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山西省財政廳在《關于全面推進全省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實施工作的意見》的基礎上,再次下發《關于開展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工作的實施意見》,決定通過“以評促建”,推動全省行政事業單位在底前完成內部控制建立與實施工作。
針對一些單位對內部控制建設重視不夠,風險防范意識薄弱,內部控制制度有待進一步完善;一些單位雖建立了相對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但缺乏有效的執行手段和措施,相關規定要求不能落到實處等實際情況,山西省財政廳于8月份出臺《關于全面推進全省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實施工作的意見》,要求全省行政事業單位按照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適應性四項原則,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系,強化內部流程控制;建立內部控制報告制度,促進內部控制信息公開;推進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確保制度落到實處;建立健全內部控制的監督檢查和自我評價制度,從而實現確保經濟活動合法合規,確保國有資產安全和使用有效,確保財務信息真實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預防腐敗的工作目標。
省財政廳明確要求,在內部控制建設實施工作中,各級行政事業單位必須建立“一把手”負責制,成立內控領導機構,單獨設置內部控制職能部門或確定內部控制牽頭部門,明確各個部門、崗位和相關工作人員的分工和責任,各部門各崗位要積極協調配合,充分運用現代技術手段,查找單位經濟活動風險,制定風險應對策略,同時由單位審計部門或紀檢監察部門牽頭定期開展本單位內部控制監督檢查和自我評價工作,形成《單位內部控制規范手冊》,全力按時推進。已經建立并實施內部控制的單位,應當對本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適應性和有效性進行自我評價,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抓好修訂整改,進一步健全制度,確保內部控制有效實施;尚未建立內部控制或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的單位,必須于底前完成內部控制建立和實施工作。
為確保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全面推進,各市財政局、各部門應當于9月中旬全面啟動本地區(部門)單位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工作,研究制訂實施方案,廣泛動員、精心組織所轄各單位積極開展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工作。各單位應將包括評價得分、扣分情況、特別說明項及下一步工作安排等內容在內的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報告向單位主要負責人匯報,以明確下一步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重點和改進方向,確保在底前順利完成內部控制建立與實施工作。對在評價過程中弄虛作假、評價結果不真實的單位,一經查實,將嚴肅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為進一步推動和指導我省行政事業單位建立和實施內部控制工作,按照《財政部關于開展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工作的通知》(財會〔2016〕11號)的有關精神和要求,省財政廳于8月15日在沈陽金城賓館舉辦了全省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業務培訓班。省直一級預算單位、各市財政局會計科(處)300人參加了培訓。
這次培訓有三個突出特點:一是高度重視、明確部署。培訓班上,省財政廳會計處就全省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立和實施工作進行了再動員、再部署,進一步強調了行政事業單位建立和實施內部控制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要求各地區各單位要提高認識,深刻理解領會建立行政事業單位內控規范的重要意義;要加大工作力度,切實增強推進內控建設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要采取切實措施,確保行政事業單位在今年年底前全部建立和實施內部控制。二是內容豐富,主題鮮明。在培訓班上,省財政廳會計處講解了內部控制建立和實施的步驟方法,單位需要開展的主要工作,單位層面和業務層面內部控制的主要內容,以及填報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表的注意事項。為了方便快捷準確地填報基礎性評價表,軟件公司相關人員在培訓班上講解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表網上填報系統及填報方法。三是講解透徹,收效良好。省財政廳會計處結合行政事業單位在內部控制建立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問題,以范例的形式,介紹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需要梳理的業務流程、流程圖的繪制方法、主要風險點、控制措施以及應建立健全的內控制度,講解清晰詳實、通俗易懂。參加培訓人員紛紛表示一定通過這種“以評促建”的方式,按時完成內部控制建設基礎性評價工作,并在今年年底前建立和實施內部控制規范。
內部控制是保障組織權力規范有序、科學高效運行的有效手段,也是組織目標實現的長效保障機制。自《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財會〔2012〕21號,以下簡稱《單位內控規范》)發布實施以來,各行政事業單位積極推進內部控制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部分單位重視不夠、制度建設不健全、發展水不衡等問題。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對財政資金分配使用、國有資產監管、政府投資、政府采購、公共資源轉讓、公共工程建設等權力集中的部門和崗位實行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定期輪崗,強化內部流程控制,防止權力濫用”,為行政事業單位加強內部控制建設指明了方向。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現對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規范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經濟和業務活動,強化對內部權力運行的制約,防止內部權力濫用,建立健全科學高效的制約和監督體系,促進單位公共服務效能和內部治理水不斷提高,為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提供有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1.堅持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以下簡稱單位)應當按照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關于強化內部控制的精神和《單位內控規范》的具體要求,全面建立、有效實施內部控制,確保內部控制覆蓋單位經濟和業務活動的全范圍,貫穿內部權力運行的決策、執行和監督全過程,規范單位內部各層級的全體人員。
2.堅持科學規劃。單位應當科學運用內部控制機制原理,結合自身的業務性質、業務范圍、管理架構,合理界定崗位職責、業務流程和內部權力運行結構,依托制度規范和信息系統,將制約內部權力運行嵌入內部控制的各個層級、各個方面、各個環節。
3.堅持問題導向。單位應當針對內部管理薄弱環節和風險隱患,特別是涉及內部權力集中的財政資金分配使用、國有資產監管、政府投資、政府采購、公共資源轉讓、公共工程建設等重點領域和關鍵崗位,合理配置權責,細化權力運行流程,明確關鍵控制節點和風險評估要求,提高內部控制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4.堅持共同治理。充分發揮內部控制與其他內部監督機制的相互促進作用,形成監管合力,優化監督效果;充分發揮政府、單位、社會和市場的各自作用,各級財政部門要加強統籌規劃、督促指導,主動爭取審計、監察等部門的支持,共同推動內部控制建設和有效實施;單位要切實履行內部控制建設的主體責任;要建立公、公開、公正的市場競爭和激勵機制,鼓勵社會第三方參與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和發揮外部監督作用,形成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合力。
(三)總體目標。以單位全面執行《單位內控規范》為抓手,以規范單位經濟和業務活動有序運行為主線,以內部控制量化評價為導向,以信息系統為支撐,突出規范重點領域、關鍵崗位的經濟和業務活動運行流程、制約措施,逐步將控制對象從經濟活動層面拓展到全部業務活動和內部權力運行,到2020年,基本建成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適應的,權責一致、制衡有效、運行順暢、執行有力、管理科學的內部控制體系,更好發揮內部控制在提升內部治理水、規范內部權力運行、促進依法行政、推進廉政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