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是新時期黨和國家扶貧工作的精髓和亮點。黨和國家一直十分關心和重視扶貧工作,改革開放以來,經過全國范圍有計劃有組織的大規模開發式扶貧,我國貧困人口大量減少,貧困地區面貌顯著變化。以下是關于精準扶貧民主生活會發言材料,歡迎大家參考!
今天召開這個座談會,主要是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精神,進一步研究部署現代農業產業精準扶貧工作。剛才,省扶貧辦、省供銷社、省財政廳作了工作安排,我都同意,請大家認真抓好落實;5個試點縣及參與企業作了交流發言,講得都很好,值得各地學習借鑒。利用這個機會,下面我講四點意見:
一、進一步提高認識,統一
昨天,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扶貧開發工作,審議通過了《關于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中央明確指出,扶貧開發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增進人民福祉,事關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我國國際形象。要實行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領導體制和片區為重點、精準到村到戶的工作機制,通過發展生產、易地搬遷、生態補償、發展教育、社會保障推動精準脫貧。中央明確將扶貧改為脫貧,我理解,“扶”和“脫”有著根本不同的內涵,“扶”就是幫一幫、扶一扶,扶到什么程度,反正還存在貧困人口;“脫”就是讓貧困群眾脫離貧困,拔了窮根,這有時限要求,5年必須全面完成,2020年現有貧困線以下不能有一戶一人,這充分體現了中央的決心,也是對我們的工作要求,各級各部門要認真學習領會,著力抓好落實。
對于“五個一批”脫貧工作,易地搬遷我省積累了經驗,形成了陜西模式并得到中央認可。下一步,根據中央要求,省政府決定組建省扶貧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專門搭建脫貧攻堅籌融資臺。實施教育支持、生態補償、醫療救助和兜底保障脫貧,政策已經明確,主要是加大財政投入,該免的免、該保的保,按政策規定抓好組織實施。工作難度最大的是產業就業脫貧,這是精準脫貧最難啃的硬骨頭,必須采取超常措施、過硬辦法加以解決。我省實施的產業精準扶貧,就是要通過發展貧困人口參與度高的區域產業,創造新的增收點,增強“造血”能力,從根本上解決貧困戶持續增收、穩定脫貧問題,這是貫徹落實中央和*關于“六個精準”、“五個一批”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行動,也是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確保全省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重大舉措。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把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決策和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上來,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堅定不移的決心,全力抓好產業精準扶貧試點,堅決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
二、進一步明確方向,扎實搞好產業精準扶貧試點
產業精準扶貧試點啟動一個多月來,在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總體進展順利,開局良好,在此對大家表示感謝。當然,開展產業精準扶貧試點,我們才剛剛開始,這是一項全新的、探索性工作,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循。方向是目標,是努力的路標,方向錯了一切都會錯。開展產業精準扶貧,首先要明確方向,產業只是手段,脫貧才是目的,就是要確保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各級各部門要始終圍繞這個目標,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以現代工業化、市場化和系統化思維,組織實施好試點工作。
第一,要注重產業的帶動性。年來,有些地方發展很快,經濟高速增長,但對貧困人口帶動不大。實施產業精準扶貧,必須要明確產業和企業的帶動性,著重發展大量吸收貧困群眾轉移就業的區域產業,鼓勵帶動貧困群眾較多的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等積極參與,通過貧困戶土地流轉、吸納就業、扶貧資金入股分紅等方式,大幅增加貧困群眾收入。要完善考核辦法,把萬元扶貧資金帶動貧困人口數量作為產業精準扶貧的重要指標,切實提升脫貧帶動能力。
第二,要注重產業的效益性。 無論搞什么產業,最根本的一條必須要有良好的經濟效益,才能持續發展。農村貧困人口雖然有勞動能力,一家有幾畝地,但生產經營能力普遍較低,盡管搞勞務輸出增收最直接也最快,但不能持久,東部沿海企業一旦效益下滑就得減員,學的技能也用不上,同時外出務工也導致老人、孩子沒人管,出現空心村。開展產業精準扶貧,就是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把提高經濟效益作為主攻方向,采取市場化方式聚集資金、人才和技術,依托企業在貧困地區建立生產基地,把工廠建到家門口,使貧困人口就地就就業,同時推動縣域主導產業發展,實現群眾脫貧、企業贏利、政府增加稅收“三贏”。
第三,要注重產業的性。開展產業精準扶貧,發展產業是關鍵。貧困地區都有自己的和優勢,比如秦巴山區,盡管交通不便利,但是生產的綠色、環保農產品市場需求和開發潛力很大。因此,各地都要依托當地的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發展優勢產業,陜南地區要以茶葉、魔芋、林下經濟及生態旅游等為重點,大力發展綠色循環產業;陜北地區重點發展蘋果、紅棗和畜牧養殖等;關中適宜發展糧食生產、奶畜和農產品深加工等。要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冷鏈倉儲、物流運輸、電子商務等,促進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培育和壯大縣域經濟。各地在選擇合作企業時,要立足本縣面向全國,強強聯合,用自己的和優勢在全國范圍內吸引龍頭企業投資發展。
三、進一步組織動員,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第一,要充分認識產業精準扶貧的艱巨性和復雜性。開展產業精準扶貧試點,目的是整合資源,通過企業或“能人”把貧困群眾帶動起來、覆蓋進去,多渠道增加收入。這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既要投入,還要增值,同時帶動貧困戶增收,大家要對這項工作的艱巨性、復雜性有清醒的認識,這是脫貧攻堅戰中最難的一仗,只要這一仗打贏了,就全盤皆贏。各級各部門要盡快轉變觀念和工作方法,從上到下都要由“時”轉為“戰時”狀態,樹立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的底線思維,精準識別對象,精準落實幫扶措施,確保產業精準扶貧有序推進、取得實效。
第二,要因地制宜創造性開展工作。產業精準扶貧是我省一個創新性舉措,在全國也是創造性試點。省上下發了原則性試點方案,各地各部門要根據這個方案,結合當地實際深入研究,圍繞如何最大限度地帶動貧困戶增收脫貧,因地制宜制定操作性實施方案,創造性開展工作。要按市場規律開展試點,立足品牌、效益、質量、安全,創新產品、創新服務、創新營銷模式,破解產銷銜接難題,實現精準扶貧和現代農業同步推進。
第三,要穩扎穩打推動試點。現代農業產業成本高、周期長、風險大,要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必須建立健全風險防控機制,不能急于求成。要立足于市場需求和效益優先的原則組織生產,省發改委、省農業廳要從高層次研究市場需求,確保生產的農產品能賣出去,打開市場渠道。我初步與沿海六個省的分管副省長談好,準備以省政府名義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我省農產品向外省銷售。今后試點縣企業、農戶生產的農產品,都要積極向合作省份銷售,還要組織試點市、縣政府負責人,到與我省農產品有互補性的海南、廣東、深圳、上海等地,推介營銷我省的農產品。各地各部門和參與企業都要認真研究市場規律,特別是作為牽頭單位的省扶貧辦、省供銷社要進行深入研究,科學組織生產,保證投資收益。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