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支部觀看完反腐片打鐵還需自身硬的觀后感大家會寫嗎?下面是高考知識網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黨支部觀看反腐片打鐵還需自身硬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我們黨把黨內監督作為建黨理論的重要內容,在成立之初就將其鮮明地寫在綱領中,經過各個時期不斷地調整,逐漸形成了一套的無產階級政黨黨內監督理論體系。
黨內監督的歷史發展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章中的黨內監督
1921年黨的一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綱領》共15條,其中,關于黨內監督的規定有2條:“工人、農民、士兵和學生的地方組織中的黨員人數多時,可以派他們到其他地區去工作,但是一定要受地方執行委員會的最嚴格的監督”“地方委員會的財務、活動和政策,應受中央執行委員會的監督”。這些條款從建黨理念出發,著眼于解決具體問題,規定了黨內監督的主體、客體以及自上而下監督方式等基本要素,奠定了黨內監督的基礎。
1922年7月,黨的二大通過了第一部《中國共產黨章程》。隨后黨的三大、四大、五大通過了3個黨章修正案。這一時期黨內監督的有關規定主要包括:一是出現了民主集中制的萌芽。二是逐步建立黨的組織原則,包括上至黨的*下到基層支部,把黨組織和黨員都納入了監督范圍,為黨內監督奠定組織基礎。三是建立黨內專門監督機關。中共五大首次選舉成立了中共中央監察委員會。
1928年6月至7月,黨的六大在莫斯科召開。此次黨章具體規定了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原則:一是下級黨部與高級黨部由黨員代表會議及全國大會選舉之;二是各級黨部對選舉自己的黨員,應做定期的報告;三是下級黨部一定要承認上級黨部的決議,嚴守黨紀,迅速切實的執行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和黨的指導機關之決議。1945年4月,黨的七大黨章對黨內監督的歷史性貢獻主要有:一是確立民主集中制原則。二是確立批評與自我批評方法。三是明確黨員的監督權利。四是重新規定黨的監察體制。
二、*時期的黨內監督
從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到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我們黨在執政環境下對黨內監督進行摸索實踐,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遭遇挫折,經驗和教訓并存。
1956年9月,黨的八大通過的黨章與七大黨章的基本精神一脈相承。在加強黨內監督方面,一是建立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監督體系。二是進一步強調批評和自我批評。三是進一步明確黨內監督機關的機構設置和職能。黨的九大、十大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召開的。兩次大會通過的黨章深受“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影響,強調以階級斗爭為綱,嚴重破壞了黨內政治生活,其中關于黨內監督的規定甚至出現倒退,如刪除“黨的監察機關”一章,廢除了黨的監察機關的合法地位。
1977年8月,黨的十一大由于受歷史局限和“兩個凡是”的影響,通過的黨章未能完成撥亂反正的任務,但卻從制度上推動恢復黨內監督體制機制。一是恢復黨的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二是把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作為黨員的義務。三是要求黨的委員會要接受監督。四是重新增設黨的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
三、改革開放新時期的黨內監督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著力建立和完善黨內監督體制機制,改進監督方式方法,確保黨的自身健康發展。
1982年9月,黨的十二大黨章回顧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建設有益做法,對黨內監督作出了一系列明確而具體的規定,為改革開放新時期加強黨內監督打下了基礎。一是進一步強化民主集中制原則,規定“黨內充分發揚民主,在民主的基礎上實行高度的集中,加強組織性紀律性,保證全黨行動的一致”。二是明確全體黨員必須接受監督,特別規定對黨的的監督。三是規范了紀委的主要任務和經常性工作。
1987年10月,黨的十三大黨章對黨內監督的發展,一是進一步完善黨內民主制度,規定差額選舉和對重大問題進行表決。規定“可以直接采用候選人數多于應選人數的差額選舉辦法進行正式選舉。也可以先采用差額選舉辦法進行預選,產生候選人名單,然后進行正式選舉。”“黨決定重要問題,要進行表決。”二是更加注重發揮黨的基層組織作用,要求“工廠、商店、學校、機關、街道、合作社、農場、鄉、鎮、村、人民解放軍連隊和其他基層單位,凡是有正式黨員三人以上的,都應當成立黨的基層組織”,強化對黨員的日常管理和監督。
黨的十四大、十五大修訂的黨章對黨內監督的規定,一是從十四大黨章開始把“堅持從嚴治黨,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寫進總綱,對加強黨內監督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二是進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十四大黨章總綱規定“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民主集中制日漸成熟,此表述一直沿用至今。三是把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作為黨員的基本義務之一,要求“切實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勇于揭露和糾正工作中的缺點、錯誤,堅決同消極腐敗現象作斗爭”,為開展黨內監督提供了有力武器。
黨的十六大、十七大通過的黨章突出加強黨內監督的制度建設。一是首次提出完善黨內監督制度。二是規定中央政治局、地方黨委常委會要接受黨代會的監督。三是經過實踐檢驗,把巡視監督寫入黨章。四是把黨員領導干部行使權力納入紀委監督范圍,進一步強化黨內監督專門機關的職能和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的*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積極探索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黨內監督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和豐碩成果。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黨章對加強黨內監督有了新概括。一是注重發揚黨內民主,總綱增寫了“必須充分發揚黨內民主,尊重黨員主體地位,保障黨員民主權利,發揮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積極性創造性”,以推動黨內民主建設,為強化黨內監督創造條件。二是抓住關鍵少數,總綱中規定“加強對黨的領導機關和黨員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的監督”,探索解決一把手監督難題。三是增寫了有關干部選拔監督的內容,規定“黨重視教育、培訓、選拔和監督干部”,推進黨內監督向關鍵領域聚焦。[詳細]
黨內監督的形式內容
對于從嚴治黨來說,不論是紀律建設、作風建設,還是反腐敗斗爭,都離不開有效的黨內監督。怎樣才能更好強化黨內監督?*同志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對此作了系統闡述。認真學習、深刻理解和全面貫徹這一重要講話精神,對于創新黨內監督體制機制、正確開展和強化黨內監督具有重大意義。
“強化黨內監督,必須堅持、完善、落實民主集中制”
強化黨內監督,為什么要強調民主集中制?這是因為,制度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民主集中制是黨的根本組織原則和領導制度,是強化黨內監督的關鍵抓手。歷史經驗證明:什么時候民主集中制堅持得好,黨內監督就有力量、有成效,我們黨就風清氣正、充滿生機活力,黨的事業就蓬勃發展;什么時候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壞,黨內監督就無力、無效,黨內矛盾和問題就會滋生蔓延,黨的風氣就會受到損害,黨的事業就會遭遇挫折。有了這個法寶,強化黨內監督就有了堅實的制度支撐。
“完善監督制度,做好監督體系頂層設計”
我們黨是執政黨,從嚴治黨是在黨執政的實踐中進行的。這決定了黨內監督不僅僅是黨內的事,必須從黨和國家大局出發,做好監督體系頂層設計。,*堅持依規治黨,扎緊制度籠子,修訂并頒布了《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制度利器。從保證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高度看待黨內監督,應進一步完善監督制度,既加強黨的自我監督,又加強對國家機器的監督,把黨內監督同國家監察、群眾監督結合起來,同法律監督、民主監督等協調起來,形成監督合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整合問責制度,健全問責機制”
強化黨內監督,必須強化責任界定和責任追究。責任不清,監督就沒有根據。中國共產黨是富有歷史責任感的政黨,始終強調“我們的責任是向人民負責”。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一再申明,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職必追究。各級黨組織在問責方面查處了一些反面典型,取得了一些經驗。當前的問題是,監督主體比較分散,監督責任不夠清晰,監督制度的操作性和實效性還不強;抓安全事故等行政問責多,抓管黨治黨不力問責少;問責規定零散,內容不聚焦。因此,必須整合問責制度、健全問責機制,堅持有責必問、問責必嚴。
“強化巡視監督,推動巡視向縱深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巡視組開展了8輪巡視,巡視了100多個地區和單位,實現了對地方和中管央企的全覆蓋。以巡視監督為尖兵的黨內監督和紀律審查工作持續發力,一大批“老虎”“蒼蠅”被繩之以法。如今,巡視發現問題的能力越來越強,震懾作用越來越大,基本做到了全覆蓋、全國一盤棋,發揮了震懾、遏制和治本作用。巡視工作的力度、強度、效果大幅提升,成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要臺,是黨內監督和群眾監督相結合的重要方式,是上級黨組織對下級黨組織監督的重要手段,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有力支撐。
“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武器,讓批評和自我批評成為每個黨員、干部的必修課”
積極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是加強黨內監督的有效途徑。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內政治生活更加健全。中央政治局召開民主生活會,進行黨性分析,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為全黨作出了表率。就全黨來看,批評和自我批評還沒有充分開展起來。在一些地方和單位,自我批評難,相互批評更難。難的背后是為人情所困,為利益所惑;怕結怨樹敵,怕引火燒身;私心雜念作怪,缺乏黨性和擔當。在這方面,全黨必須向中央看齊。
“抓住‘關鍵少數’,破解一把手監督難題”
俗話說,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領導班子特別是一把手能不能執行制度、接受和執行黨內監督,對黨內監督的強化有著至關重要的導向作用。從多年查處案件情況看,一把手違紀違法易產生催化、連鎖反應,甚至造成區域性、系統性、塌方式腐敗。一把手是“關鍵少數”中的“關鍵少數”,*同志提出要破解一把手監督難題,可以說抓住了要害。加強對一把手的監督,首先要在觀念上解決好“嚴是愛,松是害”的問題。實行嚴格的黨內監督,是對一把手愛護、保護、維護的體現。其次,上級黨組織要加強對下級一把手的監督,用剛性制度管住一把手,保證其正確用權、廉潔用權。再次,發揚黨內民主,依靠全體黨員的監督,盯好“關鍵少數”,加大對各級各部門一把手的監督力度。
紀委是黨內監督的專門機關,是管黨治黨、黨內監督的重要力量。新形勢下,各級紀委應在全面從嚴治黨中找準職責定位,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全面履行黨章賦予的神圣職責。要切實查處違反黨章和黨內法規的行為,堅持有紀必依、執紀必嚴、違紀必究;把紀律挺在前面,抓早抓小,堅持理想信念宗旨高標準;做到查處違紀問題堅持零容忍的態度不變、嚴厲懲處的尺度不松,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發現多少查處多少,不定指標、上不封頂,讓那些想搞違紀的人斷了念頭、搞了違紀的人付出代價。只要黨委嚴格履行主體責任、紀委嚴格履行監督責任,就一定能有效強化黨內監督,實現全面從嚴治黨的歷史使命。[詳細]
黨內監督的重要意義
歷史經驗證明,一個政黨要想走的長遠,成為引領世界發展的政黨,就必須注重自身的建設,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其中很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加強黨內監督,它是從內因對事物發展起決定性作用的哲學角度做出的深刻思考。一個政黨只有不斷地自我反思、自我批評,才能不斷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才能保證政黨對權力的正常運用,不偏離軌道。可以說,一個政黨自我監督的水在一定程度反映了一個政黨的政治成熟程度,也反映了一個政黨實現執政目標的能力水。
由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的電視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將于1月3日到5日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每晚8點首播。
專題片反映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紀檢監察機關認真*的指示要求,全面從嚴治黨把自己擺進去,加強自身建設、完善內控機制,堅決清理門戶,嚴防"燈下黑",努力打造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紀檢監察隊伍,體現"打鐵自身硬、永遠在路上"的清醒和韌勁,回應黨內關切和人民群眾期盼。
這是繼去年中紀委推出《永遠在路上》之后的又一反腐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彰顯的是黨反腐倡廉的堅定決心,表明反腐懲治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強調的是保持正風反腐的高壓態勢。《打鐵還需自身硬》其劍指更加明確,既指向廣大黨員干部,更指向履行黨內監管黨員干部的紀檢監察干部。打鐵還需自身硬,這是對各級紀檢監察干部的最基本、最為首在的要求。
十八大以來,作為紀檢監察機關以治標為治本贏得時間的理念,一方面既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一批腐敗官員和貪腐干部落馬被查。又著力防止"燈下黑",揪"內鬼",一批躲在紀檢部門的紀檢干部受到查處。迅速剎住了存在于黨內的貪腐之風,黨風、政風為之煥然一新,社風、民風進一步改善,良好的政治生態得以形成。一方面堅持標本兼治,不斷完善制度機制,建立并優化了黨內制度和規則,為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劃定了底線和紅線,使其日常行為得以進一步規范。而這一切正是打鐵還需自身硬的結果,正是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和廣大紀檢干部的"自身硬",才在反腐"打鐵"中將周永康、徐才厚等"大老虎"捉進籠中,將朱明國、金道銘、魏健等混在紀檢隊伍中的"內鬼"揪進籠中。
打鐵首在自身硬,不僅僅指紀檢干部自身的清廉干凈,還有自身的黨性素養和對黨的忠誠,更有維護黨紀黨規,打擊貪腐違紀的責任擔當。正所謂硬在干凈、硬在忠誠、硬在擔當。當然,作為紀檢干部僅有對黨的忠誠,僅有自身清廉還遠遠不夠,還需要在紀檢崗位上,在嚴防黨紀黨規紅線上,在維護黨的形象和執政基礎上有大的作為。因此,要敢于擔當和有所作為,還必須做到業務硬,技能硬。倘若沒有錦巧之手又怎能繡出反腐倡廉的美麗之花。
筆者認為,新年伊始,中紀委推出《打鐵還需自身硬》專題片,傳遞的信號可謂強烈。強調的是反腐倡廉永遠在路上,彰顯的是反腐信心和決心,對廣大黨員干部必將起到震懾的作用,對廣大紀檢干部也將是警示。相信下一步的反腐動作有看頭有亮點,值得期待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