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世界氣象日主題及解讀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許小峰在中國氣象局世界氣象日開放活動現場接受媒體采訪。他表示,“觀云識天”既與公眾認知接,接地氣兒,又是大氣研究中最基礎性的難點問題之一。更好地認識云,有助于深入了解大氣環流的演變,促進天氣和氣候變化的研究工作。
與往年的世界氣象日主題,如“直面更熱、更旱、更澇的未來”“氣候知識服務氣候行動”“監視天氣,保護生命和財產”等宏大主題和重大問題相比,今年的主題“觀云識天”(Understanding Clouds)則與公眾對天氣氣候的直接認知對接。
“與天氣氣候變化相比,觀云識天尺度小卻很重要,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許小峰介紹,對云的研究屬于基礎性、微觀層面的工作,把它研究清楚,對于了解天氣氣候等宏觀尺度的問題更有幫助。對于公眾來說,云能直接看到,也更接大眾的認知,甚至沒有云的時候還很想念。因此,觀云識天是個很接地氣兒的主題,從微觀細節入手讓公眾認識整個大氣環流的演變,這對他們認識自然更有幫助。
從古至今,人們對氣象的研究沒有脫離過云。在古代,人們通過云的形狀、狀態、大小來認識天氣;如今,科學家運用科學儀器定量地觀測云,通過云系的分布分析天氣形勢。目前,得益于衛星、雷達這些最先進的探測儀器,我們還能看到云的內部結構,這更有利于了解云在天氣過程發生中扮演的作用。
許小峰表示,觀云識天說起來容易,但實際研究工作卻很不易,是目前人類認識自然和天氣的難點。大氣大范圍的氣壓場、風場可以提前預報,但一朵云什么時候生成、什么時候消散這種小尺度的復雜的物理過程,是大氣研究領域最難的問題之一,需要非常深厚的氣象學功底和先進的預報技術。
目前,中國氣象局對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云物理過程的數值模式研究和人工影響天氣項目上。許小峰介紹,人工影響天氣實際上就是影響云,通過人工干預云的演變達到趨利避害的作用。在這方面氣象部門開展了深入細致的研究,以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等戰略的實施。云物理過程的研究,旨在將云生成消散的精細化過程預報模擬出來,將云的情況綜合考慮到數值模擬中,使天氣預報更加準確。
根據國家和氣象部門的有關規劃,“十三五”時期,對云的研究還將得到更大更持續的支持。
云之命名
??紀念魯克?霍華德
2017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是“觀云識天”,這使我們將目光轉到水汽的起源??云上,而提起“云”,我們不得不提起一個人的名字:魯克?霍華德。
現在的年輕預報員大多不知道這個名字,因為隨著計算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模式輸出結果,使我們逐漸失去預報員最初的“望、聞、切、問”的基本功,對這些基本功的創始人更是鮮有耳聞。列寧曾說過:“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今天借著這個主題,讓我們回顧一下歷史。
魯克?霍華德出生在1772 年的倫敦,盡管他是一名成功的制藥化學方面的商人,但是研究氣象一直都是他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從少年時代起他就對學習氣象非常著迷,并畢生追求這一興趣。他通過觀察,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地、從天空中那些繁雜的信息中整理出了一些頭緒。他把云的概念,從一種無定形的、水汽含量不斷變化的東西,轉變成一些經過我們所知的物理過程而形成的、具有明確特性的事物。這一項標志性的成就,建立起一個新的學科。1802 年冬天,當他想給云命名以描述并區分它們的時候,他巧妙地運用了自己早期所受傳統教育中所學到的古老語言。于是,兩個多世紀以來,全世界每一個國家的每一位氣象人都在學說著霍華德的拉丁語:cirrus(卷云),cumulus(積云),stratus(層云),nimbus(雨云)。
正如歌德所說的那樣:霍華德是“第一個從理論上緊緊抓住了云不斷幻化的形式,歸納并剔除掉那些不明確的、讓人捉摸不透的因素,用恰當的名字給云命名的人”。霍華德對云的分類學不僅僅是一個名字的列表,更是一種對自然的更加有規律的新認知。他的命名系統和其所代表的深刻的見解,從尚未成熟的氣象科學界至今廣為流傳,雖然后來也有一些學者,例如1828 年德國的海因里希?達夫(HeinrichDove)和1841年美國的埃利阿斯?盧米斯(Elias Loomis),也提出了其他的云的分類系統,但從整個氣象界來說,只有霍華德的工作才是國際標準。霍華德的拉丁語云名和他發展的分層方案,用高度和形狀來定義云的方法,在1929 年被國際氣象委員會定為云分類系統的基礎。
這些云的分類形象生動而又個性鮮明。例如卷云(cirrus)的拉丁語意是“一縷頭發”,指的是那種“行的、彎曲的或者分叉的在任何方向上都可以延展開的云”;積云(cumulus)的拉丁語意是“堆”,指的是那種“突起的、圓錐狀的從一個水的基底向上發展起來的云堆”;層云(stratus)的拉丁語意是“層”,指“一種寬闊地延展開的、連續的、水的薄片狀的從下向上發展云”;雨云(nimbus)是“水的、上面有卷云的、側面和下面有積云的、一層正在下雨的云或云系統。”
“除了雨云以外,其他的云只要維持著其原始的形態而不會下雨,” 霍華德在后來使他成名的《論云的變化》的文章寫道,“所以只有觀測到這些云的形態發生了改變,才能預報天氣狀況發生了改變。”霍華德解釋說這些云的名字“都對應著特定的云的結構,每一種結構都有一個詳細的專有的定義。”他希望“它們能夠成為世界語的一部分,不同國家的智者可以不必通過翻譯來交流想法。而且,如果能夠利用一個統一的模型和觀測術語,交流起來會更加便利,對全世界的大氣現象會更快地達到共識,從而把這項科學推向一個更加完善的境地”。
魯克?霍華德的肖像
霍華德的云分類不僅給氣象界帶來了一門新的學科,同時他也豐富了19世紀歐洲的文化。歌德創作了四首關于云的詩歌,把它們送給了霍華德。幾年之后,對云的準確、細致的描繪,第一次出現在了浪漫主義時期的大師們的繪畫作品中的“天空”里,從德國的卡斯帕?佛萊里奇(Caspar DavidFriedrich),到英格蘭的約瑟夫?透納(JosephM.
W.Turner)和約翰?康斯特勃(JohnConstable)。穿過大西洋,“霍華德的云”甚至影響到了19 世紀美國風景畫大師們筆下的天空,比如托馬斯?科爾(ThomasCole),弗雷德里克?丘奇(FrederickChurch)和喬治?英尼斯(George Inness)。“天空也屬于風景,”霍華德寫道,“我們生存和活動的這個空間,那些空氣和海洋,那些來自天庭的閃電、滋潤著肥沃土地的雨水,對狂熱的自然主義者來說,從來都不是一個淡無趣的思考對象。”
卷云(cirrus)(“一縷頭發”)
積云(cumulus)(“堆”)
層云(stratus)(“層”)
雨云(nimbus)
注:照片來自網絡,參考文獻《風暴守望者?天氣預報風云史》(原著JohnD.Cox譯者聞新宇賈?朱清照)
寧夏上泰山科技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10:02:08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