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房價即將暴跌?
年初,在《房地產調控政策與市場前景》閉門研討會上,任志強與張維迎等經濟學家對2017年房價展開了一次深刻的探討。在此次研討會上,任總的核心論斷是:錯誤的調控手段會讓需求在一段時間以后集中爆發,所以下一輪會比這一輪漲得更高。
任總主要從供應和需求兩個方面佐證了他的觀點:
供應端:土地供應已經連續兩年下滑
2015年土地供應就是負的33%,很多城市土地已經出現短缺,包括上海和北京。
2016年,政府的土地供應繼續下滑,部分一線城市的土地連2015年的一半都不到。比如,北京16年的土地出讓收入是800多億。而15年是多少?1960億。去年才到前年的差不多40%。
而土地是兩年開工,所以它15年和16年連續2年的土地供應負增長將影響到未來城市的庫存。
翻看一線城市的庫存量,確實觸目驚心。目前一線城市庫存均已經只有6個月左右,已經遠低于12個月的安全庫存標準。
如果一線城市不再建房,不出6個月,市場上將沒有新房庫存,這樣房價怎么會不漲。當然這是最極端的情況,我們現在的銷售的房子和竣工的房子的比例到底是什么關系?
任總給出的數據是1:2.12。什么意思呢?均每竣工了1套房,就賣了2.12套,按照一線的6個月庫存,這么個調控法,等到無房可賣,房價肯定要出大問題。
需求端:一線城市人口還將繼續飆升
目前,因為土地少有,部分一線城市已經在限制人口,比如北京最提出一個“誓死守住人口2300萬的底線”。并且市里給各個區還下了任務,區里就把任務分割給了管轄下的各個企業,但結果卻收效甚微。
這是必然的,一線擁有更好的教育,更好的醫療,以及更好的前景,“把人轟走,你轟得走嗎?”人往高處走是人的天性,不然人類早就滅絕了。這樣違背人性的計劃注定必然失敗!
世界歷史上,早就無數次的證明限制人口根本行不通。
早在東京還是1200萬人口的時候,當時就跟北京一樣,下決心把人口控制住,于是就發展東京的衛星城市,修了條高速鐵路,說半小時就能到大阪,大家去大阪生活吧。結果路是修好了,東京人不但沒去大阪,反而大阪的人全都跑到東京來了,現在東京多少人了呢?3750萬。
只要人口還在源源不斷的往一線城市涌入,房價怎么會不漲呢?
2010年,中國樓市成為一道分水嶺。在市場上看空論大行其道的時候,任總卻發表了房價必漲論,并揚言:“你們還是別當傻瓜了,把幻想放下去吧!”
結果,2010年房價暴漲。全國均漲幅9.9%,而北京更是暴漲了42%。
2015年,任總再次發表房價暴漲論:“由于限購政策,2013年和2014年土地供應量減少,2015年房價還將上漲。”
當有人問任總到底該不該買房時?任總對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顯然是不耐煩了,回到:“都問了十幾年了,還在問。不要等,有錢該買房就買房。”
事實證明,任總再次一語成箴。2015年隨著限購政策的解除,一線城市像壓抑已久的火山,突然噴發。其中,深圳更是跳漲50%,隨后北京、上海輪番上漲,并蔓延至二線城市。
這十多年,他說的話有些雖然非常刺耳,很多老百姓不愛聽。但聽他話的人,財富早就上一臺階了。
2018房價走勢最新消息
關于2018年房價走勢的最新消息,任志強預測,下一輪房價會比這一輪漲更多,2018年如果政府調控房價,房價也是還會繼續上漲。
只要M2在漲,房價必然上漲
那為什么這些年我們的調控政策一直失靈呢?為何我們每次調控完之后就會報復性反彈呢?包括這次任總何以如此自信,堅信下輪會漲得更高。
由于M2的高速增長,比如2009年的27.7%,以及目前放緩的11.3%,致使資金沒有更好的地方儲存,大家只能堆積到房產。
經濟好時,GDP高速發展,M2飆升,大家較好的選擇是買房。經濟不好時,政府要基建,M2也會飆升,大家最無奈的選擇還是買房。
而國內的資金去向就那么幾類,除了房產,確實沒有更好的選擇。
比如:放銀行那肯定是虧損的,如果M2是11%,銀行只有5%,那每年資金就會貶值6%。
股市也是差強人意,一贏二七輸,多少英雄都在股市折戟,不要說保值了,能活著出來都不錯了。
信托就更不用說,拿著8%的利息,不僅沒有干過M2,每天還過得提心吊膽,夜不能寐。
大家全民買房,這么大的需求量,房價當然很難壓下來。可以說只要M2是增長的,我們的房價就會長期向上。
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云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市場營銷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
時間:2025-05-22 09:41:01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在湖北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37:39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在四川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9:35:14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對比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時間:2025-05-22 09:32:23海南上長春工業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2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