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歷史上名人有明思宗崇禎、清圣祖康熙帝、清世宗雍正帝、清高宗乾隆帝、清德宗光緒帝、清咸豐帝孝欽顯皇后慈禧、馬致遠等,以下是具體介紹。
1、明思宗崇禎
重要事件: 朱由檢(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思宗,天啟二年(1622年)被冊封為信王,天啟七年(1627年)登基,改元崇禎(1628年-1644年)。
影響:崇禎帝繼位后大力鏟除閹黨,勤于政事,生活節儉,曾六下罪己詔,是位年輕有為的皇帝。但他生性多疑,無法挽救衰微的大明王朝,期間爆發農民起義,關外后金政權虎視眈眈,已處于內憂外患的境地。
評價和爭議:崇禎帝在位期間深陷內憂外患之中,雖然勤勉有為,但多疑的性格和政治手腕不足,未能扭轉大明王朝的頹勢。他的自殺也被一些人認為是逃避責任,不愿意直面國家的困境。但也有人認為,他在位期間雖然面臨困境,但仍然為了國家的利益而勤勉工作,對于大明王朝的衰落并不完全是他一個人的責任。
2、清圣祖康熙帝
重要事件: 清圣祖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是清朝第四位皇帝,康熙八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康熙帝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局面。
影響:康熙帝在位期間,實現了對中國大陸的基本統一,加強中央集權,同時也注重對外開放和文化交流,推動了中國文化的繁榮。他重視人才,鼓勵科舉,開展了廣泛的文化和學術活動,也進行了一系列軍事改革,加強了清朝的國防實力。
評價和爭議:康熙帝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杰出的皇帝之一,他的長期在位不僅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在中國政治制度和社會發展方面留下了重要的遺產。但也有人批評他在位期間對漢族的壓迫和剝削,以及對藏族、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的殘酷統治。
3、清世宗雍正帝
重要事件: 愛新覺羅·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蒙古尊稱為納伊拉爾圖托布汗。雍正帝在位期間重整機構并且對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為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統治,實行改土歸流,并且大力整頓財政,實行耗羨歸公,建立養廉銀制度等。特別是雍正七年(1729年)頒布的《大清律》規定了清朝的刑法和司法制度,對后來的清朝和中華民國的法律產生了重要影響。
影響:雍正帝在位期間,加強了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統治,推行了一系列政治、經濟和文化改革,促進了社會穩定和經濟繁榮。他還重視軍事力量,加強了清朝的國防實力。同時,他也對文化藝術和學術研究進行了大力支持和鼓勵,為中國文化的繁榮做出了貢獻。
評價和爭議:雍正帝被認為是清朝歷史上的杰出皇帝之一,他的改革和政策對清朝和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也有人批評他的統治手段殘酷,對反對者和異己的打壓和迫害,也有人指責他對藏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的剝削和壓迫。此外,他在位期間也存在一些貪污腐敗和私生活不端的問題。
4、清高宗乾隆帝
重要事件:乾隆帝(1711年-1799年)是清朝第六位皇帝,自1735年登基至1796年退位,享年89歲。他在位期間加強了對西藏、新疆等地區的統治,推行一系列政治、經濟和文化改革,促進了社會穩定和經濟繁榮。他注重科舉考試,大力支持文化藝術和學術研究,也對外交關系有所發展。
影響:乾隆帝在位期間,清朝經歷了一個繁榮穩定的時期,他的治理成就被稱為“乾隆盛世”。他實現了對中國大陸的基本統一,加強了中央集權,也推動了中國文化的繁榮。他重視軍事力量,加強了清朝的國防實力,同時對外交關系的發展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評價和爭議:乾隆帝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杰出的皇帝之一,他的長期在位為清朝和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也有人批評他對漢族的壓迫和剝削,以及對藏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的殘酷統治。此外,他在位期間也存在一些貪污腐敗和私生活不端的問題。
5、清德宗光緒帝
重要事件:光緒帝(1871年-1908年)是清朝第十一位皇帝,自1875年繼位至1908年去世,享年38歲。在他的統治期間,中國經歷了許多重要事件,如甲午戰爭、義和團運動和戊戌變法等。光緒帝在位期間,通過推進改革,試圖推動中國現代化進程,但他的改革努力受到了保守派的阻撓和反對。
影響:光緒帝在位期間,中國經歷了一個充滿變革和挑戰的時期,他的改革努力為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奠定了基礎。他也注重文化教育,推動了科舉考試的改革,支持了新文化運動的發展,為中國文化的繁榮做出了貢獻。
評價和爭議:光緒帝被一些人認為是中國歷史上杰出的君主之一,他試圖推進中國現代化進程,為中國的未來做出了貢獻。但他的改革努力受到了強烈的反對,最終沒有取得成功。此外,他在位期間也存在一些貪污腐敗和對民眾的壓迫等問題,對他的評價也存在爭議。
6、清咸豐帝孝欽顯皇后慈禧
重要事件:慈禧是清朝晚期的實際統治者,她在同治年間與恭親王奕訢一起發動辛酉政變,奪取政權,成為實際上的清朝皇帝。她在位期間推行了一些改革,包括允許洋務派的現代化改革、廢除科舉制度等,但也存在一些錯誤決策,如導致甲午戰爭等。她在光緒年間曾兩次下臺,但又兩次重返權力中心,直到1908年去世。
影響:慈禧在位期間,推動了一些現代化改革,并且促進了中國的對外開放。但她的政治決策也導致了一些重大的失敗和損失,甚至對中國的未來產生了負面影響。她也被認為是清朝末年政治腐敗的代表人物之一。
評價和爭議:慈禧被評價為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一方面她在位期間推動了一些現代化改革,另一方面也存在許多失誤和錯誤決策。她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頗具爭議,有人認為她是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女性之一,也有人批評她對中國的影響是負面的。
7
件重要事:馬致遠是元代著名的戲曲家和散曲作家,被譽為“元曲四大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品《天凈沙·秋思》一度被稱為秋思之祖,影響深遠。
影響:馬致遠對中國戲曲和散曲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他創作的作品被廣泛傳播,并且對后世的文學和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作品也被認為是中國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評價和爭議:馬致遠被認為是中國文學和藝術史上的杰出人物之一,他的作品至今仍廣受欣賞和傳頌。然而,他的生經歷仍存爭議,包括他的出生年代、家庭背景等方面。
8、丁觀鵬
重要事件:丁觀鵬是清代著名畫家,雍正四年進入宮廷成為供奉畫家。他擅長畫人物、道釋、山水,畫風工整細致,深受歐洲繪畫的影響。
影響:丁觀鵬的畫作在中國繪畫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不僅代表了清朝時期的繪畫風格,也深受西方繪畫的影響,對中國現代繪畫產生了重要影響。
評價和爭議:丁觀鵬被認為是清朝時期最杰出的畫家之一,他的作品在中國繪畫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是,他的生經歷仍存爭議,包括他的出生年代、家庭背景等方面。
9、朱世杰
重要事件:朱世杰是元代著名的數學家和教育家,被譽為“中世紀世界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他在當時的天元術的基礎上發展出“四元術”和“垛積法”等數學方法,對數學的發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影響:朱世杰的貢獻對中國數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數學方法和著作被廣泛傳播,并成為中國數學史上的重要組成部分。他的數學和方法也對世界數學的發展產生了影響。
評價和爭議:朱世杰被認為是中國數學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的貢獻被廣泛認可。然而,他的一些數學成就仍受到爭議,包括他的“四元術”是否為他所創,以及他的數學是否獨立于西方數學的。
10、納蘭性德
重要事件:納蘭性德是清朝初年著名的詞人,他的詞作以“真”取勝,被稱為“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他的著作包括《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
影響:納蘭性德的詞作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代表了清朝初年的文學風格,深受后世文人的贊譽。他的詞作也對中國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評價和爭議:納蘭性德被認為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杰出的詞人之一,他的作品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和文化意義。但是,他的生經歷仍存爭議,包括他的家庭背景、個人生活等方面。
元至四年(1267年)在金中都城的東北部營造中都城,元至元九年(1272年)改中都為大都,定名大都城。元世祖采用郭守敬的建議,引白浮泉水入城,匯流積水潭,開鑿通惠河直達通州,京杭大運河南至杭州,北至海子(積水潭),既解決大都城水源,又使大批漕糧貨物運抵京都。元大都城的建立,奠定了北京城發展的基礎,西城區境內才成為京畿中心、繁華地區。
1949年初北市解放后,全市下轄20個區。
1950年4月18日,政務院批準將北京市調整合并為16個區,今區境內為第2區和第4區全部、第5區之西半部及第13、第14區的一部。1952年9月,市政府再次調整區劃,今區境內為西單區和西四區及海淀區、前門區的一部分,第2區更名為西單區,第4區更名為西四區。1958年4月18日,國務院批準,撤銷前門區,其行政區域分別并入宣武等區,形成宣武區轄境,同時,將西單、西四二區合并為西城區。1987年9月北京市將朝陽區馬甸0.6方千米劃給西城。
2010年6月28日,經國務院批復,撤銷北京西城區和宣武區,設立新的西城區,以原西城區、宣武區的行政區域為新西城區的行政區域。至此區劃調整后的新西城區面積50.7方公里。
長城
The Great Wall
舉世聞名的中國古建筑萬里長城,東起渤海灣山海關,西至甘肅省的嘉峪關。穿過崇山峻嶺、山澗峽谷,綿延起伏1.2萬余華里,橫跨中國北方七個省、市、自治區。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為了御敵,便據險修筑長城。秦統一中國后,把分段的防衛墻連接起來,建成規模宏偉的萬里長城,以后各朝又陸續加固增修。到了明代(1368年至1644年),在舊有的基礎上逐漸改建成如今的面貌。萬里長城氣魄雄偉,是世界歷史上偉大的工程之一。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故宮
Imperial Palace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位于北京市區中心。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我國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永樂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年),后經多次重修與改建,仍保持原有布局。占地72萬多方米,建筑面積約15萬方米,屋宇9000余間,周圍宮墻高10余米,長約3公里,四腳矗立風格綺麗的角樓,墻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環繞。整個建筑群氣勢宏偉豪華,布局開闊對稱,內外裝飾壯麗輝煌,是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精華。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4年7月1日,沈陽故宮作為明清皇宮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莫高窟
Mogao Caves
位于甘肅省敦煌市鳴沙山東麓斷崖上。俗稱千佛洞,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始鑿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以后歷代相繼鑿建。洞窟分上下五層,高低錯落,依次排列,南北長1600多米。其形制主要有禪窟、中心柱窟和覆斗頂窟。現存已編號洞窟492個,壁畫4.5萬多方米,彩塑3000余尊,唐、宋木構建筑5座。1900年于藏經洞發現西晉至宋代經、史、子、集各類文書繪畫作品5萬余件。莫高窟集建筑、繪畫、雕塑于一體,是我國內容最豐富的石窟藝術寶庫。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秦始皇陵
Mausoleum of the First Qin Emperor
位于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驪山北麓。陵墓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現存墓封土高40米。陵園布局仿秦都咸陽,分內外兩城,內城周長約2.5公里,外城周長約6.3公里。兵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東側,是秦陵的大型陪葬坑,1974年被發現。現已挖掘四個坑,面積共2.5萬余方米。能內叢葬大量與真人真馬等同大小的陶制彩繪兵馬俑和當時實戰使用的各種兵器。出土文物達萬件之多。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Zhoukoudian Ruins of Peking Man
位于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是中國舊石器時代的重要遺址。1927年開始發掘,洞內曾發現3個完整的頭蓋骨和一些殘骨,是北京猿人和山頂洞人化石的發現地。山頂洞人代表一萬多年前新人的類型,是研究人類進化的重要實物資料。建國以來,又陸續發現了北京猿人化石,打制石器和用火遺跡等新材料,是研究人類發展史和中國原始社會史極其珍貴的資料。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承德避暑山莊與周圍寺廟
The Mountain Resort and its Outlying Temples in Chengde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又稱“承德離宮”、“熱河行宮”。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至乾隆五十五年(1703-1790年)。占地560余萬方米,建筑物達110余處,為清代帝王夏日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分宮殿區和苑景區兩部分,周圍環繞長10公里的石砌宮墻。宮殿區分正宮、東宮、松鶴齋、萬壑松風等四組建筑。正宮的澹泊敬誠殿全為楠木結構,各種大典均在此舉行。是我國現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孔府、孔廟、孔林
Temple of Confucius, Cemetery of Confucius, and Kong Family Mansion in Qufu
位于山東省曲阜市。曲阜孔廟為我國最早、最大的祭祀孔子的祠廟。占地約10萬方米,殿堂466間。主要建筑物有金、元兩代的碑亭、明代建造的奎文閣和清代重修的大成殿。孔府與孔廟毗鄰,為孔子后裔直系子孫衍圣公住宅。孔林為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立有歷代頌揚孔子的碑刻。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西藏布達拉宮
The Potala Palace in Lhasa
位于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是我國著名的宮堡式建筑群,藏傳佛教名寺。海拔3000多米。為紀念唐朝文成公主和西藏松贊干布的婚事而興建,已有1300多年歷史。宏偉壯麗的布達拉宮建筑依山壘砌,宮殿高13層,達117米,全由花岡石砌成,飛檐金頂,雕梁畫棟,氣宇非凡,是西藏最珍貴的宗教、藝術和文化寶庫。內有宮殿、佛堂、經室、寢宮、靈塔殿、庭院等。全部建筑群樓重迭,殿宇嵯峨,氣勢雄偉,體現了藏式建筑的鮮明和漢藏文化融合的一些風格。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0年11月與2001年12月,大昭寺和羅布林卡作為布達拉宮歷史建筑群的擴展項目被批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武當山古建筑群
Ancient Architectural Complex in Wudangshan Mountain
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古稱太和山。方圓400公里,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巖、二十四澗等勝景。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峰奇谷險,洞室幽邃。山上有屬于道教的巨大古建筑群,主要有八宮、二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巖廟等。峰頂建于明代的金殿,以銅鑄鎏金著稱,是我國現有的最大的銅質建筑的珍品之一。武當山為武當派拳術發源地。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麗江古城
The Ancient City-Lijiang
位于云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十二世紀末-十三世紀中葉),面積1.6方公里,是納西族聚居地。有黑龍潭、五鳳樓等名勝古跡,建國后曾發現“漓江人”石。古城四周青山環繞,黑龍潭水分三條支流穿越古城而過,途中又分成條條細流入墻繞戶,與散點狀井泉構成一個完整的水系。聞名遐爾的東巴象形文字、繪畫、音樂、舞蹈、東巴經等,內涵豐富。是研究納西族獨特的居住環境、地方歷史文化和民族民俗風情的寶貴實物例證。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遙古城
The Ancient City-Pingyao
位于山西省遙縣。始建于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年至782年),明洪武三年(1370年)建城為方形,墻高約12米,周長6.4公里,面積2.25方公里,有甕城、垛口、敵樓、角樓等城防設施,以及魁星樓、點將臺、關帝廟等附屬建筑。明、清兩代均有補修,但基本上還保持明初的形制和構造。城內街道、市樓、商店等仍保留原有形制,是研究我國明代縣城建置的實物材料。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蘇州古典園林
Classical Gardens of Suzhou
位于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園林以拙政園、網師園、留園、滄浪亭、獅子林、環秀山莊等為代表,集中了江南園林建筑的精華,分別代表了宋、元、明、清不同時代的建筑風格。蘇州古典園林巧妙地運用了對比、襯托、對景、借景以及尺度變換,層次配合和小中見大,以少勝多等造園技巧和手法,將亭、臺、樓、閣、泉、石、花、木組合在一起,在都市中創造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居住環境。在世界園林發展史上占有無可替代的重要地位。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0年11月蘇州藝圃、藕園、滄浪亭、獅子林和退思園5座園林作為蘇州古典園林的擴展項目被批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北京頤和園
The Summer Palace in Beijing
位于北京城區西北郊。原為清代行宮花園。金代在此建金山行宮,明代改建為好山園。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改建,名清漪園。光緒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重建,改名頤和園。占地2.9方公里,其中湖泊面積約占四分之三。園內有各種形式和類型的宮殿、寺廟和園林建筑3000余間,分為勤政、居住、游覽三大活動區域。全園以萬壽山為中心,山青水綠,閣聳廊回,金碧輝映,氣魄宏偉,手法巧妙,在中外園林藝術史上有極高地位。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北京天壇
The Temple of Heaven in Beijing
位于北京市城南。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代曾重修改建,占地約270萬方米。主要建筑有祈年殿、圜丘和黃穹宇,是明清兩代帝王祭天和祈谷的場所。有垣墻兩重,形成內外壇,壇墻南方北圓,象征天圓地方。黃穹宇前有著名的回音壁和三音石。天壇為圜丘、祈谷兩壇的總稱,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大足石刻
The Dazu Rock Carvings
位于重慶市大足縣境內。為唐、五代、宋時所鑿造,明、清兩代亦續有開鑿。分布于該縣西南、西北和東北的扇區,共23處;較集中的有寶頂山、北山等19處。其中以寶頂山摩崖造像規模最大,造像最精美。石窟中除佛像和道教造像外,也有儒、佛、道同在一龕窟中的三教造像,而以佛教造像所占比例最大。窟內有石刻,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多樣的處理手法,并富于地方色彩。199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明清皇家陵寢
Imperial Mausoleums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明清皇家陵寢是我國明、清兩朝皇帝悉心規劃營建的文物建筑,體現了中國封建社會的最高喪葬制度和千百年封建社會的宇宙觀、生死觀、道德觀和俗,也體現了當時中國最高水的規劃和建筑藝術,陵寢分布于北京、河北、遼寧、安徽、江蘇、湖北等地,主要建筑保存完整,反映了明清皇家陵寢原貌。現保存完好的是明皇家陵寢有:明皇陵、明孝陵、明祖陵、明十三陵 、明顯陵。清皇家陵寢有: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清東陵和清西陵。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3年7月,明十三陵和明孝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的一部分收入《世界遺產名錄》。2004年7月1日,盛京三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的擴展項目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龍門石窟
Longmen Grottoes
位于河南省洛陽市城南。為我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之一。石窟造像開鑿于北魏(386年至534年)。歷經400余年的大規模營造,石窟全長1000米,有佛洞1352個,佛龕785個,造像約10萬尊,題記和碑刻6300余品。其代表性洞窟有北魏時的古陽洞、賓陽洞、蓮花洞、藥方洞和唐代的潛溪寺、萬佛洞、奉先寺、看經寺等。奉先寺主佛盧舍那高達17.14米,面容豐腴飽滿,修眉長目,嘴角微翹,流露出對人間的關注和智慧的光芒,成為唐代雕塑藝術中的代表作。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云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市場營銷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
時間:2025-05-22 09:41:01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在湖北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37:39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在四川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9:35:14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對比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時間:2025-05-22 09:32:23海南上長春工業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28:45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對比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
時間:2025-05-22 0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