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環境日為每年的6月5日,它的確立反映了世界各國人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和態度,表達了人類對美好環境的向往和追求。它是聯合國促進全球環境意識、提高政府對環境問題的注意并采取行動的主要媒介之一。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每年6月5日選擇一個成員國舉行“世界環境日”紀念活動,發表《環境現狀的年度報告書》及表彰“全球500佳”,并根據當年的世界主要環境問題及環境熱點,有針對性地制定“世界環境日”主題。
1972年6月5日聯合國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了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會議通過了《人類環境宣言》,并提出將每年的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同年10月,第2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接受了該建議。世界環境日(World EnvironmentDay),是聯合國促進全球環境意識、提高政府對環境問題的注意并采取行動的主要媒介之一。
聯合國系統和各國政府,每年都在6月5日的這一天開展各項活動來宣傳與強調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重要性。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每年的年初公布當年的世界環境日主題,并在每年的世界環境日發表環境狀況的年度報告書。中國國家環?偩衷谶@期間發布中國環境狀況公報。
中國從1985年6月5日開始舉辦紀念世界環境日的活動,以“青年人口,環境”為主題 。自此之后,每年的6月5日全國各地都要舉辦紀念活動。1993年北京被選為舉辦慶祝活動的城市,其主題是“打破貧窮與環境的怪圈”。
第一屆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于1972年6月5--16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包括中國在內的113個國家參加了這次大會。會議討論了當代環境問題,探討了保護全球環境的戰略;會上通過了著名的《斯德哥爾摩環境宣言》,也就是《聯合國人類環境宣言》;會上還通過了具有109條建議的保護全球環境的《行動計劃》;會議呼吁“為了這一代和將來的世世代代而保護和改善環境,已成為人類一個緊迫的目標,”這個目標將同爭取和和全世界的經濟與社會發展這兩個既定的基本目標共同和協調地實現”,會議建議聯合國將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開幕日這天定為“世界環境日”。
同年,第27屆聯合國大會決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
聯合國確定“世界環境日”的意義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全球環境狀況和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危害。
繼1972年第一屆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1992年在巴西召開了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確定了使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的戰略,將人類保護環境的共同努力推向一個新階段。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每年初頒布當年的“世界環境日”主題,并在每年的“世界環境日”這天發表環境現狀的年度報告書。中國國家環保總局每年在此期間發布《中國環境狀況公報》。
1972年6月5日~16日,聯合國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了人類環境會議。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圍內研究保護人類環境的會議,標志著人類環境意識的覺醒[3]。出席會議的國家有113個,共1300多名代表。除了政府代表團外,還有民間的科學家、學者參加。會議討論了當代世界的環境問題,制定了對策和措施。會前,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秘書長莫里斯?夫?斯特朗委托58個國家的152位科學界和知識界的知名人士組成了一個大型委員會,由雷內?杜博斯博士任專家顧問小組的組長,為大會起草了一份非正式報告??《只有一個地球》。這次會議提出了響遍世界的環境保護口號:只有一個地球!會議經過 12天的討論交流后,形成并公布了著名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宣言》(DeclarationofUnitedNationsConferenceon Human Environment),簡稱《人類環境宣言》)和具有109條建議的保護全球環境的“行動計劃”,呼吁各國政府和人民為維護和改善人類環境,造福全體人民,造福子孫后代共同努力。
《人類環境宣言》提出7個共同觀點和26項共同原則,引導和鼓勵全世界人民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人類環境宣言》規定了人類對環境的權利和義務);呼吁“為了這一代和將來的世世代代而保護和改善環境,已經成為人類一個緊迫的目標”;“這個目標將同爭取和和全世界的經濟與社會發展這兩個既定的基本目標共同和協調地實現”;“各國政府和人民為維護和改善人類環境,造福全體人民和后代而努力”。會議提出建議將這次大會的開幕日這一天作為“世界環境日”。
1972年10月,第2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了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的建議,規定每年的6月5日為“世界環境日”,讓世界各國人民永遠紀念它。聯合國系統和各國政府要在每年的這一天開展各種活動,提醒全世界注意全球環境狀況和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危害,強調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重要性。
許多國家、團體和人民群眾在“世界環境日”這一天開展各種活動來宣傳強調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重要性,同時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表世界環境狀況年度報告書,并采取實際步驟協調人類和環境的關系。世界環境日,象征著全世界人類環境向更美好的階段發展,標志著世界各國政府積極為保護人類生存環境做出的貢獻。它正確地反映了世界各國人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和態度。 1973年1月,聯合國大會根據人類環境會議的決議,成立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設立環境規劃理事會(GCEP)和環境基金。環境規劃署是常設機構,負責處理聯合國在環境方面的日常事務,并作為國際環境活動中心,促進和協調聯合國內外的環境保護工作。
世界環境日的由來
1972年6月5日~16日,聯合國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了人類環境會議。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圍內研究保護人類環境的會議。出席會議的有113個國家,共1300多名代表。會議討論了當代世界的環境問題,制定了對策和措施。這次會議提出了響徹世界的環境保護口號:只有一個地球!會議最后形成并公布了著名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宣言》(簡稱《人類環境宣言》),以及包含109條建議的保護全球環境的“行動計劃”,呼吁各國政府和人民為維護和改善人類環境,造福全體人民,造福子孫后代而共同努力。
《人類環境宣言》提出7個共同觀點和26項共同原則,規定了人類對環境的權利和義務,呼吁“為了這一代和將來的世世代代而保護和改善環境”,“這個目標將同爭取和和全世界的經濟與社會發展這兩個既定的基本目標共同和協調地實現”。會議建議將大會開幕日這天作為“世界環境日”。1972年10月,第27屆聯大確立每年6月5日為“世界環境日”。
世界環境日的影響
地球是人類和其他物種的共同家園,然而由于人類常常采取亂砍濫伐、竭澤而漁等不良發展方式,地球上物種滅絕的速度大大加快。生物多樣性喪失的趨勢正使生態系統滑向不可恢復的臨界點,如果地球生態系統最終發生不可挽回的惡化,人類文明所賴以存在的相對穩定的環境條件將不復存在。
世界環境日的意義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狀況和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危害。要求聯合國系統和各國政府在這一天開展各種活動來強調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重要性。
歷年世界環境日主題
2000年:環境千年,行動起來
2001年:世間萬物,生命之網
2002年:讓地球充滿生機
2003年:水--二十億人生于它!二十億人生命之所系!
2004年:海洋存亡,匹夫有責
2005年:營造綠色城市,呵護地球家園!
2006年:莫使旱地變為沙漠
2007年:冰川消融,后果堪憂
2008年:促進低碳經濟
2009年:地球需要你:團結起來應對氣候變化
2010年:多樣的物種,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來
2011年:森林:大自然為您效勞
2012年:綠色經濟:你參與了嗎?
2013年:思前,食后,厲行節約
:提高你的呼聲,而不是海面
:可持續消費和生產
中國目前面臨的環境問題
1、大氣環境
我國目前的空氣污染相當于發達國家五六十年代污染最嚴重時的水。大氣污染以煤煙性污染為主,主要污染物為煙塵和二氧化硫,其中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約占70%;
全國大城市汽車尾氣污染趨勢加重。氮氧化物已成為一些大城市空氣中的首要污染物。廣州、北京為首,其次是上海武漢、鄭州、沈陽、大連、杭州等城市;
全國600多個城市中,大氣環境質量符合國家一級標準的城市不到1%;全國大、中城市的總懸浮微粒和降塵基本都超過國家規定的標準。
2、水資源和水環境
我國水資源緊張,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世界人均的1/4;全國300多個城市缺水,其中百個城市嚴重缺水,每年因缺水而減少的產值達1200億元;
我國著名的5大湖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的蓄水量都在減少,湖面縮小了1/4甚至一半;
我國江河湖庫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50%的城市飲用水源受到污染,78%的城市河段不適宜作飲用水源,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工業較發達城鎮附的水域污染突出;
城市中80%以上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未經處理排入水體,使流經主要城市的70%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污染物來自化工、石化、造紙、食品、制革、紡織等企業排放的高濃度有機廢水和大量未經處理的城市生活污水。
3、固體廢棄物
我國廢棄物排放量大,全國有2/3的城市陷于垃圾圍城,1/4城市垃圾糞便不能日產日清。由于綜合利用和處置率低,累計堆存量達65億噸,占地5萬余公頃;
隨著中國化學工業的發展,有毒有害廢棄物也有所增長。有毒有害固體廢棄物都未經過嚴格的無害化和科學的安全處置,成為中國亟待解決并具有嚴重潛在性危害的環境問題。
4、環境噪聲
我國噪聲污染較嚴重,2/3的城市人口暴露在較高的噪聲環境中,區域環境噪聲達標率不到50%,90%的城市道路交通噪聲超過了國家規定的70分貝。
5、森林資源
我國森林覆蓋率約為13%,居世界第121位。人均森林面積約0.11公頃,相當于世界人均森林面積的1/9。我國寶貴的原始森林長期受到亂砍濫伐、毀林開荒、森林火災與病蟲害的破壞,原始林每年減少5千方公里。占國土面積50%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區森林覆蓋率不足1%,許多地區無林可言。
6、氣候變暖與自然災害
40年來中國的氣候存在著變暖的總趨勢,年來年均氣溫值比前30年的均氣溫值高0.21攝氏度。氣溫增高增大地表水的蒸發量,從而加重中國華北和西北的干旱、土地沙化、堿化以及草原退化的危害。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由于受高溫季風氣候的影響,導致臺風侵襲沿海的頻率和強度增加,從而加重沿海地區的風災和暴風洪澇災害。
寧夏上泰山科技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10:02:08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