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是我國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決策,對開創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促進地區及世界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高考知識網小編為你分享了一帶一路戰略意義的論文范文,希望能夠幫到你。
論文摘要:“絲綢之路經濟帶”是具有全球視野的戰略倡議,可成為中國擴大對外開放、推動與歐亞國家經濟合作新的戰略臺,并可進一步推動西部大開發、促使我國企業“走出去”,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轉型。中亞是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第一環,具有基礎性和示范性效應。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符合沿線國家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根本利益,受到中亞國家的普遍歡迎。絲綢之路經濟帶不是機制化的國際組織,不謀求建立超國家機構,其合作方式靈活多樣。同時也應注意到,絲綢之路經濟帶落實的客觀困難較多,阻力不小,實施過程將是長期的,應逐步推進。
論文關鍵詞: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
全球化視野下的“絲綢之路經濟帶”
“絲綢之路經濟帶”是具有全球視野的戰略倡議,應將其放在全球化的時代大背景下去觀察與分析。冷戰時期,社會制度的競爭、意識形態的對抗、東西方之間的對立是時代主題,歐亞大陸被人為地分割成兩大陣營,地緣政治的爭奪貫穿整個冷戰時期。隨著蘇聯的解體和冷戰的結束,歐亞大陸地緣版圖發生了巨變,對抗與斗爭被全球化所取代,且全球化浪潮迅速波及世界每個角落。在全球化的助推下,新興國家的發展與崛起成為冷戰后國際格局演變的最主要趨勢之一。1999年,全球十大經濟體中,中國排在第七位,其余均是發達國家。到2012年,全球十大經濟體中,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占到四席,歐亞大陸的經濟版圖也明顯變化。西邊的歐盟從2008年起陷入嚴重的債務危機,但其經濟發展水仍居世界前列;東邊的中國經濟快速發展30年,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間的大多數國家經濟總體發展水不高,但發展的愿望強烈,發展潛力巨大。年來,中東歐國家、土耳其、伊朗、哈薩克斯坦等國經濟增長勢頭良好!敖z綢之路經濟帶”可進一步推動歐亞大陸各國的經濟合作,促進各國經濟發展,進一步改變整個歐亞大陸的經濟版圖。對中國來講,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具有多重戰略意義。
首先,可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新格局。
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經濟合作的重點是發達國家,中國從發達國家引進大量資金與技術,成立大批合資企業,生產出的產品以西方國家和周邊為主要市場。從1999年到2012年,中國的前七大貿易伙伴始終為歐盟、美國、日本、東盟、香港地區、韓國和臺灣地區。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中國與歐盟等發達國家的貿易難有大幅增長,一是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乏力,二是中國與這些國家的貿易額規模已經很大,合作潛力需要深挖。2012年中國與歐盟貿易額達5460億美元,同比下降3.7%。中日貿易額為3294億美元,下降3.9%。但年來,中國與俄羅斯、印度、沙特、伊朗、土耳其、哈薩克斯坦等國的貿易額迅速增長,且潛力巨大。2012年,中俄貿易額為881億美元,增長11%,中俄計劃到使貿易額達到1000億美元,2020年上升到2000億美元。2012年,中國與沙特雙邊貿易總額達734億美元,同比增長14%,再創歷史新高。中國繼續為沙特第一大貿易伙伴。“絲綢之路經濟帶”將推動中國向西開放,深化中國與廣大歐亞地區國家的經濟合作,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新格局。
其次,可進一步推動西部大開發。
長期以來,由于自然、歷史和社會等原因,西部地區在經濟發展方面相對落后。為推動西部地區的發展,減少東西部差距,2000年中國正式提出“西部大開發”戰略。十多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對西部的支持力度,以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為突破口促進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將為西部省份帶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如果說中國改革開放前30年,我們主要向發達國家開放,主力軍是東部省份,那么今后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擴大向西開放的主力軍將是西部省份。目前,西部各省對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熱情空前,紛紛希望利用區位優勢,積極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陜西已經提出打造“絲綢之路”的“新起點”,新疆則要作“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橋頭堡”。
再次,可促進產業結構轉型,推動企業“走出去”。
當前,中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任務艱巨。實施“走出去”戰略對于我國轉移過剩的生產能力,調整產業結構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對外投資規模不斷擴大,2012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達878億美元,成為全球三大對外投資國之一。未來五年,對外投資總額達5000億美元。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一些國家經濟相對落后,發展的愿望強烈,急需資金與技術,可成為中國對外投資的重點地區。最后,有利于保障能源安全。2012年,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原油進口量達2.7億噸,對外依存度突破60%。在中國的十大原油進口國中,西亞、俄羅斯、中亞國家占有8席,與這些國家加強能源合作,對中國保障能源安全意義重大!敖z綢之路經濟帶”將進一步加強中國與油氣出口國的能源合作。目前,中國原油進口主要是通過海運穿過馬六甲海峽,存有較大安全風險。而來自俄羅斯、中亞國家的油氣通過管道進口,大大降低了運輸風險。
絲綢之路經濟帶將全面聯通歐亞大陸
絲綢之路經濟帶范圍廣闊,將涵蓋30多億人口,涉及40個國家。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范圍將不僅僅局限于中亞地區,還應包括南亞、西亞、中東歐和俄羅斯。歷史上,古絲綢之路就分為北、中、南三線,將歐亞大陸眾多的國家連接在一起。而今天,中國與歐亞大陸國家的合作日益密切,絲綢之路經濟帶可通過靈活的合作方式,將更多的國家緊密聯系在一起。
首先,中亞地區與中國毗鄰,有著3000多公里長的邊界,中亞五國總面積400萬方公里,人口約6600萬。中亞國家獨立20多年來,在國家建設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發展經濟的愿望強烈,與中國的合作快速發展,2012年中國與中亞國家的貿易額達460億美元,人文領域的合作也不斷深化。
南亞地區人口眾多,年來與中國的合作不斷深化,2012年中國與印度貿易額接700億美元,中印提出將貿易額達到1000億美元的目標。中國與巴基斯坦的貿易額為125億美元,潛力還遠未充分發掘。今后中巴經濟走廊、中緬孟印經濟走廊的建設將促進中國與南亞地區的經濟合作,推動各國經濟發展。
中國與西亞國家通過絲綢之路進行友好交往的歷史源遠流長,年來中國與西亞國家的合作日新月異。2012年,中國與海灣合作委員會6國貿易額達1550億美元,中國是沙特最大的貿易伙伴,西亞地區是中國能源的主要進口來源。2013年上半年,中國與土耳其貿易額達138億美元,同比增長18%。中國與伊朗的貿易額已突破400億美元。隨著西方對伊朗的貿易制裁,中國已成為伊朗的主要經濟合作伙伴。
2012年,中國與中東歐國家貿易額達500億美元;2013年11月底,中國?中東歐會晤通過了《布加勒斯特綱要》,提出加強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在經貿、金融、基礎設施、人文等領域合作的具體措施,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合作極具潛力。
俄羅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重要國家,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必須加強與俄羅斯的合作。當前中俄關系處于歷史上最好的時期,兩國建立了面向21世紀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中俄貿易額接900億美元,在能源、交通、科技、農業等領域的合作潛力巨大。俄羅斯作為連接歐亞大陸的重要國家,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也必將促進俄羅斯經濟的繁榮和中俄經濟合作進一步深化。
中亞是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第一環。中亞地區地處歐亞大陸的中心地帶,是歐亞大陸東?西、南?北交通要道,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同時,中亞地區與中國相鄰,是我國向西開放的必經之地。因此,筆者認為,盡管絲綢之路經濟帶范圍廣大,包括眾多國家和地區,但中亞是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第一環,具有基礎性和示范性效應。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茖W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