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是偉大的,偉大的母愛是通過生活中的小事坦然反映出來;母愛是無私的,無私的母愛是因為母親把自己的所有都奉獻給了孩子;母愛是真摯的,真摯的母愛是在母親的叮嚀、嘮叨和牽掛中自然地流露出來。以下是高考知識網小編給大家提供的最美母親模范事跡材料,一起來看看吧。
宋學銳的母親劉超英同志,生于1958年8月,她在石油崗位工作32載,先后榮獲中國石油化工股份統計工作25年榮譽獎和全國石油化工行業優秀統計工作者等30余項先進獎勵,是工作中的行家能手。
兒子宋學銳于2006年6月參軍入伍消防部隊,成為一名光榮的消防警官,從此,她成了一名軍人的母親。孩子是獨生之女,在八年的軍旅征程中,也不斷努力,克服種種的困難及危險。先后榮獲個人二等功、三等功及優秀共產黨員等10余項先進榮譽,這都離不開她無私的奉獻、正確的指引和一生最真誠、最親切的關愛。這就是一位最美母親的事跡,一位軍人母親的偉大。
06年孩子參軍入伍,作為獨生子女,他一直是父母的心頭肉,而高強度的體能訓練和全封閉式的軍事化管理讓他打起了退堂鼓。得到這個消息后,母親和父親一起在電話中做起了兒子的工作:他們說“孩子軍人是最可愛的人,也是最受人們尊敬的人,作為一名消防官兵在和時期,你們是建設的排頭兵。搶險救援、滅火救災你們戰斗在最前線,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一道堅固的長堤。何懼暴雨狂風,哪里最危險,哪里就是你們的陣地,哪里最艱苦,哪里就有你們的身影,有了你們,祖國才會更加強大,更加繁榮。入伍的第一天你就別無選擇,因為你的名字叫軍人,你是父母的驕傲,是祖國的棟梁。”在父母的鼓勵和教導下,孩子終于明白了在艱苦的環境中才能成為優秀有理想的合格人才,立志一定要在部隊干出點成績來,慢慢地孩子學會了適應部隊緊張的生活訓練和工作,基礎差就加班加點練,終于在天津警官培訓基地的學員畢業考核時,孩子以全部合格的成績順利過關,更以優異的成績獲得“優秀學員”。
工作后孩子分配到了克拉瑪依,280公里的路途成了回家最遠的距離。8年的時間里,掰著指頭算算,孩子回家的時間也就20多天。做為一名軍人的母親,孩子不能陪在她的身邊,生活中她幾乎就“靠”不上孩子的任何事情。而她孝賢為本,悉心伺候患病的老母親和有腦梗的丈夫,而她毫無怨言,從不把生活的艱辛和困難向孩子訴說,總是鼓勵兒子要舍小家顧大家安心服役。2011年首屆“中國?亞歐博覽會”舉辦期間,父親突發腦梗塞住院治療,醫生告訴她,父親腦袋里要搭2個支架,這么大的手術家人一定要陪在身邊給他支持。而孩子那頭部隊已進入二級戰備,在她內心無比復雜的情況下,電話最終只是寒暄幾句便掛斷了,父親的病情卻只字未提。而老天最終眷顧了這個家,父親的手術很成功,這一年孩子榮獲了自治區消防總隊“三等功”的表彰。2012年正值全國部署“清剿火患”戰役,所有消防監督人員堅持戰時標準,戰時紀律,全天候開展隱患排查整治,一忙就是大半年。而此時兒媳婦已懷胎7個月,由于雙方父母都
不在身邊,兒媳婦總是一人照顧自己身體。在得知這個情況下,為了不影響兒子的工作,她在一陣的沉默后,毅然帶著父親來到了克拉瑪依承擔起了2個家庭的生活。還故作輕松地給兒子說:“你放心,好好完成部隊交給你的任務,家里的一切,有我呢……”這一年孩子榮獲了自治區公安廳“二等功”和自治區消防總隊“優秀共產黨員”的表彰。同年6月孫子出生了,當兒子看著媳婦和胖乎乎的兒子,又看看忙碌著的母親時,他滿眼都是淚水,想說點什么,可她只是輕聲說了句“母子都很好,你安心工作,家里有媽媽。”
作為一位普通的母親在時她也很熱心公益事業,不管哪里發生了災難,不論是洪災還是旱災,也不管是雪災還是地震,她都自愿捐款,自愿拿出家里的衣物捐給災區,08年1〃2德匯火災中3名消防官兵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得知這一消息后,她第一時間趕到烏魯木齊特勤中隊向英雄們捐出了500元,因為逝去的英雄和他的孩子曾經出自一個中隊,她為他們感到自豪。
這就是一位最美母親的凡事跡,她不僅以實際行動全身心支持部隊的工作,使兒子能夠安心服役,而且以軍人母親的優秀品德,塑造了新時期消防母親的良好形象。而正是這份無私和偉大的母愛,時刻激勵著兒子在部隊中成長進步。她希望孩子能在軍營里百練成剛,在這個大熔爐里錘煉自己,凸顯出錚錚風骨。
母愛,是人類一個亙古不變的主題。我們賦予它太多的詮釋,也賦予它太多的內涵。沒有歷史史詩的撼人心魄,沒有風卷大海的驚波逆轉,母愛就象一場春雨,一首清歌,潤物無聲。母愛如山,堅韌寬厚,母愛如水,溫柔綿長,73歲老人為癱瘓兒子傾盡所能,鑄就了人間真愛。
她很普通,只是億萬農民中的一個,和我們每個人一樣,過著家長里短的瑣碎生活,她是一位凡的母親,和天下的母親一樣,對子女只有付出,沒有索取,但她又是那么的不凡,她詮釋著世界上最偉大的名詞:母愛!她用六年的時間為癱瘓兒子撐起了一片天。兩千多個日日夜夜里,她始終不離不棄的照顧著癱瘓兒子的起居生活,她說只要還能動,就會一直的照顧下去,老人用行動實現著自己的諾言。
張秀云老人今年73歲高齡,兒子李陽軍也有47歲了,因患風濕病導致肌肉萎縮已經癱瘓臥床了六年,一直沒有成家。六年前,老伴的因病去世、兒子的因病癱瘓,雙重災難降臨,然而,面對巨大的災難面前,堅強的老人沒有被困難擊垮,頭頂著壓力,用那瘦弱的肩膀支撐著這個多災多難的家庭。
張秀云老人雖然條件艱苦,生活過得緊巴巴的,可有好吃的先給兒子,有好穿先想到兒子,總是想方設法讓兒子不受委屈。老人每天的日子都是重復的:早上扶兒子起床穿衣,一日三餐做好給兒子端到床頭,擦屎端尿,洗衣服曬被子……一刻都不敢離開兒子。清晨起床,老人醒來第一件事就是給孩子洗臉,清理衛生,別看李陽軍瘦的皮包骨,雖然還沒有100斤的體重,但是對于一位70多歲的高齡老人來說,已經是很重的體力活了,每次給李陽軍洗漱完,老人家都是一身汗水。老人每隔兩個小時就要給兒子全身按摩一次,每次都要半個小時以上,這對于體力健壯的年輕人來說,都覺得很吃力,但張秀云老人為了減輕兒子的痛苦,仍然在每天堅持著。看著兒子每天因肌肉痙攣帶來的巨痛,她恨不得能代替孩子承受,可又有什么辦法呢……,老人不忍心看著,心中那份心疼的感覺無以言表,總是躲到廚房偷偷的流淚,但是到了兒子的面前,又是一副開朗,樂觀的表情!六年來,她一直抱著給兒子看病的想法,哪怕只有一線希望,她經常請街坊鄰居的好心人幫忙,尋遍偏方給孩子治病。六年來,給兒子喂飯、喂藥、洗澡、端便盆,每天晚上都要起身好幾次,看看兒子冷不冷、熱不熱,六年來,李陽軍身上沒有褥瘡,沒有潰爛,肌肉萎縮癥狀也得到了控制。
張秀云老人說,雖然兒子身體癱瘓,但心里還是比較明白的。因為不能和其他的同齡人一樣工作、結婚生子,他會經常鬧情緒。發起脾氣來也會幾天不吃飯。剛開始老人家不知道如何開導,后來她逐漸摸索出辦法,她買來收音機,讓兒子聽廣播。靠聽廣播,李陽軍打發著難熬的時光,壞脾氣也漸漸消失。電視機更是必不可少的,老人閑下來就在家里陪兒子看電視。“他喜歡看電視,特別愛看韓劇”。 老人開心的說,每天最幸福的事就是兒子不疼的時候,我們娘倆能有說有笑的看電視節目。
張秀云是位十分要強的老人,十三站的鄰里街坊們都說,老人多年來從未到連隊找過救濟、沒有訴過苦,她卻很知足的說,作業站的領導對我們已經照顧很多了。2010年,老人的家里失了火,燒的只剩下了房架子,農場民政局得知這一消息后,給她重新蓋起了房子,換了彩鋼瓦和塑鋼窗,冬天的時候也很暖和,老人非常滿意。作業站領導還幫李陽軍申請到了低保,每月都有生活費,并且每到年節都送去慰問大米和豆油,還經常的來到家里噓寒問暖的,老人逢人便說,連隊的領導時刻都想著咱,咱還哪好意思再給連隊增添麻煩啊!李陽軍的兩個哥哥提出要照顧弟弟,母親總是說,我身體還行,能照顧他一天就不能給你們添負擔,你們都有家,還都要為生活奔波。
如今滿頭的白發,黝黑的皮膚,在她的身上卻看不到哀怨與凄婉,大家都說大娘太不容易了,但她卻很樂觀、知足,每逢有人去看她,她總是情不自禁地說:“感謝共產黨,感謝好領導,有了政府的支持與幫助,苦與樂我都會堅強的走下去。照顧孩子的事情算不上什么,而我也只是盡到了一個做母親的責任。”
就是這樣一位母親,飽經生活的磨難。老人是不幸的,雖然很累、很苦,但有兒子支撐著,老人的內心卻是幸福的,這就是母愛的偉大,這就是一位凡而又堅強偉大的母親!母愛如山!
如今,在宣威市海岱鎮磨嘎村小邊的一幢新建的樓院里,每天下午4點半,一個個大大小小從村小及幼兒園放學的學生、孩子紛紛跑進這樓院來,跑到洗手間洗洗手,轉身跑進餐廳,從飯桌上拿著糕點、水果就吃起來,院子里突然像飛來一群群嘰嘰喳喳叫起來的鳥兒,打破了這個幢樓院的安靜。吃完東西的人,又一個接一個地走進一間大教室坐下,從書包里拿出作業來做。這時,一個中年婦走進教室,輔導著大家做作業,然后一個一個檢查并在上面簽上自己的名字:高金娥。
這不是幼兒園,為什么冒出3歲的小娃娃來?也不是學校,為什么跑進來的都是背著書包的小學生?這是高金娥專門為當地、周邊村寨以及昆明、貴州、廣西、四川等外地留守兒童創辦的一個特殊場所--留守兒童之家,由她代替父母對這些孩子的吃住、學習、生活進行管理,也就是相當于這些孩子的“媽”。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