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漢族,*人,1964年12月出生,大學本科文化,1986年8月參加工作,1990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縣國土資源局局長。
自2008年縣扶貧辦組織實施脫貧攻堅工程以來,該同志按照縣委、縣政府的部署,不斷強化幫扶意識、健全工作機制、拓寬幫扶思路、落實幫扶項目、解決農村實際困難,在他的帶領下,該局牽手致富工程和扶貧工作隊駐點幫扶工作扎實有序開展,有效地增加了貧困戶收入,有力地改善了村集體經濟。
一、深入調查研究,摸清幫扶對象基本情況
為了準確把握目前農村狀況,有針對性地做好扶貧開發工作,他經常輕車簡出,深入結對幫扶村*鎮*村調查研究,進行了認真、細致的調研摸底。通過深入調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資料,他對該村的基本情況、經濟發展現狀、群眾脫貧愿望和扶貧開發規劃等有了很深刻的認識。*鎮*村位于*鎮東北方,地處*河畔,地面增高只有0.7米,土地總面積9343畝,其中耕地面積4300畝為稻麥輪作(其中稻田水產養殖面積1500畝),全村共有948戶,人口3014人,1200個勞動力,外出打工人員760人。村集體年經濟收入3?4萬元,
人均純收入4527元。年收入在2500元以上的有767戶,進入農村低保的有79戶,五保戶有7戶。目前有種田大戶4戶,養豬大戶8戶(年出欄50頭以上),養蟹大戶20戶(20畝以上)。2009年,為改善辦公條件,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強化村級服務功能,在各級黨委政府、市、縣扶貧工作隊的關心支持下,對村辦公條件十分簡陋的舊村房進行規劃改建,于當年9月份開工新建一幢585方米的黨群綜合服務中心。總投資75萬元,其中黨委政府、市、縣扶貧工作隊投入45萬元建設資金,村負債30萬元,目前仍欠建筑老板20余萬元。中心已建成2年,原有的辦公桌椅十分破舊,無法再修理使用,經測算,需7萬余元購置資金。全村共有4座排灌電站年久失修,500多畝農田及多條村通組道路急需改造,2011年擬建以下基礎設施項目:(1)*西大站標準化建設,需投資4萬元;(2)*東大站標準化建設,需投資3萬元;(3)*南站標準化建設,需投資3萬元;(4)原*一組人行路改造800米,需投資8萬元;(5)原躍東八組人行路改造500米,需投資5萬元;(6)原*六組土地整130畝,需投資10萬元;(7)部分生產組中心條排疏浚8500米,投入資金22100元(已實施)。上述項目,共需投資352100元。
二、健全工作機制,確保幫扶工作穩步推進
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他確立了*縣國土局開展扶貧工作的具體工作機制。一是加強領導。該同志親自抓扶貧工作,縣國土局成立了以他為組長的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對全局扶貧工作組織實施和指導督查。成立了紀委書記為隊長的扶貧工作隊,負責幫助被幫扶單位制定脫貧幫扶具體實施方案和工作指導。明確了辦公室一名副主任、*、*兩個國土所所長為駐點聯絡員,負責具體幫扶措施的落實和協調工作。二是制定方案。我們及時制定了《*縣國土資源局關于實施脫貧攻堅工作方案》,明確幫扶資金、項目、責任、考核等5個方面的內容,為扶貧工作的運行暢通、協調夯實了基礎。三是明確責任。選派局機關30名黨員干部和特困戶“一對一”幫扶。駐點幫扶的重點是要幫助經濟薄弱村發展產業項目、增加集體經濟收入。縣局要求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全年到駐點幫扶的*鎮*村現場辦公不少于3次,落實主要幫扶措施。工作隊聯絡員長期駐*每月到村不少于15天,幫助村解決具體問題。3年多來,扶貧工作小組充分調動廣大干部的積極性,想方設法、傾盡所能,為貧困戶解決實際困難,不但促進了問題的盡快解決,也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
三、突出重點環節,制定落實具體幫扶措施
針對*村所處的地勢低洼,糧食產量低而不穩定,水產養殖面積大產量不高,農戶增收困難,農民缺乏畜禽養殖規模項目,水產養殖技術及資金缺乏,村集體經濟發展無項目、無資金,增加村級積累困難的實際情況,該同志對癥下藥,突出重點環節,帶領全系統上下大力實施“科技扶貧、項目扶貧、資金扶貧”三大舉措。一是大力實施科技扶貧。3年來,該局先后為該村征訂了萬元的科技報刊和書籍,為村民提供科技信息和理論知識。二是大力實施項目扶貧。幫助該村積極爭取了面積為4500畝,每畝計劃投入2990元,合計投資1345.5萬元的土地整理項目,目前通過了市級評審,省級審批,今年資金到位。通過農田水利配套、電力投入等項目資金,使村內的低產田得以改造,從而促進糧食穩收,農民增收。為該村爭取城鄉掛鉤指標9.85畝,投入資金30多萬元,有效地支持和改善了村容村貌及村部的事業發展。采取措施,幫助改造東、南、西三座標準化電站。利用村內閑置房屋土地建立1個以上村集體家禽育雛室和2個以上養殖場,用村集體、養殖大戶來帶動農戶走上規模養殖。三是大力實施資金扶貧。年來,在系統內籌措12萬元資金,解決*村改造八組500米機耕道和一組800米機耕道路工程急需用錢的實際問題,資金已經落實到位。
四、堅持標本兼治,促進農村經濟科學發展
在扶貧工作中,*同志深刻認識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扶貧工作更重要的是扶志扶智。一是解放強腦子。扶貧先扶志,治窮先治愚。針對貧困戶存在的“等、靠、要”、守土安貧和悲觀失望等觀念,他帶領系統職
工深入開展了“解放,艱苦創業”活動,與群眾面對面地談心,分析貧困原因,尋找致富門路,宣講新觀念、新思路,有針對性地解決觀念上的問題。二是開拓視野找路子。在提高農民科技素質方面,他先后邀請了市、縣種養植專家對村民進行了科技培訓,提高了村民的致富水。三是培育典型放樣子。他在村內樹立了致富典型,充分發揮大戶示范帶頭作用,推廣他們的致富經驗,組織貧困農民進行學習培訓,請種田大戶、養殖大戶、外出務工人員,介紹致富經驗和創業歷程,使貧困戶開闊了視野,增強了自立意識和脫貧信心,激活了他們的內在動力。
侯開誠,男,漢族, 1965年6月出生,中專文化,1983年10月參加工作,198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文成鎮國土所干部,7月,由組織選派擔任文成鎮雙山村第一書記。
自擔任第一書記以來,該同志緊緊圍繞省市脫貧攻堅目標,以堅定的政治信念、高度的事業心、責任感踐行三嚴三實,時刻牢記組織賦予的使命,全身心的投入到雙山村的脫貧攻堅工作中,通過強化幫扶意識、健全工作機制、拓寬幫扶思路、落實幫扶項目、解決農村實際困難。在他的帶領下,雙山村脫貧攻堅工作扎實有序開展,有效地增加了貧困戶收入,有力地改善了貧困戶的生產生活條件。
不落下一戶,群眾交口稱贊的好書記
在貧困戶的評選過程中,雙山村二社一位70多歲的獨居老人,家庭十分貧困,完全應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但在該社貧困戶的海推海選中,卻意外的“出局”了,侯開誠對此感到十分不解,經過走訪,侯開誠終于找到了原因,原來該老人因人際關系不佳,與鄰居常有爭吵,群眾基礎較差,在該社的貧困戶海推海選過程中得票少,所以才沒評上。在得知這一情況后,侯開誠同志主動到該老人家中,向她解釋落選的原因,同時召集該社社員,召開壩壩會,在會上他代老人向其他社員進行了道歉,同時告訴其他社員貧困戶的推選應該以事實為依據,實事求是、客觀公正、不能夾雜著個人喜好,應本著對別人、對村委會負責任的態度,通過侯開誠的勸導,最終該老人得以順利的被評定為貧困戶。通過這件事侯開誠既團結教育了群眾,也提升了自己在群眾中的威望。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