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有哪些變化?
一、先學一部分常用字,再開始學拼音。
這絕對是新版教材最大的變化。現在的70后、80后爸媽,一定還記得自己小學語文第一課,學的是a、o、e這三個拼音吧。但是從今年起,一年級小學生學語文,要先認“天、地、人”這三個常用字。
二、第一冊識字量減少,由400字減少到300字。
像第一單元先學40個常用字,就比舊版第一單元要少一些。而且新版課本里要求小學新生認識的,全部是常用字,除了“天、地、人”,還有“你、我、他”等等,孩子們在童話書、繪本,包括動畫片里都可以看到。反倒是舊版課本里的一些字,盡管結構簡單,但日常生活中用得不多,比如“叉”字等。這些與孩子生活聯系不太緊密的漢字,基本上沒有出現在新版語文第一冊上。
三、語文園地新增兩個欄目,一個是“書寫提示”,另一個是“和大人一起讀”。
“書寫提示”講的是筆順規則,包括從上到下、先橫后豎、從左到右等等。說白了,新教材就是想告訴一年級的小朋友,寫字是有規律的,按規律寫,字能寫得更順手更漂亮。盡管現在信息技術發展很快,孩子并不是只會打字就可以,寫字也不能弱化。
“和大人一起讀”有像《小兔子乖乖》這樣的兒歌,還有像《小松鼠找花生》這樣的趣味故事。語文老師認為,新教材此舉的目的,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展課外閱讀。“大人”可以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也可以鄰居家的哥哥姐姐等。每個人講述一個故事,表達是不一樣的,有人比較精煉,有人比較口語化,兒童聽到的故事不同,就會形成不同的語文素養。
四、新增“快樂讀書吧”欄目。
這一欄目設在新教材第一單元末尾,有四幅圖畫,分別是和爸媽閱讀、和同伴講故事、在書店看書和在圖書館看書,主題是“讀書真快樂”。這是入學教育中第一次提出閱讀教育,把閱讀慣提升到和識字、寫字同等重要的地位。由此可見,語文學習越來越重視閱讀,要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
新教材為什么要這樣變?
有語文老師總結,新版一年級語文教材,可以分成四塊內容,入學教育、集中識字單元、拼音單元和閱讀單元。與舊版最大的區別,莫過于將拼音教學后置,先認識一些常用字,再教拼音。
為什么要這樣做?帶過一年級的老師都有同感??新生怕上學,爸媽會焦慮,毛病多半出在拼音環節上。
因為拼音內容枯燥,而且作為一個符號,孩子們在生活中接觸、使用都很少,一上學就讓孩子學,不符合他們身心發展規律。反倒是漢字,是生活中最常見的。拼音教學往后面挪,其實是更關注孩子們的需求了。先認識一部分常用常見字,可以把孩子的生活、經歷融入到學習中,更順利地完成幼小銜接。
另一個大變化,是識字量。一到六年級全套新版語文教材,共安排識字3000個,寫字2500個,與舊版一樣,但進度調整了。其中,一年級上的識字量是300字,比舊版教材減少了100字。
河北高考物理246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04:32寧夏上泰山科技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10:02:08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