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對1978年~2006年所有行業收入的研究表明,自2002年以后,行業間的收入分配已經出現了兩極分化的趨勢。
這一結論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縮小收入分配差距政策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項目的研究者對1978年~2006年十幾個大行業的人均實際工資的概率分布形態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中國收入分配的格局已經從“單峰”分布向“雙峰” 轉變,即從大多數人的收入分布在均收入水附,轉變到一部分人集中在較高的收入水,另外一部分人集中在較低的收入水附,并且形成了穩定的格局。
數據顯示,1978年,國家統計局劃分的16個大行業中,工資收入最高的“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與最低的“社會服務業”人均工資之比僅為 2.17倍;2006年,全國大行業中工資收入最高的“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與最低的“農業”人均工資之比高達4.69倍,全國這一比值最大的省份已經接6倍。
收入差距曾一度縮小
對數據的分析發現,以1993年為界,中國各行業的收入分配在此前后出現了明顯不同的特點。
在1978年到1992年間,行業工資分布主要有兩個特點:一方面十幾個大行業的實際均工資始終呈現出“單峰”分布的格局,行業收入分配沒有發生兩極分化;另一方面,在上世紀80年代中前期,行業工資收入的集中程度顯著提高,行業間的收入差距反而有一定的縮小。
顧嚴表示,主要原因是當時正是我國改革重點向城鎮轉移之際,進入全面改革的階段,各行業的積極性得以更加充分地發揮,各行業的實際工資收入增長提速,行業間收入差距出現一定程度的縮小。
具體到各個行業來看,“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地質勘查業、水利管理業”、“建筑業”三個大行業在1979~1982年間穩居行業均工資排名前三位,這三個行業的工資增長率也位居前列。
進入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這些行業工資增速的相對位次發生了下降;原先工資水較低的“房地產業”、“社會服務業”、“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業”、“教育、文化藝術及廣播、電影、電視業”等行業實現了工資水的加速上漲。
而前述工資水排在前三位的行業工資增長率12%~13%,但其增長率排名僅為倒數第六、倒數第三和倒數第二;1979年工資排名居倒數第一、倒數第四和倒數第三位的“社會服務業”、“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業”和“教育、文化藝術及廣播、電影、電視業”,實現了16%、24%和15%的名義工資年均增長,增長率分居第三、第一和第二位。
這一趨勢一直延續到上世紀90年代后期,從1997年起,行業工資收入差距拉大。
江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在云南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13:20遼寧特殊教育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江西工商職業技術學..
時間:2025-05-22 09:10:51金山職業技術學院對比四川汽車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附分..
時間:2025-05-22 09:08:12成都銀杏酒店管理學院在重慶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05:01四川上山東理工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01:18江西高考理科533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08:5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