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總共包含3個區,分別是:鄂城區、華容區、梁子湖區,以下小編整理了關于鄂州的相關介紹,以供參考。
3個區和3個縣。
1、梁子湖區:位于鄂州市中心區域,是鄂州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市區人口最多、最繁華的地區之一。
2、鄂城區:位于鄂州市中部,是鄂州市的老城區,歷史悠久,也是全市重要的商貿和物流中心。
3、華容區:位于鄂州市東南部,是一個以農業和水產業為主的區域。
4、京山縣:位于鄂州市東南部,是一個以農業和礦產業為主的縣。
5、鐘祥市:位于鄂州市南部,是一個以工業和農業為主的市。
6、鄂州市開發區:位于鄂州市北部,是一個以工業為主的區域,也是鄂州市未來發展的重點區域。
鄂州市位于湖北省東部,瀕臨長江中游南岸,地處東經114°32′~115°05′,北緯30°00′~30°06′,西接“九省通衢”的武漢,東連“礦冶之城”黃石,北與革命老區黃岡隔江相望,南同咸寧瀕湖毗鄰。是鄂東水陸交通樞紐。面積1505方千米,人口107萬。轄鄂城、梁子湖、華容3個市轄區。鄂州是全國著名的“百湖之市”“魚米之鄉”,是中國佛教凈土宗的發源地、馳名中外的“武昌魚”的故鄉,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武漢城市圈“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簡稱“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湖北省歷史文化名城。
鄂州以湖而名,依水而興。在鄂州“三葉碧荷”圖形的綠野上,星羅棋布地鑲嵌著鉆石瑪瑙般晶瑩透亮的湖泊:梁子湖、鴨兒湖、三山湖、花馬湖、沐鵝湖、紅蓮湖、洋瀾湖等大小湖泊133個,水域面積達4.3萬公頃,有80多個水產品品種和100多種水生植物,號稱亞洲淡水植物的基因庫。風光秀美的梁子湖是我國重要的自然濕地保護區,是中國十大淡水名湖之一,湖北省的第二大淡水湖,也是正宗武昌魚的原產地。
【歷史沿革】
據考古發現,公元前3000年前后,境內即有人類繁衍生息。華容和尚山村落遺址具屈家嶺文化特征。蒲團吳家大灣村落遺址具龍山文化特征。新廟羅家嘴、西山團魚山、葛店墳山地、華容螺絲眼、廟嶺大山、太和金盆垴、長嶺雞鳴祠等地亦發現新石器時代村落遺址及文化遺存。
鄂州有著5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在華容、蒲團、燕磯、太和、涂家垴等地,發現了新石器時代遺址10處、夏商時代遺址20多處。西周中期,本境為鄂。鄂王熊紅在境內西南(今屬大冶)修筑鄂王城。周夷王時,鄂為楚國的重要封邑、軍事重鎮和經濟中心。秦代為鄂縣,轄今鄂州、黃石(含陽新)、咸寧(含咸安、嘉魚、赤壁、崇陽、通山)等地。三國時期,鄂縣屬吳。公元221年,孫權改鄂縣為武昌,并在此建都。當時,國都、郡府、縣治均設于今城區。東晉時,城區為武昌府治所,王敦、陶侃、庾亮、庾翼等先后設府治理。宋、齊、梁、陳各代,城區一直是州、郡治所。唐代以后,武昌(今鄂州)成為文人騷客瀏覽吟詠勝地,李白、孟浩然、岑參、元結、蘇軾、蘇轍、黃庭堅、陸游、秦觀、范成大、王十朋、丁鶴年等,在此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歌與散文。南宋寧宗嘉定14年(公元1221)年,設武昌軍,改武昌縣為壽昌縣,軍府亦在縣府。元世祖至元14年(公元1277年),升軍為散府,元盛宗大德5年(公元1301年)廢散府,壽昌縣復名武昌縣,民國2年(公元1913年),復改縣名為壽昌縣,次年改稱鄂城縣。1960年11月,改縣為市,1961年12月,又撤市復縣。1979年11月,從鄂城縣劃出城關鎮及附農村的5個生產大隊,成立鄂城市,縣、市并存。1983年,將鄂城市、鄂城縣及江北的黃州鎮、長江鄉合并成立省轄鄂州市,下設鄂城、黃州兩個縣級區和程潮、華容、長港、梁子湖4個派出區(副縣級)。1987年,黃州區劃歸黃岡,撤銷派出區,設立鄂城、華容、梁子湖3個縣級區。
【地理位置】
沿江大道
鄂州市地處東經114°32′―115°05′,北緯30°00′―30°06′,西接“九省通衢”的武漢,東連“礦冶之城”黃石,北與革命老區黃岡地區隔江相望,南同咸寧地區瀕湖毗鄰。這里曾為東楚鄂王都邑、三國吳王故都。
鄂州全市總面積1504方公里,整個版圖輪廓呈“三葉型”,地勢東南高、西北低、中間低;最高點為四峰山,海拔485.8米,最低點為梁子湖,海拔11.7米。
鄂州市境內有大小湖泊133個,水域面積65萬畝,是中國著名的“百湖之市”和“魚米之鄉”。其梁子湖為全國十大名湖之一,方圓300多方公里。
【氣候特征】
洋瀾湖
鄂州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位于中緯度地區,季風氣候明顯,冬冷夏熱,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無霜期長。嚴冬暑期時間短,主要災害天氣有暴雨、干旱、大風、冰雹和冰凍等。洋瀾湖
春季(3至5月中旬)氣候特征: 升溫快、雨日多、天氣變化劇烈。
夏季(5至7月上旬)氣候特征: 初夏:暴雨多、濕度大、雨量集中。 盛夏(7月中旬至8月)后:晴熱少雨、高溫高濕,日照強,蒸發大。
秋季(9至11月)氣候特征: 秋高氣爽,晴多少雨。秋季是夏季向冬季過度的季節,北方冷空氣迅速南夏,本地常受單一的冷 氣團控制,氣溫比較穩定,有利于秋收秋播。 入秋后,氣溫下降比較快。
冬季(12月至次年2月)氣候特征: 寒冷少雨,氣候干燥,以偏北風為主。寒潮過后天氣回暖時,早晚有霜凍現象。
氣溫 本市年均氣溫17.0℃,為鄂東地區最高值。
地溫 本市地溫的變化同氣溫一致,也系冬低夏高,最低月在元月,最高月在八月。月際變化與氣溫一 樣。隨著深度的增加年均地溫基本無變化。
降水 本市年均降水量為1282.8毫米,年際變化大。 本市降水量的地域分布特點是:西北部略多于東南部,中部和西南部介于量者之間。
風 本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季節氣候十分明顯,秋、冬兩季主導風向是偏北風,春、夏兩季主導 風向是偏東風。
日照 本市年均日照時數為2003.7小時,均每天5.5小時。 本市年均日照率為45%,為鄂東地區高值區。
【自然資源】
鄂州礦藏資源豐富,發展冶金、機械、建材等產業具有良好的物質基礎。從已探明的地質資料看,計有鐵、銅、鈷、金、銀等金屬礦數十種和沸石、膨潤土、珍珠巖石等非金屬礦30余種,其中尤以鐵、鉛礦藏儲量大、品質好。早在3000多年前,鄂州先民就大規模地開發地下礦藏,并發展了冶煉事業,史稱“冶石為器,千爐齊設”。三國時期,鄂州的金屬采煉、瓷器制造、銅鏡加工和造船業就相當發達,是長江中游著名的礦冶古城和手工業中心,又是“古銅鏡之鄉”。聞名于世的“銅綠山礦冶遺址”實際上就是鄂州先民的杰作。宋乾德5年(公元967年)割武昌三鄉置大冶縣,將今黃石、大冶一帶都劃了出去,礦產資源亦隨之劃去不少,但在這方面仍有優勢。鄂州的麥飯石在中國儲量第一。
1、鄂州市鄂城區
鄂城區隸屬湖北省鄂州市,位于湖北省東部,長江中游南岸,是鄂州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處北緯30°00′-30°06′,東經114°32′-115°05′。西接“九省通衢”武漢,東連“礦冶之城”黃石,北與黃岡隔江相望,南同咸寧瀕湖毗鄰。
2、鄂州市華容區
華容區,隸屬湖北省鄂州市,位于鄂州市西部,長江中下游南岸。東依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西鄰武漢光谷科技新城,南接梁子湖畔—梧桐湖生態科學新城,北靠長江黃金水道。
3、鄂州市梁子湖區
梁子湖區,隸屬于鄂州市,地處長江中游南岸,位于湖北省東南部,東與黃石市交界。總面積500方千米。全區常住人口為12萬人。
云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市場營銷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
時間:2025-05-22 09:41:01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在湖北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37:39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在四川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9:35:14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對比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時間:2025-05-22 09:32:23海南上長春工業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28:45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對比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
時間:2025-05-22 0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