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興龍同志年開始從事教育工作,年畢業于浙江師范大學,分配到經濟不發達的常山,在常山一中默默工作了多年。根據工作需要,服從組織安排,從不討價還價。相繼擔任過班主任、教研組長、年級組長、教務主任、副校長、副書記等職務。兼任衢州市中學數學研究會副會長、衢州市數學學會常務理事、常山縣數理化協會會長、常山縣教育學會數學分會副會長、常山縣科技協會委員,常山縣第五屆、第六屆政協委員。××年月調任縣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室)擔任黨支部書記。在涉及普通教育的各層次崗位上任勞任怨,發奮工作,在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凡的業績。
許興龍同志在三十年的教學生涯中,總結出一整套數學教學、數學競賽和指導高考復的成功經驗。課堂教學深受學生歡迎,他所任教的班級參加省會考、全國高考,其學科成績的優秀率、及格率明顯高于其他班級。輔導學生參加全國數學競賽二人獲省三等獎,多人次獲衢州市賽區一、二、三等獎。在優質搞好數學課教學的同時,他廣泛從事教材教法、解題技巧、復指導等方面的研究,多篇論文在市、縣學會上交流,其中有篇論文獲衢州市一等獎、篇獲二等獎,多篇獲優秀獎。他致力于教學創新,探索數學課教學的最佳途徑,勇于打破傳統的封閉式教學,大膽推行開放型教學,使教育效果、教學質量顯著提高。主編的《初中代數解題方法與同步測試》、參與編寫的《中學數學單元知識和潛質自測》等書均由貴州出版社出版發行,參與編寫的《高中會考題(更多精彩文章來自“秘書不求人”)型分析與研究》一書由華東工學院出版社出版發行,《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導課藝術》一文在浙江師范大學《中學教研》雜志上發表。
許興龍同志如醉如癡地愛他的事業、愛他的學生,把全部心血都拋灑在教書育人上,在擔任班主任期間,以火熱的激情感召學生,以真摯的愛心滋潤學生,深入細致地做學生的工作,培養出各類合格人才。在構成良好班群眾,培養優秀學生班干部、轉化后進生等方面都總結積累出豐富的經驗,并多次在市、縣說,得以普遍推廣。當學生生活上遇到困難時,他不但盡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給學生以幫忙,還組織學生互助給以解決,許多理解過他捐助和關懷的學生在來信中說:“許老師您比父母還親,我將永遠懷念您”。
許興龍同志是一個樂于工作、不知疲倦的人。他經常為全市、全縣數學教師講學、輔導,用心開展教學科研活動,多次參與衢州市數學學會組織的《高三數學復與測試》教材編寫工作,負責研究的課題《中學生數學科研意識的培養研究》獲衢州市三等獎。目前,他正在負責市級立項課題《研究性學習的實踐與研究》和參與省級重點立項課題《高中數學青年教師培養模式研究》的研究工作,并獲得階段性成果,對提高常山縣和衢州市數學課教學質量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許興龍同志在擔任常山一中教務主任、副校長、副書記期間,能擺正自己的位置,用心配合校長做好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制定并完善了學校的教育教學常規,相繼出臺了多個管理制度和評比條例,使學校的教學工作走上了正規化、科學化,為學校的教育教學大幅度提高和順利透過浙江省二級重點中學驗收立下汗馬功勞,學校被評為浙江省禮貌學校、浙江省綠色學校、浙江省現代技術實驗學校,多次被評為省、市級先進群眾。他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創造性地開展教學指導工作,使青年教師很快適應教學,成為學校的教學骨干。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用心組織開展實驗教學,學生小發明、小創作等科技活動和其他豐富多彩的興趣小組活動,輔導學生參加省小發明比賽有三項獲省三等獎,學校已連續年榮獲縣科技活動先進群眾。
許興龍同志因工作需要,調任縣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室)工作后,他深知全面提高常山縣基礎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好處和難度。用心主張確立教學中心意識、教學質量意識、教學效益意識和教學改革意識。把教研工作定位在實施以創新的素質教育,按教學管理、教學研究、為師生服務三個層面,緊緊圍繞教法、學法、考法進行改革探索。在工作中堅持調查研究,做求真務實的楷模。每學期直接調研和進行教學視導的學校都在因此上,聽課不少于節。此外,還經常與外地教研部門和學校加強聯系,學習他們的先進經驗,如到義烏新課改實驗區學習培訓時,曾花了整整一天時刻到義烏稠州中學考察調研,從早上五點半學生起床,到晚上九點三十分熄燈,每個環節都細心觀察,不肯放過,回來后在多次會議上進行匯報,引起領導的重視,為加強常山教育教學管理帶給借鑒經驗。目前又承擔著常山縣高中教師基本狀況調查分析、常山縣職業技術教育狀況調研和常山縣初中畢業生外流狀況調研分析等工作,為教育行政部門決策帶給依據。
許興龍同志情系常山,扎根常山。常山縣屬浙江省經濟欠發達地區,與義烏老家相比,差距很大,當初與他一同來常山的多位老鄉都陸續離開常山,到杭州、義烏等發達地區工作,他的親朋好友、同學、同事多次為他在發達地區找到工作條件優越、經濟收入豐厚的單位,但他并不為此所動搖,帶著他對常山教育事業的熱愛,帶著對常山人民的深厚感情,毅然把根緊緊扎在常山的土地上。從教年,沒有搞過有償家教,沒有從事過第二職業,多年來基本上沒有因私事請假,既使結婚也放在周末舉行,不請婚假。腳受傷,打著石膏達半個月,拄著拐杖照常堅持上班。
許興龍同志的工作受到省、市、縣領導的充分肯定,獲得社會各界的好評,深得家長、學生的信任。被評為常山縣首批高中數學學科帶頭人,多次被評為常山縣先進教育工作者,榮獲常山縣優秀共產黨員稱號,評為衢州市新時期好形象教師,兩次評為浙江省教育系統單項先進工作者,被衢州市人民政府授予衢州市勞動模范,被浙江省人民教育基金會授予浙江省第十五屆“春蠶獎”。目前,被省總工會推薦參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評選。
不待揚鞭自奮蹄。他常以“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自勉,自強不息,勇于開拓,為實現常山教育的完美明天而不斷追求。
個人簡介:劉偉,男,1968年3月出生,1990年7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高級工程師。現任中鐵隧道集團杭黃站前I標項目部總工程師,先后榮獲集團公司勞動模范、優秀技術骨干稱號,2017年榮獲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火車頭獎章。
事跡材料:
劉偉同志于1990年參加工作,199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至今一直從事公路、鐵路、軌道交通工程施工等一線技術工作,從一名普通的技術員成長為一名高級工程師,成為一名具備綜合業務素質的管理型技術干部。在施工一線工作27年,他先后參建和組織施工過青藏鐵路、南鐵路、攀田高速公路、杭黃鐵路等國家級重點工程項目,先后擔任測量主管、項目總工、項目經理等職務。他所參建的項目均以優質工程在業主口碑中取得了良好的聲譽,其本人也在施工中積累了豐富的施工管理經驗和總結了一套專業性很強的理論知識,先后培養出多名項目技術總工。受杭黃鐵路公司邀請,以專家身份編寫了10萬字的《隧道安全施工指南》,并以專家組長和專家的身份參與過中交二航局、中鐵二局、三局、四局、二十一局、二十三局及四川納黔高速公路的重大方案評審;參與了杭黃鐵公司組織的初步設計圖會審及杭黃高鐵高風險隧道的評審工作。
作為杭黃鐵路項目總工程師,為嚴把杭黃項目工程質量,工程一開工他就組織有關技術部門認真學習了隧道工程施工規范,對工程施工質量規范熟記于心,同時要求現場施工技術人員也要學習規范,嚴格按規范進行操作。此外他還經常虛心向熟悉隧道施工中的一線工人就如何確保施工質量進行調研,找出技術服務與現場作業的切合點。在施工中大到鋼架構件,小到一根焊條都嚴格要求技術人員按規范去做,他定期檢驗,發現問題后要求相關人員立即整改。他還從材質入手抓好工程質量,確保一次成優。
在施工過程中,為推行標準化建設,他與其他管理人員一道制定了細化標準化作業時間管理法,將各道工序時間量化,對每個單項獎罰以秒為單位計算,加強循環時間卡控、加快作業循環力度。為積極響應杭黃公司“八比八賽”的號召,他組織制定了具體競賽方案,將項目進度、安全、質量、形象和效益管理目標緊密結合,通過量化指標融入每月的勞動競賽考核之中,并將競賽目標向各分部和班組進行分解,在業主勞動競賽期間項目部多次名列前茅,項目在保證安全質量的前提下實現了杭黃I標的全隧安全順利貫通。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劉偉同志常常以身作則,樹立了一名優秀技術管理者的良好形象,帶領全標段技術干部認真做好技術保障服務,積極投入到工程建設中,充分發揮了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
全國勞動模范、瑪納斯縣億鑫果品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琴從學習科學技術到運用科學技術,從運用科學技術到收獲科學技術,楊琴致富不忘鄉親,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帶動鄉親們共同走上致富路。
在楊琴的億鑫果品專業合作社,記者看到,楊琴正在給她們一起抱團發展的蘭州灣鎮閩南四姐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社長劉親講解雙孢菇種植有關栽培技術。劉親告訴記者,去年通過和楊琴抱團發展食用菌產業,楊琴為他們合作社提供食用菌栽培技術,今年她種植的第一茬雙孢菇就為她增收了1萬多元,這讓她覺得跟著楊琴發展食用菌產業非常有信心。劉親說:“和楊琴在一塊,因為楊琴懂科技,她走的是科技致富之路,我跟著他們干,我感覺非常好。通過去年在一塊合作,蘑菇產量也上去了,銷售這一方面都走的非常好,價格也買的也好,現在我跟著她干,我很放心。”
全國勞模楊琴說:“現在各方面發展都要用科技,科技用好,我們老百姓才能增收。”為進一步做強做大食用菌產業,抵御市場風險。楊琴去年在縣委政府和農業部門的鼓勵下,他號召周邊的蘭州灣鎮閩南四姐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和樂土驛鎮樂祥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抱團發展食用菌產業。現如今,億鑫果品專業合作社200多名社員每年僅靠發展食用菌產業就可增收3000多元。
去年10月在楊琴的建議下,楊琴和其他社員還投資建設了食用菌發酵料場,通過建設發酵料場,合作社社員種植食用菌會更加方便、安全,社員再也不用自家單獨生產食用菌發酵料而發愁。
瑪納斯縣億鑫果品專業合作社社員張磊說:“這個發酵料場做出來料,比我們自己做的又方便,又保險,產量也高,對我們種植戶特別好。”
現如今,在楊琴帶領下,食用菌產業已成為瑪納斯縣農民增收的主要產業,通過宣傳、培訓,帶動4個鄉鎮、30多個大棚種植食用菌。合作社申報的珍稀食用菌產業鏈項目也得到自治區科技特派員創業鏈專項支持。目前,合作社共培訓農民群眾2000人次,培養技術人員4名,社員已發展到200多戶。楊琴帶領農民致富的事跡在當地家喻戶曉,她自己也被全國總工會評為全國勞動模范。
全國勞模楊琴說:“我做為全國一個勞模,我們要把勞動精神傳承下去,勞動可以換來很好的財富,在今后致富方面,我要帶領身邊的農民多學科學技術,讓他們多增加收入。”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