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名普通的護士,到擔任護士長工作,她在這一凡的崗位上默默無聞,一干就是整整25年。25年的臨床護理工作,她勤懇努力,以扎實的理論基礎,豐富的臨床經驗,帶領著一支優秀隊伍。
她,就是江蘇省泰興市人民醫院20病區護士長陳海燕。
“春蠶盡絲絲不斷,留贈患者御風寒。”1989年,走出護校校門的陳海燕懷揣恩師送給她的這一贈言,穿上白大褂,戴上燕尾帽,開始了她的護理生涯。打針、發藥、鋪床、輸液,在苦中感受著呵護生命的快樂;交班、接班、白天、黑夜,在累中把握著生命輪回的航舵。在醫院特有的氣味里,陳海燕走過了清純的少女時代;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她走過了火熱的青春年華;在病床邊,她丈量著無數個漫漫長夜;在患者家屬的期待和焦怨聲中,她把耐心、細心和愛心奉獻給了一個個身患疾苦的病人……
2004年她服從組織服從組織安排,在南京鼓樓醫院進修體外循環,以精湛的技術,嚴謹的工作作風,受到王東進主任的高度贊揚,多年來承擔我院心臟手術的體外循環工作,為心臟手術的順利開展付出了艱辛的勞動。
作為護士長,她言傳身教,是護士的好榜樣。每天清晨,她都會提前半小時上班,走過每個病房,用最美的笑容和聲音問候每一位患者,“早上好,昨晚您睡得好嗎?有什么需要的嗎?”使每一位患者和家屬都在新的一天有個美好的開始。有位燒傷面積達90%的85歲高齡的患者,病情危重,剛入院時家屬對醫院有種原始的恐懼和不信任,護士每天的操作都會遭到家屬的懷疑,所以陳海燕除了每天查房,每次處置都會親力親為,在惡臭中面對腐爛的創面,清洗創面、吸痰、翻身、更換紗墊、床單和被套,長時間操作有時都使她直不起腰來,耐心溫柔地為家屬解釋,用過硬的技術、嫻熟的手法和優質的服務,使家屬最終消除了顧慮。在她的帶領下,其他的護士也都慣了用美麗的微笑、熱情的服務來面對患者和家屬,一個月后患者離開了人世,家屬回家辦完喪事后的第三天,再次來到病區,手捧鮮花,并向護士們深深鞠了一躬,深表感激之情。
為使護理技術向高、精、尖發展,她深知無論是專科技術還是基礎護理,都必須規范化、程序化,親自組織,精心安排,一對一、手把手地傳幫帶。在工作中,她向護理人員灌輸“安全是天”的服務意識,自覺執行各項工作制度及護理常規,善于發現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及時修整。她注重現場質控,堅持一日五查房,及時了解護士的工作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并與醫生、患者進行有效溝通。自陳海燕擔任20病區護士長以來,其科的護理團隊未發生一例護理過失及護理投訴。
二十多年來,她以嚴謹的工作作風,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過硬的技術功底護理了無數病人,配合醫生挽救了許多生命垂危的病人。燒傷科突發事件多,如2010年4月29日泰興鎮中心幼兒園殺人事件、2012年6月18號工廠爆炸致13名患者發生特大面積燒傷事件,時間就是生命,電話就是命令,無論是刮風下雨,還是深更半夜,一有情況,她總能第一時間趕到醫院組織人員實施搶救,加班加點如家常便飯。她有愧于家人,無愧于病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陳海燕憑著一絲不茍、嚴謹的科學態度在護理領域不懈追求。年來,她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7篇,帶領全科護士積極開展臨床護理新技術,獲得泰州市、泰興市科技進步獎及院級新技術獎多項。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承擔蚌埠醫學院外科護理部分理論授課,受到同學們一致好評,2013年被評為理論授課先進個人。
由于工作出色,陳海燕同志連年被評為院級先進工作者,考核等次多次為優秀,并獲“十佳護士”稱號、“突發事件中先進個人”、“省優質護理服務先進個人”等諸多榮譽稱號。“精勤不倦,善待生命”是泰興市人民醫院的院訓,也是她一直恪守的職業信條,陳海燕用實際行動為之做了最好的詮釋。
自5月,因工作需要,我被派往哈醫大四院進修血液透析專業。因血液透析工作專業性很強,與臨床護理工作存在很大差異,我需要經常翻閱血液透析方面的護理技術資料與書籍,并從中總結經驗,苦練扎實技術,練就過硬的本領及專業技能,進修結束后回到單位組建了透析室,擔任了透析室的護士長,蘭西縣透析患者從此再也不用長途顛簸,去外地治療了。
工作崗位的變化使我認識到對病人更需要有一顆關愛和同情的心,尤其是面對那些維持性血液透析的病人,他們患病后社會地位、工作、家庭關系大多發生很大變化,對自己生命、前途憂心忡忡,再加上疾病帶來的痛苦和經濟負擔,這些問題都可能轉化為精神負擔,因此要做好日常護理,把他們當作親人一樣,做好心理護理,幫助他們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作為一名透析室的護士長,因工作的特殊性,我每天堅持早晨六點到單位,檢查機器設備,確保透析的安全順利進行。慣了這樣的日子,更慣了過年、過節和患者在一起的感受!
我很關注手機是否通暢,二十四小時不敢關機,生怕患者突發不適找不到我。記得有一次,睡夢中被電話吵醒,一位透析病人胸悶、喘憋、呼吸困難需要緊急透析,二話不說,穿衣服起床來到單位做透析前的準備工作,等患者到達醫院的時候,準備工作已經就緒,兩個小時的時候,患者脫離危險、癥狀緩解香甜的睡去,透析一直到凌晨四點多結束,等機器消毒完畢,已經是第二天患者的透析時間了。為此,患者及家屬非常感動,又是請吃飯、又是送東西,我都婉言謝絕了,我覺得這是我分內的工作,應該做的,能把患者從死亡線上拉回來,那種激動和喜悅早就戰勝了疲憊!
還有一次,一位規律性透析患者因貪吃了一個香瓜,出現了心律失常,經檢查發生了高鉀血癥,血清鉀7.9mmol/L,心率28次/分,渾身抽搐,科主任予以對癥處理后將其轉入上級醫院治療。由于患者家庭經濟條件拮據,不能支付巨額醫療費用,放棄治療。給我打電話時候已經是晚上十點多,我不能眼看著一條生命就這樣放棄,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爭取到底,馬上組織工作人員,和家屬溝通好,投入搶救。夜間急診透析按理都是兩個小時,可我們科室從沒有兩個小時的記錄,為了患者好轉,都給透析四個小時。由于患者當時抽搐,心率28次/分,我一直按壓她瘺側肢體四個小時,隨著她掙扎,最后患者轉危為安,我的胳膊也抬不起來了,透析期間還踢青了另一個護士的胳膊,一年多過去了,至今這個患者還狀態很好。我們從來沒有收過患者一分的加急費用,事后,患者送來錦旗,表示感謝,我感到很欣慰,其實她能回到我們身邊就是對我最好的報答!
由于透析室屬于高風險科室,我時刻不敢放松警惕,一切工作嚴格遵守操作規程,保證護理安全,也一直保持著清潔的工作環境和良好的工作秩序,得到了醫院領導和同行們的肯定,也得到了病人的一致認可和贊揚。我狠抓消毒隔離工作,不放過每一個工作細節,不計較成本,采用質量最好的透析耗材,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得到了廣大患者的認可。在全市醫療機構血液凈化檢查中得到了老師的好評!從事護理工作十七年來,我深知,作為一名白衣天使必須要有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要有良好的技術技能,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嚴密的組織紀律性和對患者大公無私的關愛,所以在工作中我會熱情的接待每一位病人,關心每一位病人,耐心的聽取病人的意見,勤奮的做好每一項工作,為保證患者安全盡我最大的努力!
董海艷出生在一個教師家庭,從小就夢想著有一天能成為一名可以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2001年從綏化衛校畢業后,她實現了這個夢想,成為明水縣人民醫院外科病房一名普通的護士。現如今,她已成為明水縣“十佳護士標兵”。一個普通的衛校畢業生如何走上了全縣護理行業的最高領獎臺,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她鳳凰涅?般的成長歷程。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醫消得人憔悴
當初她來到縣醫院外一科時,各項技能操作都有很多欠缺。在孫紅霞護士長的帶領下,從一點一滴做起,每天晚上無論是值班還是在家,她看書、上網查資料、做筆記,讓自己學到更多的護理知識,用理論指導護理實踐。經過幾年的鍛煉,她以精湛的技術為患者服好務,成為了一名又紅又專的白衣天使。天使,多么美好的稱謂,可誰知它到底承載著多少艱辛與責任。一成不變的白大褂,難聞的血腥味兒,糞便味兒消毒水味兒,恐懼的呻吟聲,喘息聲,呼救聲,一次又一次的吸痰、導尿、輸液、……醫生的嘴護士的腿,護士每天走的路可達幾十公里,在一路的小跑中,她奉獻著熾熱的青春年華。
一個夜班中,病房突然來了一位重癥腸梗阻患者,嘔吐的滿身都是污物,當時是小董值班,她不顧被臟物噴得滿身,一點兒一點兒為老人擦嘴,用紙接著老人吐出來的嘔吐物。又給老人吸氧、輸液,為老人灌腸,當時屋里的氣味特別大,其他患者都很不滿,陪患者來的老伴兒急得不知所措,小董又幫忙清理,忙前忙后的,還把自己的毯子拿來給老人用,病房里的患者和家屬都被感動了,老人也掉下了眼淚。大家都說,醫院有這樣的護士,是患者的福氣,更是醫院的榮耀。
書山有路,學海無涯。正是有了豐富的工作經驗,有了施展才華的大舞臺,董海艷的敬業精神、嫻熟的業務在工作中脫穎而出,成為全縣護理行業的姣姣者。在2011年她就被手術室選拔過去,參與手術工作。在手術室護士長李秀花的幫助下,她學習更加勤奮,有針對性定購了《中國實用護理雜志》、《中華護理雜志》等專業期刊書籍進行學習,業余時間不斷的豐富充實自己,提升自己。不管工作再繁忙,總會擠出時間,不斷總結工作中的經驗和護理體會,經常參加科室內各種形式的業務學習,不斷提高手術配合的水。同事評價她說:“小董簡直是個書蟲,工作之余就是看書”。
眾里尋她千百度,此人卻在無影燈下處
手術室是醫院任務最繁重的科室。有時下班時間到了,而手術室又有一批新的患者被推進了手術間,工作加班加點是常有的事兒。每天晚上到點下班都是奢望,六、七點鐘下班也成了家常便飯,一餓就是幾個小時,甚至有時會通宵達旦忙碌著。急診手術多時,她都能主動留下來,為救治患者盡一份力。很多時候,當別人進入甜蜜的夢鄉,她和同事還在無影燈下忙碌著。每當深夜的電話鈴聲把她從夢中驚醒,她便把溫暖、舒適拋在身后,頂著夜色奔向熟悉的崗位。當面對那張被病痛扭曲的面孔和那雙祈盼的眼神,同情之心、憐愛之情油然而生,毫無怨言地投入新的戰斗。當把成功脫險后的病人推出手術室時,焦急等候的親人舒展了緊瑣的眉頭,家屬和患者一句由衷的謝謝,自豪感、滿足感便涌上她的心頭。一點辛苦,一些勞累又算得了什么呢?無數個夜班兒帶走了她的青春,無數次為病人細致入微的護理讓病情有了好轉,無數臺手術的配合讓她感到生命的脆弱與堅強。
去年一個非常安靜常的夜班中,突然,從急診室送過來一名胸腹聯合開放性損傷的年輕男性患者,身上的衣服全被血液浸透,那種紅色讓人不寒而栗,病人面色蒼白呼吸急促,四肢冰冷,鮮紅的心臟清晰可見,微弱地喊著救救我,救救我。經過幾個小時的奮力搶救,最后醫生跟小董說了一句話,讓她頓時淚如雨下,“這個患者能活”。輕輕地這一句話,是生的希望,是所有病人家屬的囑托,更是她盼望的。
做一名護士不容易,做一名優秀的手術室護士更難。她需要有非常強大的內心,臨危不懼,同時也要有一顆柔軟的心,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每當遇到小朋友做手術的時候,如果是她擔任巡回護士,她都會站在小朋友的身邊,用雙手輕輕撫摸她們的臉蛋兒或額頭,以姐姐或者是媽媽的口吻給孩子一些解釋和安慰,她會跟孩子說,她也是做媽媽的,不要怕,我會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待你。孩子的心情常常靜下來,深得孩子們的喜愛。
她不漂亮,也不算太聰明,可她就是有那么一股子勁兒,讓別人感覺舒服、親切,以至于從外科病房出來這么多年,還有當時的患者家屬認識她,見面總是打招呼,問她你去哪個科室了,我怎么找不到你了,當時那些護士當中我對你印象最深刻,護理的最好最認真……這樣的語言比得到何種的獎勵更有力量。
有同事和她開玩笑說她是“董鐵人”,她微笑著說,“當我看到患者逐漸康復,不再痛苦,我覺得我的工作是非常有意義、有價值的事,幫助別人,快樂自己”。此時她已經忘記了所有的委屈和疲憊。她還是無償獻血者,還給災區的孩子們寄去過衣物。她說,我這么做不是我有多高尚,只是盡我所能。
每位當上媽媽的女性護士都會對自己懷孕的那段時間刻骨銘心,不能因為懷孕帶來的不適而停止工作,除非極特殊情況。而在她懷孕的那一年里,身邊的護士姐妹對她的照顧非常多,很多活兒大家搶著干,不讓她累著,這些事她都銘記在心,所以現在凡是懷孕的同事,她就出來主動幫忙。時她都早一些到單位,在完成自己工作的基礎上盡量能幫別人干點啥就干點啥,她不需要別人的感謝也不需要讓別人看到了她都幫誰做了什么,有人說她,你不累嗎?她卻無所謂,因為一切都是發自內心。
然而這些年來,董海燕對家庭卻總有一種愧疚感。由于她和丈夫都在醫院工作,兩人經常值班兒,和孩子更是聚少離多,孩子經常問媽媽你可不可以不去值班
,在家陪陪我……多少次女兒病痛發燒,作為一名護士的她卻不能護理自己的孩子。一些本該由她做的家務事,很多時候總是無暇顧及,她把孩子和家里的里里外外的事情都托付給了婆婆。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