優先領域。這里所說的設施指的是基礎設施建設,不僅指交通設施,還包括油氣管道、輸電網、跨境光纜建設等。但重點是交通設施建設。
俗話說:“要致富,先修路”或者“先修路、后致富”。因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交通設施領域普遍欠發達,并且高山、沙漠、河流不時阻隔交通,給貨物和人員交流帶來不便。
貿易暢通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點內容。年來,中國與沿線國家之間的貿易有了長足發展,但各種貿易壁壘仍不便于擴大交往,因此,需要使貿易、投資和人員往來便利化,加強信息交換、海關、認證等方面的合作來拓寬貿易和投資。
資金融通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支撐。“一帶一路”建設需要上千億甚至上萬億美元的資金,任何一國都無力承擔這樣的巨額費用,只能通過市場運作來籌集資金。一方面,要充分發揮設立的絲路基金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各國融資的作用。此外,還要充分發揮各國民間資本進入,引導商業股權投資基金和社會資金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各國可通過本幣互換等方式來降低成本。
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社會根基。不言而喻,跨越各國的“世紀工程”若能獲得沿線國家民眾的廣泛支持,將會順利得多,反之,則寸步難行。
所以,必須通過傳承和弘揚古“絲綢之路”友好合作精神,開展廣泛的人文交流,加強媒體合作、旅游合作等多種方式,來增進彼此合作和理解,以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通過實行以上“五通”全方位推進務實合作,最終打造“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互容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這樣,在亞歐非廣袤大陸就將出現一個新生的巨大經濟活躍地區。古“絲綢之路”精神將煥發出新的時代光芒,將對世界的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擴展閱讀:
一.“東西雙向開放”與“一帶一路經濟帶”
從“東西雙向開放”看,*同志倡議的一帶一路包括“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是向西,經過中亞、西亞、東歐,一直延續到西歐。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從中國東部沿海經南海連接東盟后進入印度洋,然后再往西連接中東、非洲和歐洲。
“東西雙向開放”等于重新定位中國的地緣政治關系。
按照一帶一路的構想,中國即是一個中亞國家,也是一個印度洋國家。
作為一個印度洋國家,從新疆到印度洋的距離比從新疆到北京的距離還要。
考慮到中國-東盟泛亞鐵路、孟中印緬走廊、中巴走廊和青藏鐵路,印度洋將成為界定中國的新的地理視角。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實,一帶一路變中國為印度洋國家:在阿拉伯海和海灣地區建立港口,作為中國在印度洋的落腳點,如在巴基斯坦建瓜達爾港、在孟加拉建吉大港、在緬甸建皎漂港、斯里蘭卡漢班托特港。
特別是隨著中巴經濟走廊的建成,中國將進入“兩洋”時代,即太洋和印度洋時代。
“東西雙向開放”,通過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中國還將變成一個中亞國家。
一帶一路以西域為中心重新界定中國與世界。
我們不再是站在太洋岸邊看世界,不再以深圳和上海為視角看世界。
而是以西域為出發點,站在天山或帕米爾的雪山上看世界,構思一帶一路文明圈:那是一個突厥、阿拉伯、波斯、俄羅斯和漢文化并存、交流、重疊、融合的文明帶。
站在塔什庫爾干往東看中國,用汪暉的話,那是“一個幅員遼闊、層次復雜、無分內外卻又文化多樣的中華帝國”,“是一個完全不同于理學的夷夏之辨、不同于郡縣制國家的內外差異、當然也不同于內部同質化的歐洲民族 -國家的政治視野。
”[3]隨著一帶一路,特別是中巴經濟走廊的開通,中國與中亞和西亞的邊疆地帶將成為華夏新中原、華夏新腹地。
“東西雙向開放”將加速形成一帶一路經濟帶。
“一帶一路”沿線64個經濟體的貿易額在中國貿易總額中的占比從2001年的16.2%增加到的26%。
自2001年以來,與這些國家的貿易額已經增長了22.2%,這比中國貿易總額的增長率高出4.4個百分點。
中國希望通過一帶一路,帶動全球經濟進入一個新經濟時代、新經濟體、新經濟帶:從“跨太洋時代”、“跨大西洋時代”到“亞歐時代”;從“跨太洋經濟體”和“跨大西洋經濟體”到“亞歐經濟體”;超越歐盟、TPP、歐亞聯盟、伊斯蘭國家組織現有的四個經濟帶,形成“一帶一路經濟帶”。
現代以來,以大西洋海上貿易路線和太洋貿易為紐帶形成的“跨大西洋經濟體”和“跨太洋經濟體”,承載著全球最大的經濟活動總量。
今天,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區域已成為世界經濟的新中心,一帶一路將聯通東亞、中亞、西亞與歐洲成為全球經濟新增長動力,全球經濟合作將進入“亞歐時代”。
一帶一路將歐洲經濟圈、亞太經濟圈這當今世界最具活力的兩大經濟圈鏈接起來,成為未來世界最具發展潛力的世界經濟走廊,極大地改變世界經濟地理布局,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
此外,中國經濟發展越來越依賴國際油氣資源?石油對外依存度逼60%?以后繼續向70%?80%進軍。
[4]中國十大石油進口國八個國家分布在一帶一路國家:沙特阿拉伯、安哥拉(南部非洲)、伊朗、俄羅斯、阿曼、伊拉克、蘇丹、委內瑞拉(南美)、哈薩克斯坦、科威特。
從海上絲綢之路的運輸通道看,無論中東和中亞出現什么樣的亂局,中國都不會遠離這個地區。
海灣國家的穩定,特別是扼守亞丁灣的也門和索馬里的和對中國的能源供應和貿易往來至關重要。
二.“制度性話語權”與“建設文化強國”
從提高“制度性話語權”看,中國要建成一帶一路經濟帶,需要建成一個擁有自己的文化圈、文明圈和文化勢力范圍的“文化強國”。
中國經濟增長連續37年高速而不間斷,人均GDP增長30倍。
的GDP增長速度盡管只有7.4%,是20年來最低的,但是,其增長量等于半個印度或半個俄羅斯一年的GDP。
[5]中國作為第二大經濟體和未來的第一大經濟體,如果中國不參與新規則制定,就沒有更多優勢。
中國在世界銀行、亞洲發展銀行都沒有發言權,美國有一票否決權。
亞投行的出現,是中國開始撼動世界現有地緣政治經濟的里程碑。
而“一帶一路”倡導的合作原則是“和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綢之路精神,倡導文明寬容,尊重各國發展道路和模式的選擇,加強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
中國要提高“制度性話語權”,首先要破解美國對中國的政治、和文化圍堵。
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特別是與周邊國家喪失了緊密的命運共同體(如一直延續到代的朝貢體系。
筆者最在喀喇昆侖山罕薩王宮里看到的民國20年喀什道尹為坎巨提供差頒布的公告),在一帶一路國家,特別是周邊國家沒有自己的政治和文化勢力范圍。
一方面,中國在一帶一路國家,特別是周邊國家沒有自己的軍事盟國,在海外沒有軍事基地(唐朝在西域設有安西四郡),保護一帶一路的安全暢通。
美國依賴軍隊和在全球設立的900多個軍事基地來保護美元的國際地位。
軍費僅有美國六分之一的中國怎樣在占全球陸地面積三分之二的一帶一路沿線地區捍衛自己公路、鐵路、電站和其他基礎設施中數以千億美元計的投資呢?另一方面,在文化上、上和意識形態上,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特別是周邊國家失去了幾千年來與日本、朝鮮、越南、泰國、緬甸那種“中國??邊地”的二級文化結構,而美國在上和意識形態上卻與中國的大多數周邊國家形成了“美國?邊緣”的二級文化結構。
今天的美國對聯合國和世界貿易組織等的興趣越來越小,早已經把重點轉向聯盟建設,包括軍事同盟(如美日同盟)、經濟同盟(如TPP)和政治同盟(“民主國家”同盟)。
美國為鞏固其全球領導地位,通過顏色革命等手段,加快蠶食蘇聯解體后的歐亞大陸碎片化區域,許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是美國的盟友或有美軍基地,在政治外交、軍事經濟戰略上對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形成巨大障礙。
美國領導的政治同盟是建立在二元對立的世界觀上的。
這種世界觀把世界簡單地分為民主國家和非民主國家,而這兩者之間是不等的。
一個國家如果是西方是民主國家,那就是“我類”;如果不是,那就是“異類”。
三.一帶一路文明圈與“文化強國”
中國最終在一帶一路上的崛起,必須是以一個文化強國的姿態崛起。
歷史上,每一個帝國崛起都有與它崛起相關的全球化地帶和文化影響圈??治理的最遠邊疆、交通運輸所能到達的最邊區、宗教文化所影響的最遠邊地、貿易所達的最遠國家。
亞歷山大帝國的崛起:軍事、文化藝術、佛教;貴霜帝國的崛起:軍事、佛教文化藝術;波斯王朝的崛起:軍事、驛道、貿易、拜火教;唐王朝的崛起:軍事、貿易、絲綢、儒教、佛教;阿拉伯王朝的崛起:軍事、貿易、伊斯蘭教;成吉思汗的崛起:軍事、驛道、貿易、佛教、道教、伊斯蘭教。
中國歷史上有過兩次偉大的崛起:漢朝和唐朝。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