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一帶一路?一帶一路的戰略意義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一帶一路的意義,歡迎大家閱讀!
什么是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它將充分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臺。
“一帶一路”不是一個實體和機制,而是合作發展的理念和倡議,是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臺,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發展的旗幟,主動地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一帶一路的版圖
一帶,指的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是在陸地。它有三個走向,從中國出發,一是經中亞、俄羅斯到達歐洲;二是經中亞、西亞至波斯灣、地中海;三是中國到東南亞、南亞、印度洋。“一路”,指的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點方向是兩條,一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二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洋。
一帶一路偉大戰略從2013年提出至今,在三年多時間里,一個旨在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乃至世界各國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偉大倡議逐漸發展成為一場推動從亞歐大陸到世界政經文化互聯互通的全球化運動。而作為加速區域發展的主要力量,經濟領域的一系列戰略規劃更是有條不紊地向前推進著,在這其中,維護資本互聯互通通道安全的重任,就落在信用評級行業從業者的肩頭。大公致力于構建一帶一路評級體系,是基于一帶一路規劃自身和維護一帶一路項目投融資安全的重要性出發,利用大公科學、公正的評級服務一帶一路龐大的市場,具有非凡的戰略意義。
一帶一路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一帶一路是中國企業“走出去”戰略的窗口,同時也是通過提出的五通先行的倡議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展的橋梁。今年年初,*在聯合國總部日內瓦演講時提倡“推動建設一個開放、包容、普惠、衡、共贏的經濟全球化”。中國提出了一系列包括一帶一路戰略規劃在內的“中國方案”。而這個方案不僅是中國的機遇,而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亞歐大陸乃至世界經濟發展的重大機遇。中國的經濟全球化宣言體現出的是一個具體責任的大國不斷推進開放包容政策的積極努力與智慧創造。無可爭議的是,全球都將是這種敞開胸懷的開放政策的獲益者,一帶一路必將惠及更多國家,為世界提供更多福祉。
必須注意到的是,一帶一路并非紙上談兵,它是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增長“火車頭”。根據普華永道所統計的一帶一路沿線及戰略相關的66個國家和地區的資本項目和交易活動的數據,這些國家和地區的GDP均增長率為4.6%,超過了新興市場經濟體3.6%的均增速。同時,均項目價值較上漲47%,區域內投資項目金額自2013年其一直處于上升態勢。這些數字的背后是一帶一路建設框架下,無數個帶動中國與沿線國家基礎實施建設、貿易、投資等方面發展的具體項目落地。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正入務實合作、全面推進的新階段,這一偉大倡議已經逐漸成為亞歐大陸各經濟體形成共識的戰略規劃,也帶動了越來越多的經濟體參與。借助一帶一路戰略,更多國家打破了合作壁壘和附帶條件限制的投資,讓很多發展中國家和不發達國家有了發展基礎設施、逐步培育市場經濟環境的機會。而大公提倡的改革國際評級體系,打造雙評級制度,為占據評級話語權的西方發達國家之外的國家和地區尋求科學、公正、客觀的評級,正是為這一戰略方向的實施鋪就道路,以大公科學、嚴謹、專業的評級理論和技術為基礎,從信用評級本質的角度消弭目前全球信用資源分配不均、分配方式不公正的現狀帶來的負面影響。
一帶一路的戰略意義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透露,3年來,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已經超過500億美元。一帶一路倡議已經得到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響應和支持,先后和沿線國家簽訂了50份政府之間的合作協議,以及70多份與包括一些國際組織在內的部門之間的合作協議。經過共商,一帶一路戰略規劃推動共建了一批標志性的合作工程,如中巴經濟走廊、瓜達爾港建設、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老鐵路、印尼雅萬高鐵、匈塞鐵路等道路、港口和其他設施項目。
一帶一路是目前中國經濟全球化戰略布局的核心內容,也是中國的核心利益。縱觀當今世界經濟發展走向,缺乏動力和發展失衡是全球經濟體面臨的普遍問題,這一方面是世界經濟在一系列金融危機之后還處于慣性發展遲滯的態勢,另一方面西方發達國家自身發展遭遇瓶頸,以往的世界經濟治理模式已經不適應今天的需求環境。整合亞歐大陸資源、圍繞一帶一路謀求發展的頂層設計正是在這樣的國際大背景下孕育而生的。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需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依托,對世界經濟治理體系加以重塑,將“中國方案”的成功之處推廣出去,進一步提升影響力和掌握國際話語權。與美國一度主導建立的TPP相比,一帶一路并非具體形式上的經貿協定,而是更具戰略意義,不單在貿易投資領域拓寬了規模巨大的發展空間,更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政治、外交、文化方面乃至全球戰略格局上帶來不同程度的深遠影響。
一帶一路評級體系的建立意義非凡
一帶一路評級體系的建立有助于投資人更便捷和透明地了解一帶一路投融資項目的各方面信息,基于大公獨創的評級方法,能夠提供更為客觀、公正以及詳實的信用信息。大公的信用評級是創建一帶一路評級體系的理論基礎,通過多年潛心研究信用經濟運行的內在規律,大公揭示出生產與信用、信用與評級兩對矛盾的發展。大公通過對西方評級和現存評級體系的研究,發現其脫離信用評級本質、違背信用經濟發展規律的弊端,并明確指出現存西方評級正是導致2008年全球爆發信用危機的根源所在。也正是在這樣的理論研究基礎上,大公構建了以偏離度為依托的大公信用評級原理,提出打造順應信用經濟發展要求的新型國際評級體系的構想,進一步通過創建世界信用評級集團等方式將雙評級制度推向世界,完成了從理論到實踐的一次飛躍。
無論是開展國家主權評級還是相關債項評級,大公始終在追求將科學、公正的評級理念加以推廣,體現信用評級行業的中國智慧以及評級從業者的責任與擔當。尤其是在改革國際評級體系方面,大公當仁不讓,勇于承擔重任,在世評論壇等舞臺上指出現存國際評級體系弊病,展現出的專業水準和探索評級理念變革的精神得到了各方的肯定和贊賞,極大地提升了國際評級話語權。這與中國積極參與改革世界經濟治理模式如出一轍。而關注一帶一路區域發展,大公的開拓步伐再次與國家戰略不謀而合。
在現存國際評級體系下,評級話語權掌握在美國三大評級機構手中,他們服務于利益集團,給予發達國家較高的評級,而枉顧發展中國家和欠發達國家的發展現狀,一手導致了全球信用資源配置的嚴重失衡。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多為被 “三大”另眼看待的群體,難以得到客觀評級,缺乏投資機遇,而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正是我國展現和發展、合作共贏的大國責任的真實寫照,大公打造一帶一路評級體系也是應勢而為,以國家頂層設計為指導開展布局,將大公專業的評級向全球推廣。可以說,一帶一路評級體系的構建是大公改革國際評級體系的具有針對性的舉措,借助自身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信用風險的專業研究,建立跨境資本聯通信用信息服務與應用的試驗區。一帶一路評級體系的建立將在未來大公開展信用評級理論和實踐全球化推廣時展現出更好的示范效應,抓住一帶一路契機,布局具有發展潛力的新興市場,大公走向世界的戰略步伐正隨著我國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速。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