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嚴格規范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
(一)依法確定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主體及其代表。尊重農民集體 “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歷史,按照 “主體等”和 “村民自治”的原則,依法確定農民集體經濟組織主體,將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認到每個具有所有權的農民集體。依法屬于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代表集體行使所有權;已經分別屬于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代表集體行使所有權;屬于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鎮)集體經濟組織集體行使所有權。村民小組組織機構不健全的,可以由村委會代為申請登記、保管土地權利證書。沒有鄉(鎮)農民集體經濟組織的,暫由鄉(鎮)政府代領集體土地所有權證。凡是土地家庭承包經營時,未打破村民小組(原生產小隊)界線的,不論是以村的名義還是以組的名義與農民簽訂土地承包合同,集體土地所有權都應當確認給村民小組集體經濟組織。對于已經打破了村民小組農民集體土地界線的,應本著 “尊重歷史、承認現實”的原則,經村民代表大會決議確定由村農民集體所有還是由幾個村民小組農民集體共有,并由村民委員會、鄉(鎮)政府出具證明材料,說明演變過程和各自權益,作為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發證依據。集體土地的權屬界線插花,包括城市市區、建制鎮、村莊中的集體土地,一時無法劃分權屬的,可以按共用宗確權登記發證,并在土地登記薄中記載土地權利狀況;集體土地與國有土地的權屬界線插花,一時無法劃分權屬的,可以只登記造冊,暫不確定所有權,逐步研究處理。“合村并組”后集體土地所有權主體保持不變的,所有權仍然確權給原農民集體,并在土地證書上備注;“合村并組”后集體土地所有權主體發生變化的,并得到絕大多數村民認可的,履行集體土地所有權變更的法定程序后,按照變化后的主體確定集體土地所有權,并在土地登記簿和土地證書上備注原農民集體的土地面積。
(二)嚴格規范確定宅基地使用權主體。宅基地使用權應該按照《吉林省土地管理條例》規定的面積標準,依法確認給本農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非本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因地質災害防治、新農村建設、工程移民等集中遷建,在符合當地規劃的前提下,經本農民集體大多數成員同意并經有權機關批準異地建房的,可按規定確權登記發證。已擁有一處宅基地的本農民集體成員、非本農民集體成員的農村或城鎮居民,因繼承或司法判決方式取得農村住宅的,經集體經濟組織同意,可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規定確權登記發證,并在《集體土地使用證》記事欄注記。非農業戶口居民(含華僑)原在農村合法取得的宅基地及房屋,房屋產權沒有變化的,經該集體經濟組織出具證明并公告無異議后,可依法確定其宅基地使用權,并在《集體土地使用證》記事欄中注記 “該權利人為非本農民集體成員”。對沒有權屬來源證明的宅基地,應由宅基地使用權人書面說明來源情況和使用現狀,經村民委員會出具證明并公告30天無異議,經鄉(鎮)政府審核,報縣級政府審定,可依法確定其宅基地使用權。空閑或者房屋倒塌、拆除兩年以上未恢復使用的宅基地,不確定其使用權。
(三)強化非住宅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發證。依集體土地使用權人申請,應將村委會辦公室、醫療教育衛生、道路、水利設施等公益事業和公共設施用地、鄉(鎮)企業用地以及其他經依法批準用于非住宅建設的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依法確認到每個集體土地使用權主體。鄉(鎮)、村的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等集體建設用地由其所在鄉(鎮)政府、村民委員會依法申請確權登記發證。1982年《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實施前,鄉(鎮)企業、個體經營戶、私營企業占用的集體建設用地,至今未擴大用地面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的,經集體經濟組織同意,由村民委員會出具證明并公告30天無異議的,可以按實際使用面積和用途確權登記發證。經依法批準,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發生轉移和改變用途的,應當及時辦理土地變更登記。
(四)依法妥善解決土地權屬爭議。在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過程中,對本意見下發后新發生的土地權屬爭議,原則上國家與農民集體之間、農民集體相互之間發生土地所有權爭議,不能依法證明土地歸屬的,按照土地使用現狀確認所有權主體。鄉(鎮)農民集體與村農民集體發生土地所有權爭議,不能依法證明爭議土地屬于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確定為村農民集體所有;村農民集體與村民小組農民集體發生土地所有權爭議,不能依法證明爭議土地屬于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確定為村民小組農民集體所有;不能依法證明屬于鄉(鎮)農民集體所有或村農民集體所有的集體土地,應依法確認給村民小組農民集體所有。因移民安置、土地整治等,涉及依法調整土地權屬的,按照調整協議確定集體土地所有權的歸屬。對農民集體與林業、草原、軍隊、鐵路、公路等單位之間存在的土地權屬爭議,應當積極妥善處理;對已解決爭議的區域,應當設置界標物,實測界址拐點坐標。對權屬爭議較大,一時難以解決的,暫按現狀劃定爭議區,查清爭議區的位置、面積、地類、緣由、利用狀況以及各自主張,并登記造冊、記錄在案,逐步加以解決;對不存在土地權屬爭議的部分,可以先行分割出來予以確權登記發證,避免引發新的不穩定因素。
(五)對超面積的宅基地應按照不同的歷史階段進行確權登記發證。1982年《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實施前,農村村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在《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實施后至今未擴大用地面積的,可以按現有實際使用面積進行確權登記發證;1982年《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實施起至1987年《土地管理法》實施時止,農村村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超過當時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定的面積標準的,超過部分已按當時國家和省有關規定進行了處理,至今未擴大用地面積的,可以按實際使用面積進行確權登記發證;1987年《土地管理法》實施后,農村村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超過當時地方性法規規定的面積標準的,按照實際批準面積進行確權登記。宅基地面積超過規定標準的,宗地圖一律按實際占地情況繪制,并標明實際超占位置;無法標明實際超占位置的,應當注明實際超占面積。同時,在土地登記簿和土地權利證書記事欄內注明超過標準面積的數量,待以后分戶建房或現有房屋拆遷、改建、翻建、政府依法實施規劃重新建設時,按有關規定作出處理,并按現行地方性法規規定的面積標準重新進行確權登記。同一住宅既有宅基地又有旱田、水澆地、果園、設施農用地、倉儲用地等其他用途土地的,也應確定為一宗地,但需按批準文件,或者所在地政府及集體經濟組織的有關政策規定,分別在土地登記簿和土地權利證書記事欄內注明其中宅基地和其他用途土地的面積等相關信息。農村村民建房占用宅基地的時間,采取村民申報 ?村民委員會核實?調查人員核查?公示征求意見 ?鄉(鎮)政府監督蓋章的方式確認。
(六)分類妥善處理違法占用的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嚴禁通過土地登記將違法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合法化,違法占用的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必須依法依規處理后方可登記。1982年《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實施后,違法占用的宅基地、集體建設用地,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的,經集體經濟組織同意,由村民委員會出具證明并公告30天無異議的,參照歷次土地市場治理整頓有關政策,按照當時法律法規規定處理,補辦用地審批手續后,可以申請確權登記發證;對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的,以及農村村民一戶騙取批準的第二宗宅基地,城鎮居民在農村違法購買、建造的宅基地,以興辦 “鄉(鎮)企業”、 “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為名非法占用(租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進行非農業項目建設,“以租代征”非法使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進行非農業項目建設的,只統計備案,不予登記,逐步分類處理。
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在四川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9:35:14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對比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時間:2025-05-22 09:32:23海南上長春工業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28:45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對比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
時間:2025-05-22 09:25:00呼和浩特職業學院對比山西警官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9:22:04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在上海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