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元次子阮福謹記“可不學八股,不可不學無術”的教誨,不做“餌名釣祿”之徒,遵父命改學經史諸文,撰有《孝經義疏》《兩浙金石志補遺》《滇南金石錄》等著作,成為名副其實的學問家。
阮元的家風和學風還惠及他的門生弟子。梁啟超曾在阮元在廣州興辦的“學海堂”求學,勵志讀書,精研漢學,匯通古籍,萌發了“棄帖括之志”和“史學革命”的主張,成為清末學術大家和變法志士。
曾任“學海堂”堂長的鄒伯奇,得益于“學海堂”的學習,遵照先師師訓,不惟八股,融合中西,崇尚科技,務求實學,投身于照相機、望遠鏡、顯微鏡等的制作實踐,被世人稱為“中國照相機之父”,成為中國代科學的先驅,研究墨學第一人。
當代的阮元家族的后人中,同濟大學教授阮儀三先生是主要代表。他是同濟大學古建筑專業的教授。改革開放之初,阮教授奔走大江南北,為保護江蘇周莊、山西遙、云南麗江等古城古鎮的文化遺存做了重要貢獻。
阮元的“廉”體現在三方面。一是治家嚴,這可以從他對孫兒抓周題詩、致仕后管束家人的書信當中看出來;二是治吏嚴,這可以從他在浙江依斗定尺、巡查浙署各個倉庫虧損等中看出來;三是律己嚴,從他過生日茶隱一日,不買諸生的文物,可看出他對自己的要求很嚴。他一生在仕途五十年,但他沒有建私人園林,因為他的錢多用于編書刻書上,并無余錢。所以乾隆夸他“明白老實”,嘉慶評價他“有守有為、清儉持躬”。
蹄花開處,書香彌散。家訓傳世,清風化雨。待到阮元的兒子阮常生為官時,時以家訓自勵。阮常生奉命辦理寶華裕吉地工程,自己出錢租車,攜同老仆住在村民土屋中,自己燒飯做菜,從不打擾鄉民。他出任清河道臺時,權錢在手,但巡查所轄府州時,皆是輕車簡從。嚴冬之夜,巡查各堡,僅備用一部驛車、兩匹馬,兩個仆人隨行,宛若兄弟趕集。
清廉,是阮氏家教的核心內容。道光元年(1821年)在廣東任上,阮元執掌六處官印。就在這年,他的次子阮福生下一個男孩,同僚屬下,紛紛前來祝賀。對于賀禮,阮元一概拒絕。次年,孫兒抓周之日,他用紅箋寫下了一首詩:“翡翠珊瑚列滿盤,不教爾手亦相拈。男兒立志初生日,乳飽飴甘便要廉。”在阮元家廟,這樣的詩句楹聯并不少見,“春風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塵”“六子三孫滿庭愛日,一琴十鼓兩袖清風”,這些語重心長的文字,體現了阮氏家族對清正廉潔的自覺追求。
清廉,是阮氏家族一貫的家風。阮元的祖父官至參將,雖掌握大權,卻能施以仁政;掌控著軍餉,卻堅持廉潔奉公,以致退休歸里后,家無恒產,窘迫時,夜無貯糧。阮元的父親阮承信,因家境貧困,放棄入仕之途。但他窮不失志,尤重子弟教育。教讀“明體達用”圣賢書,勸做“當為翰林”正派人。阮元為官時,他從不因子榮自覺身貴,而是嚴以律己,以身作則,教子清廉。
阮元在浙江學政任上時,有老朋友來看望他父親,贈千金為他賀壽,阮承信毫不客氣斥責此人說,我生恥于收受不義之財,所以一直貧窮。你今日為我賀壽,贈我重金,是何緣故?如果你有求我兒子,他受朝廷重恩,清廉猶不足報答,怎么可能糟蹋自己?你以禮來,我以禮相待;你以賄來,難道是想受國法制裁?一番話擲地有聲,行賄者謝罪而退。
一個高尚的背影是兒女心中的一脈青山。有這樣的父親做表率,阮元的清廉不是一般的自覺,而是一種高度的自警、自愛和自尊。
他不但自己以身作則,而且從嚴治貪,毫不手軟。杭州稅關北新關官吏橫行霸道,胥吏勾結為奸。阮元上任后,嚴格法紀,痛懲宿。官吏中刁頑之輩不敢妄為,商賈士民車船暢通無阻。
歷來賑災多為施粥,阮元為了更好地救濟災民,改施粥為施錢糧。但又怕此法一行,貪官污吏中飽私囊。他飭令各縣,將縣、村、戶人口,每月每戶賑銀、賑米數等書榜張掛,增加透明度。阮元自己還親赴鄉村僻谷核榜巡查,核畢乃去。
阮元,字伯元,號蕓臺,江蘇揚州人。自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中進士后,歷任學政、巡撫、總督,后入朝拜體仁閣大學士,晉太傅。《清史稿?阮元傳》有“三朝閣老、九省疆臣”之美稱。
他在教育、治水、禁煙、御侮、剿盜、賑災等方面,政績突出。
他學識廣博,著作等身,在文化領域成就卓越,成為乾嘉學派的后起之秀和揚州學派的領袖。
他嚴謹審慎的治學態度、銳意創新的治學精神、實事求是的治學風范影響了后世無數學者。梁啟超曾贊揚他“任封疆數十年,到處提倡學問……學風皆受其影響。其于學亦實有心得,為達官中之真學者”。
為人孝悌崇學
阮元一生,可謂政績生輝,文心出彩,官場敬佩,民心擁戴。這樣的人生成就,不僅僅是一個人的人生彩繪,更是一個家族精神家園的縱深風景。其中,阮氏家族的家規家教是阮元的心靈支撐,為他的人生提供了富足的營養。
勵志向學
阮元幼時有口吃的毛病,去私塾讀書,常常受到同窗的嘲笑,老師要求也嚴,故而心有畏懼,不想讀書。母親了解緣故后面色凝重,厲聲說,自古英才出嚴師……口詘、友譏,難倒你了么?來,母親與你一同誦讀。母親的教育對阮元產生了很大影響,勵志向學成了他畢生的追求。后來,他也把這種求學精神傳給子孫。
“秋齋展卷一燈青,兒輩須教得此情,且向今宵探消息,東窗西戶讀書聲。”這是某個秋夜,風清月朗,阮元聽著三個兒子瑯瑯讀書聲,興致所至,有感而發。
為了鞭策兒子苦讀,他還撰寫了“歡喜性生方嗜學,和心定即修身”的楹聯懸掛于塾中。“讀書明體達用,徒鉆時藝無益也。”對于治學方向,阮元有著清晰的認識。他讓兒子阮福改學經史詩文,強調族中子弟可以不學八股不入仕,但不可無所用心、不學無術,成為餌名釣祿之徒。
不光對家族子弟有這樣的治學要求,對社會青年亦有同樣的倡導。他在杭州創建“詁經精舍”,在廣州建立“學海堂”。在這兩所具有時代氣息的新型學校里,不講八股制藝,而是開設十三經、四史、《文選》等各種專題課,指導學生掌握經學、史學、文學、數學、地理等領域的知識,還教授工程技藝等技能,培養了一大批術有專長、學有成就的青年學者。
孝親敬長
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孝悌”具有鮮明的儒家文化。身為大儒的阮元對“孝悌”十分推崇,《〈孝經〉解》和《曾子十篇注釋》時時相隨,以實際行動踐行孝道。
阮元對于父輩師長總是心懷感恩。歸家視親,攜禮奉獻于慈父膝前;自己的生日,隱居竹林以清茶自賀,父親的生日則邀親朋以詩慶壽;父親逝世后,為懷念父母,阮元寫下《誥封光祿大夫戶部左侍郎顯考湘圃府君顯妣一品夫人林夫人行狀》8000字祭文,情真意切,催人淚下。對待老師,阮元同樣知恩圖報。阮元外放任浙江學政時,他為當年鄉試時的房師孫梅的《四六叢話》欣然作序;為報幼年業師喬椿齡之恩,阮元督學山東時,延聘于幕中,悉心照顧……阮元的一舉一動皆發自內心,清廉有為、忠孝兩全,被后人頌為典范。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