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對中國文化進行研究與分析過程中,柳永的詩詞,對于“世俗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基于此,本文從柳永詩詞,對士人入世的社會現象進行深入探究,首先,對柳永本身的生成就進行了簡要介紹,進一步對他的詩詞進行深入研究與分析,了解當時社會士人的生存與發展環境。
關鍵詞:柳永;白衣卿相;士人入世
柳永是宋代著名的風流才子,是自命不凡的“白衣卿相”。柳永本身是一個矛盾的人,自負有才,是風流雅士,但又迫切的想要金榜題名,成就一番偉業,他沉醉于聲色詞曲,來往于市井民俗之間,在此種生存壞境下所創作的詩詞,具有強烈的“世俗化”特征。通過他的詩詞來分析士人入世這一社會現象,更具代表性與說服力。
一、柳永的生成就
柳永在北宋時期可謂是家喻戶曉,上至朝廷、下至市井民,無人不知柳永分流才子的名?。他對后世的影響也極為深遠,是宋代第一個專門寫詞的大詞人,對宋詞的發展做出了極大貢獻,留有千古名句“楊柳岸曉風殘月”、“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等。他的詞,雖成就了他在當時乃至后世文學領域不可替代的地位,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他的仕途發展[1]。
柳永生在一個典型的奉儒守官之家,形成了功名用世的理念,但其本身的性格卻與之相悖,在接觸過“秦樓楚館”、“花街柳巷”之后,浪漫而又不羈的性格,逐漸顯露,性格與理想的矛盾,讓他本身成為了一個矛盾的所在。北宋仁宗選官尤其注重品行,對于他眠花宿柳的行為非常不滿,導致他多次參加科舉,卻屢屢落榜,落榜之后轉身又投入到煙花巷陌,都市的繁華以及歌妓的多情,讓他從中感到安慰與自由。
柳永在教坊、妓院等地,為歌妓、樂工填詞,供她們在酒肆歌樓里演唱,有時會得到她們的經濟資助。仿佛只有在這些地方,他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才能填滿屢屢落榜在他心中留的空洞。柳永的仕途坎坷,晚年生活潦倒,從年輕時熱衷于功名,逐漸轉為厭倦官場,更加沉迷與都市的繁華與奢靡當中,將畢生精力都用在了填詞、作詞。
柳永本人,對功名利祿看似不懈,想要做一個文人雅士,但一生卻都未能擺脫對世俗生活、與情愛的眷戀;他在眠花宿柳的時候,時常掛念自己的功名。多次參與科舉,屢敗屢戰,屢戰屢敗。仕途上的不幸,讓他的藝術天賦,在詞作領域得到了充分發揮,眾多詞作,為后世研究他、研究當時的社會,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
二、士人入世的情懷與意義
士人及時古時的讀書人,也就是中國古代文人知識分子的統稱,在我們所了解的古代士人當中,多希望擺脫世俗的枷鎖,獲得精神上的自由,即出世;而士人入世,對文化傳播、政治與經濟發展、學術研究等都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柳亞子的《自題磨劍室詩詞后》寫到,“但覺高歌動鬼神,不妨入世任妍媸”。
(一)士人入世的情懷表現
柳永本身就是一個身在世俗當中的士人,他的詩詞當中,表達的也多是世俗之事。古代士人入世,常常以倫理和政治為軸心,希望自身才華能夠為經世致用,能夠為國分憂,就像范仲淹在《岳陽樓記》當中所表達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是古代士人積極入世、用世、憂國憂民的普遍心態。而在柳永的詩詞當中,常常表現的都是對仕途坎坷的抱怨,少有對自身理想與抱負的表達,如詩詞《征部樂》當中,“須知最有,風前月下,心事始終難得”,全詞當中,多處描寫與歌妓之間的前歡舊事,“風前月下”,但最終的“心事”卻無法實現。柳永深處在市井文化當中,他的士人入世的,多表現為“學而優則仕”,柳永自負有才,自稱白衣卿相,在士農工商的封建時代,難免想要走上政治舞臺,一展抱負,這同時也是相對和的社會環境當中,士人的普遍想法。
柳永沉溺于東京城的繁華當中,在《長相思》當中,有“是處樓臺,朱門院落,弦管新聲鼎沸”;在《早梅芳》中,有“譙門畫戟,下臨萬井,金碧樓臺相倚”。在這繁華的都市當中,有范仲淹這種充滿抱負的士人,但卻也更容易滋養柳永一般的“風流才子”。在《永遇樂》當中,更是詳細描述了外賓來朝時的壯闊景象。在這些詩詞當中,柳永毫不吝嗇對都市經濟與生活的贊美,在這樣的生存環境下,柳永不是唯一入世的士人,但他的才華,更容易讓他自己以及他人感到可惜。然而,從柳永的角度來看,他為宋詞發展所作的貢獻是不容忽視的,也就從側面說明了,入世不僅僅只有仕途這一條路,并不一定“學而優則仕”,更重要的是學以致用,這才是入世的本質與內涵。
(二)士人入世情懷的形成原因
古代士人入世情懷的形成是其社會責任感、獻身精神的集中體現,在古代士人的靈魂深處,浸透著傳統文化中的社會政治理念,以及作為一名文化傳承者的道德精神。他們對“圣人之道”有著執著追求,同時在行為上又是專治王權的擁護者,這種“內圣外王”的精神形態號召士人們以天下為己任,先天下之憂而憂,并以對仕途的不懈追求檢驗自己的忠君情懷,以仕途的成就衡量自己的學識。而在入世以后,世俗的繁華又不可避免的成為士人的羈絆,在其詩詞作品中,或表達出對世俗眷戀、渴望,或表達經歷了繁華之后的厭倦和不滿。這種矛盾的心理也是士人入世情懷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也是柳永寫下《征部樂》:“雅歡幽會,良辰可惜虛拋擲……待這回、好好憐伊,更不輕離拆”的原因。
(三)士人入世的文學傳播意義
士人入世除仕途上的貢獻、百姓對其政績的贊揚之外,更多的是對文學傳播的重要影響,這一點在柳永的詩詞當中,表現的尤為突出。柳永作為風流才子的典型代表,常年流連于花街柳巷,而在當時的東京,歌妓以歌舞表演為生,在表演過程中,為了能使自己的表演更有吸引力,常常向詞人乞詞,并希望獲得詞人的新詞作,持續吸引觀眾的興趣,為自己謀取利益[2]。柳永長期以來,都充當著這樣的角色,為歌妓填詞,將自己的風流生活寫入此種,在眾多詩詞當中,有俗有雅,但卻都變現了無盡的才華,最終,為宋詞的傳世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柳永的詩詞當中,有6首是直接歌詠妓女的作品,在這些作品當中,不僅表達了柳永本身的才華與氣度,還真實的描繪了士農工商的封建時期,這類特殊的群體的生存現狀,對社會本質的探究有著重要意義。他在《如魚水?帝里疏散》當中寫到,“反素對珍筵惱,佳人自有風流”,他眠花宿柳的生活行為確實無疑,深入幽深的坊市當中,他的這種行為,為其他士人所不恥,年輕時的他卻不甚在意,肆意的將其表現在眾多作品當中。另有《玉蝴蝶?誤入康小巷》,是他在初任京官之后的作品,題目及開篇當中,都用“誤入”來撇清嫌疑,但這已經成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也時常將目光投注在這群人的身上。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從柳永詩詞看士人入世,對當時社會狀態、士人入世的情懷與意義研究都具有重要意義。通過上述分析,柳永本人與多數士人入世的方向與抱負不同,這與宋朝本身的經濟發展狀態,以及柳永本身的性格特點有著極大的關聯,但不可否認的是,無論柳永的初衷如何,他的入世對當時以及后世的文化發展與傳播,都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劉宏輝.清代論詞詩詞中的柳永及其詞作[J].上饒師范學院學報,2016,36(05):59-63.
[2]孫韶.詩詞誦讀之柳永意象賞析[J].學周刊,2012 (33)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