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從嚴治黨”突出表現在理論和實踐的緊密結合上。既從建黨的角度強調了統一全黨、堅定理想信念,又從實踐角度嚴格落實黨章黨規要求、嚴明政治組織紀律,最終扎緊制度的籠子,讓腐敗無所遁形。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這是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在中國發展的最新理論成果。本文著眼于這一提出的背景,從、組織、作風、反腐倡廉、制度建設五方面,學習探討*對“從嚴治黨”的新發展。
【關鍵詞】*從嚴治黨新發展
引言
列寧在主持俄共(布)執政的六年中,從嚴格黨員標準、嚴肅黨的紀律、嚴守法律法規、嚴密監督體系等方面對從嚴治黨進行了理論與實踐的寶貴探索。[[1]]“必須把脫離群眾的分子、欺騙分子、官僚化分子、不忠誠分子,以及不堅定的共產黨員和雖然‘改頭換面’但內心依然故我的孟什維克從黨內清除出去。”[[2]]顯示了列寧從嚴治黨的堅定信念。遺憾的是,蘇共并未能根據變化了的實際,踐行并發展這一,最終釀成了蘇聯解體、蘇共解散的悲劇,使世界*運動遭受重大挫折。
“從嚴治黨”歷來是我們黨始終堅持的一大優良傳統,從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到以胡錦濤為*的*,都將這一貫穿于黨的建設理念當中。黨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報告中,都強調了加強黨的建設必須堅持從嚴治黨的要求。新的歷史條件下,*面臨極為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黨的自身建設存在的一些列問題,又加重了現代化建設的現實風險。
“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的責任,就是同全黨同志一道,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切實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3]]上任伊始的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將對民族的責任、對人民的責任、對黨的責任,落腳到了“從嚴治黨”、建設堅強領導核心上,這就牽住了解決新時期中國面臨難題的“牛鼻子”。本文著眼于*全面從嚴治黨提出的背景,從、組織、作風、反腐倡廉、制度建設五方面,學習探討*全面從嚴治黨的新發展,望能拋磚引玉。
全面從嚴治黨提出的背景
一、對國內外環境的清醒認識
在參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特別指出,“黨的十八大報告有一句話,我主持起草工作時就主張要寫上去,就是‘發展*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這句話涵義是很深的。”[[4]]當前,我國正處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關鍵階段,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任務艱巨、道路艱險。從國際角度看,金融危機引發的全球經濟政治動蕩持續挑戰著世界各國執政當局的能力、智慧與勇氣。美國重返亞太的戰略部署、復雜多變的國際政治經濟格局,都使中國發展在遇到重大機遇的同時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從國內角度看,建國六十多年、改革開放三十多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但繼續深化改革也面臨著來自既得利益集團的阻撓,以及多年累積的深層次矛盾和困難。“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蘊含著前進和發展過程中來自國際、國內以及黨內的風險和挑戰。
二、對經驗教訓的深刻總結
執政黨自身建設和管理的好壞,決定著政黨的生存和發展。站在歷史轉折關口,加強黨的建設必須汲取世界上一些老牌執政黨衰敗落伍、丟權垮臺的教訓。通覽《世界執政黨興衰史鑒》不難看到,日本自民黨、蘇聯共產黨、中國國民黨、印度國大黨、印尼專業集團、墨西哥革命制度黨等六個世界老牌執政黨喪失執政地位的原因,都與執政黨自身建設的缺失有關。從嚴管黨治黨是我們黨的一個重要經驗。九十多年來,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從小到大、由弱到強,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成功地領導中國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道路上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就在于始終高度重視加強自身建設。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正是基于對經驗教訓的深刻總結,*強調:“如果管黨不力、治黨不嚴,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黨內突出問題得不到解決,那我們黨遲早會失去執政資格,不可避免被歷史淘汰。這決不是危言聳聽。”[[5]]
三、對黨內現狀的客觀分析
“當前,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黨肩負著歷史重任,經受著時代考驗。與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相比,與黨所承擔的歷史任務相比,與黨經受的時代考驗相比,黨的領導水和執政水、黨組織建設狀況和黨員干部素質、能力、作風,都還有不小差距。一些干部得過且過,一些基層組織軟弱渙散,不能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和戰斗堡壘作用。一些黨員干部作風問題比較突出,有的嚴重脫離群眾,對群眾疾苦漠然置之,甚至欺壓群眾、侵害群眾利益;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較為普遍地存在,奢侈浪費現象嚴重。一些領域消極腐敗現象易發多發,不僅大案要案時有發生、令人觸目驚心,而且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現象較多存在。”[[6]]*強調“從嚴治黨”正是建立在對黨內現狀異常清醒的認識,對黨員隊伍的不足實事求是分析基礎上的。嚴,才能弘揚正氣、打擊邪氣,轉變作風、遏制腐敗;嚴,才能鞏固組織、提高隊伍、鍛煉干部,增強黨的凝聚力戰斗力。
四、從嚴治黨貫穿*從政之路
在正定工作期間,正定縣委在*的提議下出臺了《關于改進領導作風的幾項規定》,明確提出,以身作則,不搞不正之風。嚴于律己,清正廉明,不以權謀私,不搞特殊化。要求一般干部和廣大群眾做到的,領導干部要首先做到。對各種不正之風,要堅持原則,敢問、敢頂、敢管,敢于碰硬。[[7]]在福建工作期間,*始終強調從嚴管黨治黨,推進黨風政風建設。從鐵腕清房、出臺廉政12條,到精簡“文山會海”、狠剎公款吃喝玩樂,到率先推進機關效能建設、行政審批改革、政務公開,建設服務型政府……從廈門到寧德,從福州到省委省政府,無論在什么地方什么崗位,*從嚴管黨治黨的決心和行動始終堅定有力。[[8]]出臺“八項規定”與寧德廉政12條,體現了*對反腐倡廉、改進作風的一貫堅持。在浙江工作期間,*發表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的232篇短論中,有包括“不要引導領導干部當‘滿票干部’”、“打好團結牌”、“基層干部的分量”等在內的大約70篇文章論述黨的建設,涉及黨的、組織、作風、反腐倡廉及制度建設等多方面內容。黨的十八大后出臺的一系列從嚴管黨治黨的制度規定和舉措,既是*堅持“從嚴治黨”的體現,也是*對“從嚴治黨”的新發展。
可見,*“從嚴治黨,才能治好黨”的重大判斷和決策,建立在對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根據的科學運用基礎之上,建立在對新形勢下國內外黨內外復雜形勢的理性分析之上,建立在對古今中外朝野更迭歷史經驗教訓的深刻總結基礎之上;并貫穿他從政的歷史進程。
*全面從嚴治黨的新發展
“我們黨是靠革命理想和鐵的紀律組織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9]],*“從嚴治黨”突出表現在理論和實踐的緊密結合上。既從建黨的角度強調了統一全黨、堅定理想信念,又從實踐角度嚴格落實黨章黨規要求、嚴明政治組織紀律,最終扎緊制度的籠子,讓腐敗無所遁形。
一、強化建黨,筑牢“從嚴治黨”信仰根基
理論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強調“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首先從理想信念和價值觀入手,統一、堅定信仰。
(一)強調理想信念是安身立命的根本。“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10]]*強調“從嚴管黨治黨,首先就要堅定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11]]一個政權的瓦解往往從領域開始的,蘇聯解體、蘇共解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理想信念的動搖。戈爾巴喬夫私下曾說過,共產主義對我已經過時。總結蘇共解散的教訓,*認為“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12]]甚至提到,“如果哪天在我們眼前發生“顏色革命”那樣的復雜局面,我們的干部是不是都能毅然決然站出來捍衛黨的領導、捍衛*制度”[[13]]這個敏感又異常關鍵的問題。
時下,一些黨員、干部出這樣那樣的問題,說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
“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14]]*在組織工作會議上提出五個好干部的標準,“信念堅定”在首位。“中華民族5000多年滄桑歲月,把56個民族、13億多人緊緊凝聚在一起的,就是我們共同堅守的理想信念。”[[15]]*從中華民族文明幾千年傳承的歷史著眼,強調理想信念在“從嚴治黨”中的基礎性作用,是對黨的建設理論的升華。
(二)將意識形態建設上升到極端重要的戰略位置。年來,國內外敵對勢力推行歷史虛無主義,對中國革命史、新中國歷史竭盡攻擊、丑化、污蔑之能事,企圖瓦解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歷史依據和根基,進而推翻黨的領導。在此背景下,*突出強調“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16]]借鑒蘇聯解體、蘇共垮臺意識形態領域最先出問題的歷史教訓,*提出了“兩個不能否定”,即“不能用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17]]并指出這“不只是一個歷史問題,更主要的是一個政治問題。”[[18]]將正確認識和處理改革開放前后的*實踐探索關系問題,上升到政治高度,以統一全黨。
前蘇聯解體后,美國將西化、分化戰略目標瞄準中國,對中國進行的意識形態輸出的手段越來越隱蔽。*倡導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在全社會弘揚和培育*。2013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培育和踐行*的意見》,將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精髓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提煉為*的個人層面的追求。“‘看不見的敵人’有時比明火執仗的對手更危險。意識形態領域正是這樣一個戰場。”[[19]]10月30日,在古田召開的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將意識形態建設上升到至關重要的戰略地位。24字的*,與*發展要求相契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相承接,是我們黨凝聚全黨全社會價值共識的重要論斷,也是鞏固全黨團結奮斗的共同基礎。
二、嚴格選人用人,夯實“從嚴治黨”組織保障
“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關鍵在黨,關鍵在人。”[[20]]中央組織部最新黨內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為8668.6萬名,在龐大的黨員隊伍中,選人用人工作至關重要。1月,中共中央印發了新修訂《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為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要求,從嚴培養選拔干部,從嚴管理監督干部提供了依據。
(一)制定選人用人標準,遏制用人腐敗與不正之風。實事求是地說,當前的干部選用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親自為好干部訂立標準,回答了怎樣是好干部、怎樣成長為好干部、怎樣把好干部用起來3個問題,并改變了年來飽受詬病的唯GDP政績觀,指出:“各級黨委及組織部門要堅持黨管干部的原則,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努力做到選賢任能、用當其時,知人善任、人盡其才,把好干部及時發現出來、合理使用起來。”[[21]]用一賢人則群賢畢至,十八大后一批德才兼備的黨員干部被提拔到重要的領導崗位,為群賢畢至營造了良好的用人之風。
(二)鞏固基層黨組織,做抓基層、打基礎的工作。從毛澤東提出“支部建在連上”開始,我們黨始終注重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和發展。早在福建工作期間,*就提出:“我們必須通過扎扎實實的工作明確指導,擺好位置,純潔隊伍,改進工作方法建設好農村黨支部,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22]]目前,我們黨的基層組織總數已達430.4萬個,一些地方基層組織軟弱渙散的狀況,令廣大干群深惡痛絕。*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強調,要“以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來指導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要使基層黨組織領導方式、工作方式、活動方式更加符合服務群眾的需要。”[[23]]“希望村黨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像吸鐵石一樣把鄉親們緊緊凝聚在一起,堅定跟黨走的決心和信心”[[24]]日,*給新疆達西村黨支部書記沙吾爾芒力克和全體村民回信,為基層黨組織建設指明了方向。
三、垂范嚴肅黨風,踏實“從嚴治黨”落地之根
*反復強調:“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墻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25]]從“八項規定”,到教育實踐活動;從整治中秋國慶期間公款送禮等不正之風,到整治“會所歪風”;從狠剎“舌尖上的浪費”,到禁辦奢華晚會……具體化、有針對性的措施使黨的作風建設有的放矢。
(一)從自身做起,率先垂范。*外出考察時,不封路、少擾民,輕車簡從、簡化接待,見真群眾、摸真情況。要求地方不能“導演”,不搞“培訓”,不能為考察添置哪怕一個新板凳,絕不允許弄虛作假。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強改進作風制度建設進行第十六次集體學習,*要求“領導干部要堅持原則、恪守規矩,嚴格按黨紀國法辦事;要嚴肅綱紀、疾惡如仇,對一切不正之風敢于亮劍。”[[26]]中央政治局以身作則,以上率下,在黨內外引起強烈反響,產生了強大示范效應。“其身正,不令而行。”每一個干部都應深刻懂得,當干部就必須付出更多辛勞、接受更嚴格的約束。
(二)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反“四風”讓“從嚴治黨”看到實效。作風問題的核心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全黨分兩批展開。活動明確各級領導干部要以普通黨員身份把自己擺進去,切實解決上面害病、下面吃藥的狀況。中央把歷時一年的教育實踐活動主要任務聚焦到作風建設上,集中解決群眾深惡痛絕、反映最強烈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的“四風”問題,以確保活動取得實效。各級領導干部以焦裕祿精神為鏡子,以整風精神對作風之弊、行為之垢進行了大排查、大掃除,順應了群眾期盼、創新了“從嚴治黨”的抓手,鞏固了黨的執政基礎和地位。
四、嚴明黨章黨紀,鐵腕“從嚴治黨”反腐零容忍
從嚴治黨關鍵在嚴格執紀。*強調:“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靠什么管、憑什么治?就是要嚴明紀律。”[[27]]
(一)強調黨章是最根本的黨內法規,嚴明政治組織紀律。“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黨章就是黨的根本大法,是全黨必須遵循的總規矩。”[[28]]上任后第一次公開發表的文章中,*就強調了黨章在從嚴管黨治黨中的根本性作用。“黨規黨紀嚴于國法。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面對黨旗宣過誓,就成了有組織的人,就意味著主動放棄一部分普通公民享有的權利和自由,就意味著多盡一份義務,就要在政治上講忠誠、組織上講服從、行動上講紀律。”[[29]]中紀委在王岐山的領導下,持續深入地反腐,為嚴明黨的政治組織紀律、“從嚴治黨”做了最好的詮釋。
(二)有腐必懲、有貪必肅,以零容忍的態度懲治腐敗。面對嚴峻的反腐形勢,甚至是塌方式腐敗、窩案串案等丑惡現象,*提出“對那些無可救藥的蛻化變質分子、腐敗分子要堅決從黨的隊伍中清除出去。”[[30]]十八大以來,50多名省部級及以上高官的落馬,和一大批貪污腐敗分子的認罪伏法,讓群眾看到了*有腐必反,有貪必肅的堅定決心。“堅持黨紀國法面前沒有例外,不論涉及到誰,都要一查到底,絕不姑息。”[[31]]擲地有聲的話語,堅持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讓全黨全國全社會感到了變化、看到了希望,樹立了黨的權威、贏得了群眾信任。
五、嚴肅監督機制,扎緊“從嚴治黨”制度籠子
任何形式的腐敗,不論具體原因如何,根子都在于官員權力過大,不受或少受監督。“要推進反腐敗體制機制創新。不能讓制度成為紙老虎、稻草人。”[[32]]*抓住制度建設這個根本,為“從嚴治黨”扎緊制度的籠子。
(一)完善黨的紀律法規,“從嚴治黨”有法可依。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央制定頒布了一批重要黨內法規,為管黨治黨、執政治國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但是由于統籌規劃不夠,黨內法規老化、碎片化、空洞化、形式化以及神秘化現象比較突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的*高度重視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先后制定發布了《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132017年工作規劃》、《中央黨內法規制定工作五年規劃綱要(20132017年)》、《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關于黨政機關停止新建樓堂館所和清理辦公用房的通知》、《關于全面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關于嚴禁黨政機關到風景名勝區開會的通知》等一系列法規和條例,細化“從嚴治黨”的法律法規。
(二)強化制度建設和監督管理,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指出,“要改革黨的紀律檢查體制,加強反腐敗工作體制機制創新,完善紀委派駐機構統一管理,改進中央和省區市巡視制度。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中,健全和完善黨內監督、民主監督、法律監督和輿論監督體系,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鏟除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33]]開辦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公開監督舉報電話、成立新的反貪總局、將解放軍審計署由總后勤部劃歸中央軍委建制、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反腐巡視機制常態化等,一系列的監督體系和懲戒、防范、保障機制的建立,都有助于遏制腐敗蔓延勢頭,鏟除滋生腐敗的土壤。
*的全面從嚴治黨理論體系,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理念融入黨的建設,將建黨和制度治黨、以德治黨和依章治黨相結合,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時代性和實踐性,是對“從嚴治黨”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是對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的豐富和發展,是新時期全面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重要的指導和方法論依據。
*的系列重要講話中關于黨的建設篇幅最多、內容最豐富。不過*這些講話不是籠統地就黨建談黨建,而是始終貫穿一個很明確的主題,這就是從嚴治黨。12月,*在江蘇考察時,又在“從嚴治黨”前面加了“全面”兩個字。“全面”這兩個字加得很關鍵,也很必要。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鄧小就提出我們這個黨該管了,30多年過去了,鄧小當年面對的很多問題尚未完全解決,鄧小當年沒有遇到的問題現在也出現了,甚至更嚴峻更復雜。在這樣的背景下,要想把從嚴治黨真正落到實處,就必須在“全面”上做文章、下功夫。全面始能從嚴,從嚴更要全面。
全面從嚴治黨,從轉變作風入手,通過反腐敗發力,用制度作保障,用信仰塑靈魂,從小到大、從外到內,標本兼治、固本培元,勾勒出了*管黨治黨的實踐邏輯。
從轉變作風入手
作風是黨的性質、宗旨的外化,直接而深刻地反映了黨對人民群眾的態度。90多年來,優良作風一直是中國共產黨的驕傲與標志,但是隨著執政時間的延伸,也潛滋暗長了一些不良的作風,這集中表現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上。對于這諸種不良作風,群眾是看在眼里恨在心中。*指出:“工作作風上的問題絕對不是小事,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墻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
面對這些問題怎么辦?傷其十指不若斷其一指。集中力量,任務明確,在作風建設上打一個殲滅戰,不僅可以有效遏制不良作風的蔓延,還可以為黨內其他一些問題的解決創造有利條件。因此,十八大以來中央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制定八項規定。*特別強調,既然作規定,就要朝著嚴一點的標準去努力,就要來真格的。規定就是規定,不加“試行”兩字,就是要表明一個堅決的態度,表明這個規定是剛性的。
這種“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決心和態度,我們在八項規定及其隨后一系列的舉措中看得很清楚。從領導不剪彩、會議不擺花,到中秋不發月餅、新年不發賀卡,八項規定在細節中發力,又在堅持中見效。
但八項規定只是開始,*2013年1月22日在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指出:“八項規定既不是最高標準,更不是最終目的,只是我們改進作風的第一步,是我們作為共產黨人應該做到的基本要求。”緊接而來的就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把群眾路線的理念變成黨員干部的行為、意識、原則,變成政黨的長期要求與常態行為。
當然,作風問題具有反復性和頑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畢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陣風,刮一下就停,必須經常抓、長期抓。所以*反復強調作風建設沒有休止符,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要求我們轉變作風要有釘釘子的精神。*很形象地指出:“釘釘子往往不是一錘子就能釘好的,而是要一錘一錘接著敲,直到把釘子釘實釘牢。如果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結果很可能是一顆釘子都釘不上、釘不牢。”確實,轉變作風要打殲滅戰但又不是一場殲滅戰就可以一勞永逸,而是一個漸變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精進、不斷涵養、不斷自省的過程。
有人說,現在一些黨員干部作風變了、行為規范了,是因為害怕了。這對不對?有沒有這種現象?有。但這種不敢所導致的結果卻正是我們所希望的結果,黨員干部的行為事實上規范了,很多伴生于此的不正風氣不良行為也隨之銷聲匿跡了。因此,雖然黨員干部真正心甘情愿、自覺地轉變作風更根本也更靠得住,但從某種程度上說,長期不敢和不必要的效果是相同的。這就是黨的建設從轉變作風切入的價值所在。
用反腐敗重塑政黨形象
不良作風背后是腐敗,腐敗必然滋生“四風”。因此,隨著轉變作風取得階段性成果,從嚴治黨又進到了第二階段,就是用反腐敗重塑政黨形象。
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唯一合法的執政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政黨,腐敗風險客觀上也更大,加上前些年的反腐敗欠賬,使得今日中國社會反腐敗殊為不易,對執政黨來說,挑戰更為嚴峻。面對黨內的疑慮和社會的觀望,*明確指出:“不是沒有掂量過。但我們認準了黨的宗旨使命,認準了人民的期待。”正是這樣的決心與意志,開啟了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反腐敗的大幕。
*關于反腐敗的講話不僅體現了堅定的意志,更體現了對反腐敗規律的科學把握上。
反腐敗關鍵就在“常”“長”二字。*指出,反腐倡廉必須常抓不懈,拒腐防變必須警鐘長鳴,關鍵就在“常”“長”二字,一個是要經常抓,一個是要長期抓。如果不這樣抓,就會像溫水煮青蛙那樣,小病拖成大病,從病在表皮發展到病入膏肓,最終無藥可治。盡管現在反腐敗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但是面對腐敗零容忍的態度不變、猛藥去疴的決心不減、刮骨療毒的勇氣不泄、嚴厲懲處的尺度不松。我們只有堅定決心,有腐必反、有貪必肅,不斷鏟除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才能以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打虎無禁區,拍蠅無死角”。“老虎”、“蒼蠅”一起打,這是*反復強調的一個鮮明觀點。反腐敗不定指標,沒有限額,毫不留情,絕不手軟。十八大以來省部級以上的“老虎”就抓出六十余名,大大小小的“蒼蠅”更以成千上萬計,而且捕蠅打虎的速度與頻率還在不斷加速中。現在來看,職位所涉從政協副*到政治局委員再到政治局常委,*打“老虎”沒有最大只有更大。在目前這種反腐敗的態勢下,甚至有人預測關于“老虎”、“蒼蠅”的提法將完成它的歷史使命。我們當初用這樣的說法是為了通過拍“蒼蠅”消除群眾身邊的腐敗,通過打“老虎”形成震懾消除腐敗土壤。現在看來,在打掉幾只“特大老虎”之后,現在社會輿論的潛臺詞中已經不再把省部級腐敗分子當老虎看了。淡化“老虎”、“蒼蠅”的說法,將標志著中國社會反腐敗進入有腐必反、是腐必懲的“新常態”。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雷霆萬鈞的反腐敗是必然也是必須,但我們并不會因抓住腐敗干部而高興。畢竟黨員干部是多年培養的寶貴財富,因腐敗被抓是個人的損失更是黨的損失。*曾經充滿感情地說,培養一個領導干部比培養一個飛行員的花費要多得多,不過我們傾注更多的是精神和精力。那么,能否未雨綢繆防范于未然呢?可以,就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指出,要在制度的嚴密性上下功夫,要緊一點,朝嚴一點的標準去努力,來真格的,用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監督來保障和鞏固工作成效,切不能“牛欄關貓”。既反腐敗,更防腐敗;既有霹靂手段,更有菩薩心腸。*對我們黨員干部的良苦用心由此可見一斑。
天津商業大學寶德學院對比吉首大學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名
時間:2025-05-22 10:06:40河北高考物理246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04:32寧夏上泰山科技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10:02:08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