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是以沒有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城鎮未成年人和沒有工作的居民為主要參保對象的醫療保險制度。它是繼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推行后,*、國務院進一步解決廣大人民群眾醫療保障問題,不斷完善醫療保障制度的重大舉措。它主要是對城鎮非從業居民醫療保險做了制度安排。這一制度的出現在中國社會保險制度改革的歷程中具有重大意義,指明了中國社會保險制度改革的方向。那么2019年宜賓城鎮居民醫保報銷比例是多少?2019年宜賓居民醫保報銷條件和相關政策是什么?本文現代知識網整理了一些關于宜賓居民醫保報銷的相關知識,希望對你有幫助。
宜賓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詳解!
參保及繳費
參保范圍
(一)本市戶籍的居民;
(二)長期居住本市并能提供居住證明的市外戶籍居民;
(三)本市職業高中、大中專學校中市外戶籍的在校學生。
依法應當參加本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不屬于本參保范圍。
新生兒參保
(一)當年新出生的嬰兒,母(父)親參加當年本市居民醫保的。
由其監護人在出生之日起3個月內持戶籍證明或出生醫學證明到所在街道(鄉鎮)、社區辦理參保登記手續,不繳納出生當年居民醫保費,自出生之日起隨其母(父)親享受出生當年居民醫保待遇。超過(含)3個月辦理參保登記手續的,需繳納出生當年居民醫保費,從參保繳費之日起3個月后享受出生當年居民醫保待遇。
(二)當年新出生的嬰兒,母(父)親未參加當年本市居民醫保的。
由其監護人在出生之日起3個月內持戶籍或出生醫學證明等相關證明材料到居住地所在街道(鄉鎮)、社區辦理參保登記繳費手續,自出生之日起享受出生當年居民醫保待遇。超過(含)3個月辦理參保繳費的,從參保繳費之日起3個月后享受出生當年居民醫保待遇。
辦理流程
(一)城鎮居民
1.家庭首次參保或家庭原參保登記事項有變更的,在戶籍(居住地)所在地社區辦理參保登記,填寫《宜賓市城鄉居民醫保參保繳費登記表》,然后持社區開具的繳費通知單到縣(區)醫保局委托的代收費銀行繳納居民醫保費;
2.城鎮居民續保,如家庭原參保登記事項無變更的,可直接到代收費銀行繳費;
3.代收費銀行為參保居民開具繳費憑證。繳費憑證應載明:參保人員姓名、繳費金額、繳費日期、編碼、代收費銀行經辦人員姓名、代收費銀行業務用章等內容。
(二)農村居民
1.家庭首次參保的,在村委會經辦人員指導下填寫《宜賓市城鄉居民醫保參保繳費登記表》;
2.部分家庭成員首次參保或變動的,在村委會經辦人員指導下,依據《宜賓市城鄉居民醫保參保花名冊》變更參保登記;
3.繳納居民醫保費給村委會經辦人員;
4.取得村委會開具的收費發票;
5.鼓勵農村居民以戶為單位通過銀行直接繳費。
市外戶籍的職業高中、大中專在校學生(含學校集體戶學生)由所屬學校統一填寫《宜賓市城鄉居民醫保參保花名冊》,在參保繳費辦理期內統一到縣(區)醫保局辦理參保手續,并到縣(區)醫保局委托的代收費銀行繳納居民醫保費。
具有本市戶籍的居民參保時,家庭成員中有屬特殊困難群體人員的,由戶籍所在地民政、殘聯部門進行身份確認,所需繳納的居民醫保費由所在縣(區)民政部門在參保繳費辦理期內代為繳納。
應由征地部門代為繳納居民醫保費的被征地居民,由征地部門在參保繳費辦理期內統一到所在縣(區)醫保局辦理參保登記繳費。
具有本市戶籍的下列特殊困難群體參加居民醫保個人不繳費,由政府全額補助:
(一)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
(二)城鄉低收入家庭中的重度殘疾人(持中華人民共和國Ⅰ、Ⅱ級殘疾證)。
(三)納入民政重點優撫對象的城鄉7?10級殘疾軍人、“三屬”人員(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在鄉老復員軍人、帶病回鄉退出現役軍人和參戰參試退役人員等。
(四)城鄉特困供養人員。
(五)孤兒。
繳費情況
應由征地部門代為繳納居民醫保費的被征地居民,由征地部門在參保繳費辦理期內統一到所在縣(區)醫保局辦理參保登記繳費。
居民醫保實行按年度一次性參保繳費。每年10月1日至12月20日為下一年度居民參保繳費辦理期,逾期不再辦理。參保居民應當一次性繳納下一年度的居民醫保費。保險有效期為次年的1月1日零時至12月31日24時。
按照宜賓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施細則:居民醫保個人繳費標準每人每年180元。參保居民在繳納居民醫保費后,不予退還所繳納的居民醫保費。
醫療保險待遇
每個參保居民在一個保險年度內,除大病保險賠付外,居民醫保基金報銷費用的最高限額標準為15萬元。
住院報銷比例
住院分娩醫療費用限額補助標準為:
自然分娩800元、剖宮產分娩1300元。多胞胎生育的,每增加一個嬰兒,增加200元。
住院床位費報銷
一級及以下定點醫療機構8元(鄉鎮中心衛生院、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1元);
二級定點醫療機構13元;
三級定點醫療機構27元。
參保居民在參保地二級及以下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普通門診醫療費,一個保險年度內限額為70元,家庭成員可以共用,結余可跨年度結轉使用,但有下列情形的除外:
(1)未連續參保繳費的;
(2)醫保關系轉出市外的;
(3)死亡的。
參保居民在一個保險年度內中途參保繳費的,不享受當年普通門診醫療費。
參保居民在本市或市外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含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職工醫療保險的,醫療保險待遇期有重復的,不重復享受醫療保險待遇。
住院就醫辦理
(一)參保居民在市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的,經定點醫療機構醫師出具住院證明,憑《社會保障卡》或《身份證》辦理入院手續。
(二)未辦理《社會保障卡》、《身份證》的參保居民,憑《戶口簿》或《出生醫學證明》辦理入院手續。
(三)無《社會保障卡》、《身份證》、《戶口簿》的參保居民,憑參保繳費憑證、參保地村委會(社區)證明以及參保編碼辦理入院手續。
醫院就診流程圖
住院費用結算
(一)參保居民在市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的,住院期間符合居民醫保政策支付的費用,由定點醫療機構墊付。定點醫療機構在病人出院后1個月內向市、縣(區)醫保局申報墊付費用,市、縣(區)醫保局審核后撥付。
(二)參保居民在市外就醫,所住醫院與本市實現了聯網結算的,持本人的《社會保障卡》等資料辦理入院申報手續,出院時應由個人承擔的費用由個人與醫院結算;屬于居民醫保基金支付的費用,由市、縣(區)醫保局按四川省異地就醫結算相關規定結算。
(三)參保居民在未實現即時結算的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的,由本人全額墊付,原則上應在出院后2個月內到參保地申請報銷,申請報銷時,應提供以下材料:
1.加蓋就診醫療機構鮮章的住院病歷資料復印件(含入、出院記錄或出院小結、長期和臨時醫囑、相關輔助檢查報告單、手術記錄單、麻醉記錄單)、出院證;
2.發票報銷聯(社保報銷聯)原件和醫療費用匯總清單(蓋有醫院鮮章);
3.本人或監護人社會保障卡(身份證、戶口薄)、銀行卡(折)及復印件;
4.無《社會保障卡》、《身份證》、《戶口簿》的,需委托他人辦理,提供委托書、委托人身份證復印件及本人或監護人銀行卡(折)復印件。
具體受理機構和報銷辦法、流程由各縣(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確定。
呼和浩特職業學院對比山西警官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9:22:04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在上海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19:52泰山科技學院對比西安理工大學高科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9:16:28江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在云南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13:20遼寧特殊教育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江西工商職業技術學..
時間:2025-05-22 09:10:51金山職業技術學院對比四川汽車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附分..
時間:2025-05-22 09: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