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縣委關于集中力量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確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進一步加快脫貧致富奔小康步伐,促進農村經濟全面發展,限時脫貧,現結合我局工作實際,按照“四年集中攻堅、兩年提升奔康”的要求,一是有針對性地開展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的宣傳教育力度,進一步提高廣大農牧民群眾的法律素質和社會法治化管理水;二是按照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強化矛盾排查化解,做好重點人員的穩控和管理工作,為維護全縣社會穩定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穩定的社會環境;三是以改善民生、服務民生、保障民生為載體,強化法律服務工作,切實維護弱勢群體的合法-*益;四是以改善幫扶村面貌、提高農民收入、消除貧困為目標,因地制宜地為幫扶村出謀劃策,力所能及的開展幫扶活動。力爭到2020年不讓幫扶村每一戶每一人在全面小康中掉隊,真正讓貧困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擁有好身子,實現物質富裕、精神富足,全面完成脫貧任務。具體自查總結如下:
一、健全組織機構、加強組織領導。按照縣委、政府的統一安排,以第一書記、支部書記以及16名結對幫扶人員委成員的精準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認真搞好深入調查研究工作,并制定詳細的實施方案,確保幫扶工作科學規范和有序實施。
二、“第一書記”到位并充分履職。司法局及時下派優秀工作人員,深入到基層,并常駐于基層一線,充分摸排、了解聯系村太陽河鄉松都村貧困戶的基本情況,將收集的情況暨時反饋,并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幫扶計劃。
三、擬定詳實計劃,深入開展扶貧幫扶工作。結合部門實際,開展力所能及的幫扶活動。一是摸清幫扶村。通過與干部群眾座談,摸清太陽河松都村的產業、基礎設施、人居環境等基本情況,找準制約松都村發展的突出問題,了解當地貧困戶現狀和致貧原因,進一步明晰工作基本思路。二是協助制定中長期規劃目標。協助松都村制定幫扶規劃,協調落實發展項目,積極幫助爭取幫扶資金,指導發展產業,幫助貧困家庭培育增收致富產業。引導其因地制宜開展中藥材種植(大黃、秦艽等)、野生菌培育(木耳)、牦牛養殖、生豬養殖等種養業,使農村經濟結構和產業布局更趨于合理,優勢更加突出,帶動其走上致富之路。三是扎實開展走基層活動。成立“走基層”和深化“掛包幫”扎實開展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并設立駐村工作組。建立黨員干部聯村幫戶責任機制,選派年輕干部駐村開展幫扶,重點協助村社干部開展扶貧工作;走訪聯系幫扶戶,幫助化解困難群眾矛盾糾紛;切實做到“幫扶到戶、責任到人”的思路,全面落實范圍精準、對象精準、任務精準、目標精準、措施精準和責任精準的“六個精準”要求。四是建立完善幫扶制度惠民生。立足于解決貧困戶實際困難,多與困難群眾溝通交流,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提高勞動技能,推進落實農戶種植中藥材和養殖產業,帶領群眾參與惠民政策學習,幫助農牧民群眾轉變觀念。五是全面落實幫扶責任抓深入。全體黨員干部要深入基層一線,了解掌握群眾所需所盼,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化解矛盾糾紛,規劃發展致富產業,幫助促進增產增收。駐村干部要協助村“兩委”做好“掛包幫”精準扶貧基礎性工作,與幫扶單位搞好對接聯絡和情況反饋,配合搞好產業發展規劃和具體實施。
四、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為實施精準扶貧工作提供法治氛圍。一是圍繞扶貧工作,優化施工環境。在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中,涉及土地征用、移民搬遷、干群矛盾等方面的矛盾糾紛和復雜的經濟問題將不斷涌現。作為司法行政機關就要不斷創新法治政策宣傳教育形式,以集中宣講、走訪了解、現場咨詢的方式進行,大力宣講與扶貧攻堅實施項目息息相關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治安管理處罰法》、《信訪條例》等法律法規知識,教育引導廣大群眾要學法守法用法,用法律法規政策解決自身訴求,使他們充分認識到精準扶貧項目都是富民惠民的民生工程,是國家對民族地區的關心與厚愛,應該全力支持這些重點工程建設。二是以“法律七進”為載體,擴大宣傳教育的覆蓋面和滲透力。以“法律七進”活動為載體,深入到學校、寺廟、鄉村、企業等地大力宣傳縣委、政府的精準扶貧政策,采取“迂回戰術”,旁敲側擊地告誡廣大農牧民群眾,任何個人或集體都要服從和服務于各項扶貧工作,促進法治效果和社會效果相結合,擴大精準扶貧工作的覆蓋面和滲透力。三是結合各類專項主題教育活動,延伸法治氛圍的觸角。緊密結合司法行政系統正在開展的“作風建設和能力素質提升年”活動、“三嚴三實”等專題教育活動,深入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有時效性和針對性的法治宣講活動,營造濃厚的法治氛圍,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為精準扶貧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良好的法治氛圍。
自xx月xx日全區扶貧業務培訓會召開以來,我鄉認真對照《省脫貧攻堅成效第三方評估發現問題整改責任清單》,召開專題會議,積極部署指導工作任務,針對七項重點問題,進行扎實有效整改。現將整改情況匯報如下:
一、貧困人口識別問題。扎實完成國辦系統大數據動態調整工作,鄉扶貧工作站和黨建聯系點成員逐村逐戶核查調整名單,準確清理不符合識別標準的貧困戶,把真正貧困戶納入進來,進一步規范識別程序。全鄉無明顯不符合識別標準的貧困戶,無村干部是貧困戶,規范識別程序,不存在“關系戶”、“人情戶”現象。
二、貧困人口脫貧問題。結合xx年擬脫貧人口可支配收入專項調查,安排幫扶聯系人、村“兩委”入戶詳實調查,算好擬脫貧戶收支賬,進一步明確xx年擬脫貧戶可支配收入超過國家標準且達到“兩不愁、三保障”標準。根據此次專項調查,xx年擬脫貧戶人均可支配收入均達到脫貧標準,無返貧現象,不存在“被脫貧”、“數字脫貧”現象,確保數據與真實情況相符。經常性地開展鄉村干部業務培訓會,并且組織脫貧業務測試,能夠理解和把握脫貧標準。第一、二批產業獎補項目、戶用光伏電站項目、十大工程項目等項目政策盡可能地向xx年擬脫貧戶傾斜,脫貧戶進一步得到幫扶措施和資金支持,住房、醫療、教育得到保障。
三、幫扶措施問題。要求幫扶責任人在具體幫扶過程中,根據貧困戶實際情況,結合十大工程項目,全面地對貧困戶進行幫扶,與貧困戶共同研究落實具體項目,做到幫扶措施讓貧困戶滿意。貧困戶基本對幫扶措施滿意,幫扶項目達到促進貧困戶增收的預期目的。采取多種幫扶措施,進行實質性的幫扶,不存在幫扶“大鍋飯”現象。
四、項目推進問題。我鄉認真梳理xx年脫貧攻堅建設項目,倒排工期,落實責任。2村光伏電站建設基本完工,即將安裝太陽能電板。二期產業獎補項目正造冊申報。積極與農商行聯系,推進扶貧小額貸款項目。全面實施危房改造工程,貧困戶住房基本達到保障。宣傳“雨露計劃”,讓貧困戶收益。督促鄉衛生院貫徹落實《健康脫貧實施意見》,確保各項機制得到有效銜接。
五、幫扶責任落實問題。我鄉已將幫扶責任人幫扶情況與日常效能考核掛鉤,并增加脫貧工作相應比重。督促幫扶責任人每月幫扶一次,并認真做好手機app定位工作。與幫扶單位聯系,就幫扶不到位情況進行必要說明,以增加幫扶單位幫扶次數。鄉經常性開展鄉村干部脫貧業務培訓,讓扶貧隊長和村干部掌握脫貧攻堅措施,了解本村發展規劃和脫貧攻堅“四項清單”,較好地履行職責。鄉扶貧工作站有4名同志,其中有3名同志是專抓脫貧攻堅工作,有精力抓好脫貧攻堅工作。
六、基礎工作問題。自xx中旬區督查以來,我鄉抽調人員,集中時間對全鄉12村基礎資料進行全面指導和整理,按照每指導一村必過一村的原則,調度各村到鄉完善基礎資料,要求什么時候完成什么時候回村,同時要求村“兩委”同志全部參與。針對各村基礎資料實際情況,鄉脫貧攻堅指導員對扶貧手冊發放、規范填寫進行指導,認真審核識別、退出程序資料,理清邏輯關系,進一步補差補缺9項基礎資料。
七、群眾滿意度問題。針對當前群眾對脫貧攻堅工作不滿意的情況,要求幫扶責任人和村干部宣傳脫貧政策,認真履行幫扶責任,確保措施精準,讓貧困戶在脫貧攻堅中真正得到實惠。
鄉鎮脫貧攻堅整改報告3
貴辦文件已收悉,我鄉高度重視,庚即按照文件要求,落實相關人員,按照人脫貧標準(xx鄉今年無摘帽貧困村)進行了認真對照自查,現將具體的對照檢查整改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建檔立卡情況
全鄉轄8個行政村47個村民小組,共有1782戶4925人。有貧困村2個(分別為長勝村和崍麓村)。建檔立卡情況:截止目前,我鄉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共52戶131人(其中,長勝村28戶71人;崍麓村12戶31人;安樂村2戶6人;順江村3戶4人;民建村2戶8人;民治村3戶8人;靖口村2戶3人)。
二、脫貧目標
xxxx年實現17戶53人脫貧;xxxx年實現35戶78人,實現長勝村和崍麓村摘帽。
三、脫貧標準
1、“一超過”:xxxx年人均收入超過3100元。
2、“兩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住房保障,醫療保障,教育保障。
3、“四個好”: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慣,形成好風氣。
4、“三個有”:有安全飲水,安全用電,電視等。
四、脫貧攻堅工作情況
(一)領導重視,健全機構。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脫貧攻堅工作,成立了由鄉黨委書記、鄉長任組長、分管副鄉長任副組長、相關站所負責人和包村干部為成員的鄉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把扶貧工作納入鄉黨委、政府重要議事日程,經常研究,及時解決相關問題,形成職責分明、人員精干的良好工作局面。同時,鄉黨委研究還專門確定了兩名鄉干部負責扶貧開發系統維護、檔案資料收集、信息報送等日常事務。
(二)科學規劃,完善基礎 。兩年我鄉堅持脫貧攻堅與災后重建、新農村建設相結合,積極爭取重建、新村和“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等項目支持,合理規劃,形成政府補助、部門幫扶、社會捐贈和農民籌資籌勞相結合的形式,進一步加大脫貧攻堅力度,使我鄉農村基礎設施不斷改善,發展后勁不斷增強,為全鄉的*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截止目前,共爭取實施改建花凰路10公里、爭取修建長勝河安置點側堡坎1公里、硬化民治村4組組道2.5公里、新修龍安路4公里、硬化長勝村8、9組通組公路、新修安樂至南壩兩村林區道路的建設2公里、新建靖口、民建兩個新村聚居點等項目。切實改善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和居住環境。此外,我鄉充分利用“十三五”規劃的契機,科學規劃了全鄉的道路、飲水、防洪堤、聯戶路、庭院硬化等30余個建設項目。爭取項目相關部門項目資金的支持,大力開展基礎設施脫貧。
(三)產業扶貧,大力推進。在精準扶貧過程中我鄉把產業結構調整和精準脫貧相結合。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緊緊圍繞林竹資源豐富的產業基礎,瞄準當地群眾的傳統種養殖生產生活慣與產業結構調整的最佳結合點,集中力量,統籌各項強農惠農政策,以崍麓、長勝兩個貧困村為重點,加強引導群眾大力發展林竹、中藥材、茶葉和養蜂等有、有市場的短快的種養產業,帶動多數農民脫貧致富。截止目前,我鄉已發展養蜂專業戶200余戶,蜜蜂養殖達2500余桶,年產蜂蜜2萬余斤;發展林竹人均10余畝;發展茶葉500余畝;發展中藥材200余畝。
(四)科普培訓,增加技能。我鄉結合農村遠程教育臺和勞動力技能培訓等方式,投入資金大力開展養蜂、中藥材和鄉村旅游等種養殖的科普培訓,聯系縣農業部門開展培訓次數達5次以上,增加群眾種養殖技能。增強了貧困戶的“造血”功能,為實現農業產業規模化和現代化創造了良好條件。
(五)多措并舉,分類施策。我鄉充分利用好縣委為我鄉長勝、崍麓兩村選派“第一書記”和貧困村駐村工作組駐村幫扶的機會。由包村干部會同“第一書記”、駐村工作組和聯系單位多次深入村組農戶調研,認真分析每戶貧困人口貧困的原因,適合什么措施幫扶。同時,向貧困戶發放調查問卷,分類收集每戶貧困戶想發展的項目,多措并舉,分類施策幫扶。針對有養蜂基礎并想養蜂的10戶農戶,為長勝村的貧困戶購買40余箱235匹蜜蜂,并積極與縣養蜂協會聯系,義務為養殖戶提供技術幫助;針對想發展中藥材種殖和養殖業的貧困戶,積極與農業部門聯系,爭取了“退耕還林后續扶持”項目資金的支持,引導貧困戶發展種養殖業。
五、xxxx年貧困戶退出指標達標情況
(一)我鄉xxxx年擬脫貧貧困戶共17戶53人,截止目前17戶貧困戶人均收入均已達到3100元以上,實現了“兩不愁,三保障”。
1、住房保障:17戶53人建檔立卡脫貧人員住房改造工作已全面啟動(災后重建戶除外),計劃本月底全面完工。
2、醫療保障:17戶53人建檔立卡脫貧人員全部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現了基本醫療全覆蓋。為每戶發放了醫療信息簿,提高了報賬比例。
3、教育保障:17戶53人建檔立卡脫貧人員中的學生均實現了慈善機構對接幫扶和鄉村對接幫扶。
(二)“三有”情況。全鄉貧困戶安全飲水、生活用電均能得到保障,并且戶戶通電視,戶戶能接通寬帶網絡。
(三)“四個好”情況。經過住房改造和對貧困的產業幫扶、感恩教育,基本實現了17戶擬脫貧貧困戶“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慣、形成好風氣”。
(四)為全面落實應保盡保、低保擴面,努力使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低保政策,xxxx年下半年xx鄉新增低保人員38戶40人,已完成相關程序。
六、存在問題、整改措施及下一步打算
(一)針對脫貧攻堅宣傳氛圍不濃厚,我鄉積極通過發放傳單、張貼標語、設立宣傳欄、辦公室掛作戰圖等方式營造了濃濃的脫貧攻堅氛圍。
(二)針對部分貧困戶好吃懶做的生活慣,定期或不定期走訪拉家常、規勸、教育,轉變了其觀念,幫助他們養成勤勞上進的好慣
(三)針對檔案資料不全、不規范。我鄉已落實專人按照上級要求對檔案資料進行完善和規范管理。
下一步,我鄉將進一步圍繞“人脫貧、村摘帽”目標,增添措施,增強機構人員,確保圓滿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