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歷史上名人有楊粲、冉琎、冉璞、鄭珍、鄭知同、黎庶昌、趙旭、申祐、袁蕙芳、張鴻績、尹珍等,以下是具體介紹。
楊粲:
楊粲,字文卿,小字伯強,系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入據播州(即今遵義)的楊氏鼻祖楊端之十三代孫。粲為楊軾之子,幼年過繼給伯父楊軫為嗣。秉性好學,篤信儒家經典,少年即懷大志。宋寧宗嘉泰初年(公元1201年)襲播州安撫使,執掌播事30余年,是播州史上一位很有作為的中興人物。楊粲治播州以“文武兼資”著稱,史籍說他“性孝友、安儉,素治政寬簡,民便之”。由于實行比較開明寬松的對內政策,不事苛求勒派,播州社會穩定,生產發展,財富日增。他繼承其祖楊選、其父楊軾“結廬養士”、“留意藝文”的傳統,崇尚儒術,建學造士,大修先廟,“肇修郡之儒學、琳宮、梵剎、橋道”,眾多學者、僧人、道士在播州傳播學術和宗教,各得其所。《楊文神道碑》稱贊楊粲:“士類羽流,皆稱其喜儒而好禮,樂善而種德。”他倡導推行的文治,使播州這南荒之地加速了文明進程。
冉琎:
冉琎,南宋播州綏陽(今貴州遵義市綏陽)人,南宋將領。宋理宗淳祐二年(公元1242年),余玠任四川安撫制置使兼重慶知府,積極準備抵御蒙古軍南侵。冉氏兄弟聞余玠是位賢能的統帥,便去重慶拜謁余玠,獻保西南計:主張“徙合州城”。他們分析說:“蜀口形勝之地莫若釣魚山,請徙諸此,若任得其人,積粟以守之,賢于十萬師遠矣,巴蜀不足守也。”余采納了冉氏兄弟計策,密奏朝廷,任冉琎為承事郎,代理合州知州,冉璞為承務郎,當理合州通判。二冉卸職不久,釣魚山軍事防御體系在阻擋蒙軍南下的戰爭中發揮了極其重大的作用。元憲宗蒙哥親率御營軍號稱十萬之眾進攻四川,于南宋開慶元年(1259) 進抵釣魚城。 合州軍民依靠堅固的根據地頑強抵抗,相持半年之久,蒙軍糧草不濟,蒙哥急于速戰,傾師攻城。主將汪德成中飛石死于城下。7月,蒙哥心急如焚,親登高坡窺探,被宋軍亂箭所中,被迫下令撤軍,死于重慶北溫泉。
冉璞:
冉璞,貴州省綏陽縣青山母臺人,冉琎異母弟,南宋大臣。與兄冉琎史稱“二冉”。
南宋淳祐二年(1242),二冉組織軍民,在釣魚山構筑內外城池10余座、水井92口,可容軍民17萬的雄踞西南的釣魚城軍事重隘,將合州(合川)遷于此。寶祐元年(1253),余玠遭投降派讒害,冉氏兄弟亦于1253年卸職回鄉。
鄭珍:
鄭珍,清代官員、學者,字子尹,晚號柴翁,別號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長,貴州遵義人。道光十七年舉人,選荔波縣訓導,咸豐間告歸。同治初補江蘇知縣,未行而卒。學宗許鄭,治經學、小學,亦工書善畫,還是晚清宋詩派作家,其詩風格奇崛,時傷艱澀,與獨山莫友芝并稱“西南巨儒”。所著有《儀禮私箋》、《說文逸字》、《說文新附考》、《巢經巢經說》、《鄭學錄》等。
鄭知同:
鄭知同,著名詩人鄭珍獨子,貴州遵義人。年幼好學讀書,學問根基雄厚,因農民起義停試十五年,絕意功名仕進。
曾任塾師,后到成都入張之洞幕府,在張之洞的倡導下,傳布其父鄭珍之學遍于全蜀。四川的文字訓詁學,倡導者雖是張之洞,助力最大者則是鄭知同。因不合流俗,傲然自負,后南游北往,均未遇知音,處境極為艱難。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張之洞調任兩廣總督后,設廣雅書局,又招鄭知同去任書局總纂,僅兩年便去世。伯更治學以許、鄭為依歸,造詣精湛深邃,小學成就尤高。著有《說文正異》、《說文述許》、《說文商議》、《說文偽字》、《經義慎思篇》、《愈愚錄》、《隸釋訂文》、《楚辭通釋解詁》、《轉注考》、《漱芳齋文稿》和《屈廬詩稿》等。
黎庶昌:
黎庶昌,字莼齋,自署黔男子,貴州遵義東鄉禹門人。黎皚第四子。早期從鄭珍學習,講求經世之學。清咸豐十一年(1861),貴州因地方戰亂停止鄉試,黎庶昌北上赴順天府鄉試。時值英法聯軍進攻北京,太天國占據南京,清廷內外交困。是我國晚清時著名的外交家和散文家。
趙旭:
趙旭,字石知,號曉峰,清朝貴州遵義桐梓縣人。幼年喪父,青年時代隨其叔至山東騰縣祖父官署居住。先后游學吳楚,閱歷學識極富。回桐梓后,曾九次鄉試不第。長期居家課讀,與"西南世儒"鄭珍、莫友芝情誼深厚。曾任桐梓、荔波教諭。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任荔波縣教諭時,以實績加翰林院孔目銜兼署都勻府教授。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農民起義軍攻破荔波縣城,旭受重傷后投江死。趙旭博學多才,關心桑梓的文化事業,曾采訪桐梓掌故,編成《桐鑒》6卷、《被桐鑒》1卷、又編成《桐梓耆舊詩抄》1卷、《桐梓藝文志》4卷、《文學爾雅注》1卷、《琴鶴堂先澤拾遺》1卷、《蜀碧補遺》6卷。趙旭一生的主要成就是詩歌創作。著有《播川詩抄》8卷,選詩500余首。又有《播川全集》50集。一生坎坷,長期居住在農村,對貧苦農民的生活較了解。他寫的詩,多反映貧苦老百姓的疾苦,同情勞動人民的苦難,大膽揭露清軍的腐敗的社會的黑暗。語言樸質無華,通暢明快,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申祐:
申祐,字天錫,仡佬族,明朝思南府務川(今貴州省遵義市務川自治縣)人。明英宗正統三年(1438年)舉人。正統十年(1445年)進士。官拜四川首審道監察御史。為人剛正不阿,勇于彈劾。是黔有名的“殺虎救父”、“冒死救師”、“以身救主的”的“三忠三烈”之士。
袁蕙芳:
袁蕙芳,字瑞芝,明朝貴州遵義仁懷縣人。其父袁鼎為原播州楊應龍手下的“赤水里頭目”,明神宗萬歷中年,楊應龍叛,袁鼎率家屬參與征討,事后,袁鼎受威遠衛指揮僉事,晉游擊。明熹宗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奢崇明叛亂,袁鼎倡議參與征討,在征討中擒偽節度,招降偽巡撫,連克重慶、仁懷、合江。復與奢崇明之子寅戰于仁懷竹瓦寨,自戰三晝夜,兵盡被擒,拒降,被支解。
蕙芳痛父之死,自請為前鋒,直揭奢氏巢,掘崇明先墓,鞭其尸以雪憤。事后,贈袁鼎“明威將軍”,立忠勇祠。蔭蕙芳僉指揮事,擢升參將。既重復遵義,援黔救滇,在定奢崇明、安邦彥叛亂中,袁蕙芳多立功勞。
張鴻績:
張鴻績,字退渙,又字蘭史,號箸(一字藥)農,清朝貴州仁懷直隸廳(今遵義赤水)人。生于富厚人家,先人以鹽業起家,為重慶大戶,箸農長大后徒居重慶,曾以陜西西安清軍同知調補佛坪廳,軍功保舉鹽運使銜,升任陜西潼商道過班道員。著有《枯桐閣詞》八十闋,其詞"風格清超,迥越時俗",達到清代全國名家水。內容豐富,能大膽揭露貪官污吏,有憂國憂民的感情。
尹珍:
尹珍,字道真,東漢牂牁郡毋斂(今遵義市正安縣)人,今新州鎮的古毋斂壩是尹珍居家、講學、墓葬之地。和帝永元十一年(公元99年),尹珍20歲時,跋涉千里,到京師洛陽,拜著名儒學大師、經學家許慎為師,研五經文字。學成,于公元 107 年回故里。手建草堂三楹,開館教學,西南地區自此始有學校教育。
尹珍從地方事教育,聲譽漸著,后漢朝廷向地方選舉孝廉,地方官以其精通經學,選入文學科目,向朝廷舉薦。尹珍功成名就,但年老體弱,遂辭官還鄉,將原學館改名“務本堂”,矢志育人。公元 162 年病逝,葬于務本堂后。
尹珍是貴州文化教育的鼻祖,“凡屬牂牁舊縣,無地不稱先師。”也是著名書法家。尤精隸書。唐代張彥遠《法書要錄》引錄南北朝時期宋朝王愔所著《文字志》,所列秦漢以來著名書法家120人中,便有尹珍其名。尹珍在桑梓辦學授徒,盡心竭力,死而后已,其偉業受后世敬仰。明代貴陽三個書院設尹珍專祠,清代遵義府學教授莫與儔創立漢三賢祠中,專設尹珍祠,貴陽扶風山王陽明祠內附設尹道真祠,印江、銅仁等縣之書院中均設尹公祠。四川境現為重慶市的南川縣、綦江縣均建尹子祠。公元 880 年唐人崔礽在今綏陽縣旺草場立尹珍講堂碑。境內新州鎮的尹珍“務本堂”及“漢儒尹公道真先生之神位”碑,遺跡尚存。
遵義,簡稱“遵”,古稱播州,是貴州省地級市。地處中國西南地區、貴州背部,南臨貴陽、北倚重慶、西接四川,處于成渝—黔中經濟區走廊的核心區和主道廊,是西南地區承接南北、連接東西、通江達海的重要交通樞紐。.1935年,中國共產黨在這里召開了著名的“遵義會議”,成為了黨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因被稱為“轉折之城,會議之都”。這里不僅歷史悠久,這里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
一、歷史沿革
1、春秋、戰國時期為鱉國、鳛國地。西漢建元六年(前135年)置犍為郡,治鱉縣。元鼎六年(前111年)隸牂柯郡。
2、唐貞觀元年(627年)置郎州及恭水縣,十三年改播州;十四年改縣名為羅蒙縣,十六年改名遵義縣。
3、北宋大觀二年(1108年)置遵義軍。元置播州宣撫司,治今市區;思州宣撫司,治今鳳岡縣,先后隸四川行省、湖廣行省。
4、明洪武五年(1372年)以宣撫司地置播州宣慰司,改屬四川;十五年隸屬貴州都司,二十七年又改屬四川。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廢播州宣慰司置遵義軍民府。
5、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改遵義府。雍正六年(1728年)遵義府由四川劃歸貴州管轄。
6、1913年廢遵義府,所屬縣歸黔中道。1937年移治遵義。7、1949年設遵義專區,1950年析遵義縣城關置遵義市(縣級),1951年撤市入縣,1952年復置遵義市。1970年屬遵義地區。1997年撤銷遵義地區和縣級遵義市,改設地級遵義市,原遵義地區所轄行政區域劃入。
二、地名來歷
1、遵義之名,相傳出于《尚書》“無偏無陂,遵王之義”。
2、西漢末年,王莽顛覆劉氏政權。蜀郡太守公孫述趁機自稱為蜀王,周邊郡縣畏其勢大投靠于蜀。蜀之鄰牂牁郡功曹謝暹聯合地方大姓龍、傅、尹(尹珍的先輩)、董保境自全,并派使者繞道番禺去北方見劉秀,陳說那一片遙遠的山國支持劉氏政權。光武帝劉秀剛在河北稱帝,中原政局未定,得到蜀之南鄰的支持,當然高興,特別嘉獎牂牁功曹謝暹為“義朗”,褒牂牁漢子保境為漢,維護中央的大義之舉。
所以,唐貞觀年間,將播州所屬羅蒙縣更名遵義縣。
1、遵義會議會址。位于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老城紅旗路(原子尹路)80號,老地名叫琵琶橋。會址原系國民黨二十五軍第二師師長柏輝章的私邸。建于20世紀30年代初,建筑為磚木結構,中西合璧的兩層樓房。 民囯二十四年(1935年)1月初,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到達遵義后,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總司部與一局(負責作點)即駐在這幢樓房里。1月15日至17日,遵義會議(即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就在主樓樓上原房主的小客廳舉行。這次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領導集體。
2、云門囤景區。位于蝦子鎮東部、三渡鎮東南,因地處洛安江與湄江匯集處,群山環抱,云霧常年飄浮期間而得名。洛安江流過三渡鎮乞邦渡后,江面波如鏡,兩岸或青山綠樹,或峭壁懸崖,百鳥爭鳴其間。距北2.5公里,江流被百丈山崖所阻,向東急轉,百山崖下有約100米高的天生橋,這就是聞名黔北的云門囤。
云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市場營銷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
時間:2025-05-22 09:41:01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在湖北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37:39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在四川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9:35:14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對比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時間:2025-05-22 09:32:23海南上長春工業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28:45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對比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
時間:2025-05-22 0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