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斌,男,42歲,漢族,哈溪鎮哈溪社區陽光綜合超市負責人。在改革開放政策的推動下,在黨和政府的富民政策的感召下,選擇了個體經營的職業,他從1997年開始到哈溪供銷社工作,為供銷社合同工,從事農資銷售和農產品收購服務,曾四次獲得先進個人獎。
后來供銷社承包經營,他毫不猶豫地承包下來,開始從事個體經營,經營個體商店。在二十年的艱難曲折的奮斗中,他堅持以德為先、誠信經營,恪守商業道德,文明經商,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一致好評。
以信譽求生存,靠質量求發展
在從事個體經營的二十年里,馬建斌始終堅持以誠信為本,質量為標,以禮待人,不以坑害消費者獲得利益。從事個體經營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本著誠信的原則和嚴謹的態度做人做事。
在經營之初,剛剛起步的他一無資金、二無經驗、三無場地,他走進了工商所的大門向工商人員求教,在工商人員的真誠幫助下,開起了個體雜貨商店,為了在經營中站穩腳,始終堅持誠信為本,顧客就是親人,信譽就是生命。他帶頭與工商所簽訂安全責任書,建立了嚴格的商品檢驗及銷售臺帳制度,對所有商品的供應商進行嚴格審核,包括索證索票,了解供應商企業資質及信譽情況等,自己親自驗貨、收貨,每貨必查,每查必清,決不允許一件問題商品進入店中。
同時將所有商品的信息,如商品的批號、生產日期、保質期等匯錄入進銷售臺帳,使每件商品都有據可查,從根本上避免了過期劣質商品的流入。所有商品明碼標價、薄利多銷,讓利于消費者,受益于消費者。
他在經營中做到了“講誠信、講道德、懂禮貌”,始終注意維護良好的職業形象。時刻樹立“德為先、誠為本、一點一滴鑄就誠信”的服務理念。以誠信、求實、創新、進取的經營方式,真誠對待每一位顧客,保證消費者放心購物。
時刻把信譽和顧客的滿意作為商店生存和發展的根本。他始終堅持從細微之處入手,著重體現一個“誠”字,在經營過程中講究誠實守信,體現貨真價實。在受理顧客投訴問題上,對顧客提出的合理要求,及時給予解決,想顧客之所想,急顧客之所急。始終信奉“文明經商,誠實守信”的經營理念。
在十余年的經營過程中,就曾發生過多起顧客將手機、錢物等貴重物品遺失,被他拾到后歸還給失主的好人好事,受到顧客的表揚,體現了拾金不昧的優良傳統。他在經營過程中,注重提高自己的遵紀守法意識和規范自己的職業道德行為,加大自己的業務培訓,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技能,盡最大限度地滿足顧客的需求。
另外,還加強對法律、法規的學習,先后參加了工商等有關部門組織的對《衛生法》、《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多部法律、法規的學習培訓,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和對自己職業道德素質的不斷打造,“誠實守信,文明經商”已成為他超市的經營理念,“想顧客之所想、急顧客之所急”則是他的服務宗旨。
他以質量求生存,價廉創優勢,以誠實待客,熱心服務,按時納稅,遵紀守法的做法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被當地群眾譽為信得過的個體戶。經營規模也越做越大,經營場所由原來幾方米的小房已擴建為140多方米的超市,商品經營種類由原來的僅煙酒副食等十幾類商品,增加到五十多個種類,經營方式由原來單一的零售發展為批零兼營。
扶貧幫困,熱心公益,樂于奉獻
有國才有家,他深深體會到,沒有黨的好政策,沒有組織的支持,群眾的幫助,致富是很困難的。多年來他始終沒有忘記“大戶幫小戶,富戶幫窮戶”走共同富裕之路的號召,扶貧幫困、助人為樂、寬厚待人,做人處事之準則,遵循“魚在水中游、人在人中活”的道理,富幫窮,為人道德之理。
他永遠忘不了,在十幾年的風雨經營中,是周圍朋友幫他渡過了無數難關,深有感受。多年來他始終默默地用實際行動幫助他人、回報社會。他為古城村桌子臺白血病患兒捐款1000多元,為特困單身母親周金蓮捐贈價值1200多元的嬰兒奶粉一箱,先后幫助20多名無業人員就業……這種事例數不勝數。慢慢的他成了行業圈內的領頭人,超市的效益也越來越好。
對超市營業員的管理上,馬建斌注重一個“情”字,強調“以人為本”,做到人性化的管理。在對他們嚴格要求的同時,關心他們的生活疾苦,每月對家庭困難的營業員補助200?300元,在員工的聘用上,首先優先錄用下崗失業人員和家庭貧困人員,減輕社會面臨的就業壓力,積極回報社會。
馬建斌在經營中大力發揚“致富思源,富而思進,扶危濟困,共同富裕,義利兼顧,德行并重,回饋社會”的光彩精神,在效益增加的同時,沒有忘記那些生活在貧困線下的人們。在抗洪救災,抗震救災,為希望工程捐款等公益活動中,他都慷慨解囊,獻上自己的一顆愛心。
截至目前,他已累計向社會捐款萬元,此外,他還堅持學習黨的各項政策和有關法規,要求自己愛國敬業、守法經營、樂于奉獻,以實際行動回報社會,堅持照章納稅,在免稅之前他向國家上繳各種稅費 5萬余元,做到了致富不忘國家,富了不忘人民,富不忘回報社會。
通過不懈地努力,自2010年以來,馬建斌先后獲得全國、全省、全縣“食品安全示范店”榮譽稱號,獲中國嬰幼兒安全委員會頒發的“中國嬰幼兒安全自律經營示范點”稱號,陽光綜合超市已成為哈溪鎮個體行業的領軍大戶,誠信創業的楷模。
劉會卷,范縣楊集鄉前后店村人,現任范縣德信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董事長,度第二屆感動范縣好人。多年來,劉會卷在黨的富民政策的鼓舞下潛心于沼稻鰍模式的推廣與應用,他憑著一個“誠”字,做大做強生態有機產業,建立了2500畝生態生產示范基地,成為范縣新技術種植推廣的帶頭人,帶領農民在創新增收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寬。
堅守本分干事業探索種植新模式
劉會卷,一個土生土長的農家孩子,自幼就對土地懷有深厚的情感,自1994年開始涉足農資和運輸行業,這一干就是12年。隨著生活水的不斷提高,人們不僅僅滿足于吃得飽,而且要求吃得好,追求食品安全成為現代生活的一大基本要求。劉會卷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覺得自己再富也不算富,于是下決心自己干一番事業,改變本地的土地種養模式,讓農民食品更安全,更生態。
通過朋友介紹和家人的幫助,2010年3月,劉會卷成立了范縣德信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主營產品原生態大米黃河野生金鰍苗。目前,資金互助部擁有互助資金3800萬元,基地種植面積達到2500畝。該合作社借鑒外國“一村一品”生態模式的經驗,吸取了我國沼氣生產、泥鰍種養和使用有機農家肥的傳統經驗,自行探索出一條原生態大米種植新模式,并帶動周邊1000多農戶發展沼稻鰍共作。
劉會卷說:“我的目標是能讓全縣30萬畝水稻田都發展沼稻鰍共作,將來通過探索沼-稻-鰍、豬-沼-稻、豬-沼-蓮、豬-沼-果、稻鴨共作等模式,著力發展生態循環產業鏈,發展有機稻米基地,把范縣有機大米賣到國外去”。
牢記感恩報社會帶富群眾不“摻假”
幾年來,公司發展壯大了,劉會卷始終沒有忘記回報感恩社會。2012年他決定要突破現有發展瓶頸,經考察論證,在村里建起了規模沼氣池,不僅為種出生態有機食品奠定了基礎,還免費給八里莊、靈奶奶廟村200戶農民提供清潔的能源燃料。劉會卷致富不忘鄉親,情系社會公益事業。2013年9月,他在范縣文體館為楊集鄉貧困中小學生捐款現金20000元,深受當地百姓稱贊。他還流轉土地2500余畝,積極探索沼稻鰍共作生態種養模式,利用沼液種植有機稻,在稻田內養殖泥鰍,帶動1000多農戶發展沼稻鰍共作。
有機的食品雖然健康,但是不能使用任何化學肥料,只能使用農家肥,可是農家肥的成本卻又非常高,不能用除草劑等類似的農藥,身邊就有人勸劉會卷,使用一點化學肥料沒人能看出來,但是他卻有自己的堅持,為此有人說他傻。
在他的心中,有一種濃濃的戀鄉情結、赤子情懷。他用一顆赤誠和感恩的心 ,轉化為一腔厚重的愛鄉之志,回報社會、建設家園,成為“感恩回報、造福家鄉”的典范。
崇德尚信立宏愿黃土地上寫春秋
劉會卷憑著這股“傻勁”探索出一條沼?稻?鰍模式生態循環產業鏈,如今,已發展有機稻米基地2千多畝,同時他還打算把這一模式輻射全縣,進而帶富更多群眾增收致富。 對土地的眷戀,使他放棄了輕松的致富門路,種好地多產糧才是做農民的本分,“全生態”的藍圖,“出國門”的宏愿,刻錄著他對誠信的堅守,崇德尚信是他立業的銘言。
2008年8月中專畢業后,王顯瓊一直在外務工,每月也有3000多元收入。但在 1月春節,由于原村文書年齡大生病辭去工作,村支兩委經認真研究,認為王顯瓊能勝任村文書工作,只是作為村干部,需要奉獻精神,報酬少,事務多,不知她樂意干否。經村支兩委三次上門做工作,她終于答應來協助村兩委工作,并一起做父母的工作。“人生不只是為了錢,還應有所追求,組織與村民相信,就干”,父母看其態度堅決,也只能答應。就這樣,“一諾千金”,王顯瓊立即投入到村務工作中。
由于工作安排,普查60歲老人及殘疾人工作,少不了要上門與村內老年人打交道,王顯瓊都要逐戶深入老年人家中家訪。在完成調查工作同時,熱心為老年人服務30多次。她對村內重殘人員及80至90歲的老年人情況掌握得特別清楚,家長里短,有什么困難,需要什么幫助都牢記在心里。她始終堅信,“誠信是開啟心靈之門的鑰匙”。正是因為她的誠實守信,取得了村民的信任,大家有什么困難都愿意和她說,有什么想法都愿意和她談。村里很多老人,由于子女事務忙或不在身邊,需要辦養老保險生存認證,由于身體原因不能到鎮上辦理,她都主動到鎮上為他們辦理;有的村民到鎮上繳電費,辦理其它事務,也都請她幫忙,一個來回10多元車費,村民要給她,她從來不收,只說,“這是應該的,我如不在村里干事,幫不到你們忙,你們也不會找我。”雖是實話,但在群眾眼里,卻是她“一諾千金”的真實體現。
從事村務工作以來,王顯瓊始終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以誠為本,在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凡的業績。在上級組織安排下,一年多來,她以服務群眾為根本出發點,積極開展社區服務全履蓋試點工作。一方面,她積極配合村里建立了各種檔案,為能更好開展服務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另一方面,在摸清村情村況的基礎上,她不僅抓好值班服務工作,還在下班后多次上門對村民送服務或對村民服務需求進行調查,完善工作制度,組建村志愿者服務隊伍,為村內公益事業,老人、婦女、兒童、殘疾人等村民開展服務工作,讓村民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
村委文書工作瑣碎繁雜,時少不了加班加點,無論工作多重,無論家庭多忙,王顯瓊對待本職工作都是任勞任怨,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從沒有半句怨言,總是按時按點,很好地完成任務。80歲的老“抗美援朝”退伍軍人王導言,又是五保戶,她常常按時看望。6月的一個傍晚,老人突然感冒,和人交流已十分困難,眼看天色已黑,他顯得十分焦急。王顯瓊在安慰老人的同時,聯系村支書王顯興開車一道送老人到醫院醫治,看到老人轉危為安,她臉上露出了動人的微笑。直到將老人送回家中,打來熱水讓其洗簌休息、為他沏上熱茶,才回家照看還不到1歲的孩子。
作為一名村基層干部,王顯瓊以身作則,愛崗敬業,始終在凡的崗位上堅守著誠實守信的人生準則,正是她待人誠懇、守信的為人準則,贏得了鎮領導和村民的一致好評,在度鎮年終考核中被評為優秀村干部。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