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精準扶貧是扶貧工作科學性的體現,“六個精準”道出了精準扶貧的豐富內涵,很有現實針對性。筆者結合開展的精準扶貧策落實情況審計,對目前開展的精準扶貧工作存在的問題困難和改進建議與各位審計同仁共勉。
精準扶貧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各級政府在推動精準扶貧政策落實過程中做了一定的工作,但是與的六個精準仍存在一些差距如:貧困居民底數不清、情況不明、針對性不強、扶貧項目指向不準,尤其是扶貧資金的使用沒有更好的發揮效益等等。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部分扶貧制度設計存在缺陷。不少扶貧制度針對性不強,更多的是在“扶農”而不是“扶貧”,制定的制度未能解決好錢和政策用在誰身上、怎么用、用得怎么樣等問題,扶貧 “精準度”欠佳,導致扶貧資金未能更好的瞄準真正貧困居民。
二、精準識別數據錄入質量不高。各級扶貧部門均建立了貧困人口檔案,但缺乏科學的動態管理方法,有些原是貧困戶,后經創業脫貧,而未及時退出貧困檔案,有些原來雖然不是貧困戶,后因病等原因致貧而未能及時進行貧困戶檔案。誰是真正的貧困人口、分布在哪里、致貧原因何在、怎樣才能脫貧,錄入數據缺乏深度調查和科學分析。
三、資金存在多頭投入,缺乏科學安排。隨著社會對扶貧工作重視,各職能部門也根據單位的工作性質進行扶貧資金的投入,但此類資金未通過扶貧部門而直接撥付相應的行政村或扶貧項目,項目具體情況各級扶貧部門不能準確掌握,導致部分扶貧項目精準度不高,針對性不強,存在分散、細碎、撒胡椒面的現象,集中力量和資金解決深層次貧困問題的合力不夠,扶貧資金發揮效益和輻射功能的彰顯力不夠。
四、部分產業扶貧項目前期調研不夠細致。目前農村貧困群體80%以上多為缺乏勞動力的傷、殘、病人口,他們想脫貧因受客觀條件制約,心有余而力不足。而目前開展多數扶貧項目為養殖、種植等產業扶貧,大部分失去勞動能力的貧困戶不能獨立承擔。扶貧項目未能根據貧困戶不同的致貧原因和現實狀況采取有針對性的精準選擇,影響了扶貧項目實施的效果。
精準扶貧工作存在的困難
目前各級政府通過實施精準扶貧工程,貧困村的問題基本得到了有效解決,但部分的貧困戶如果實現精準脫貧,仍存在以下幾個難點。
一、貧困對象精準識別難。貧困戶的貧困程度難以鑒定。在依據家庭人均收入確定貧困的條件下,由于缺乏剛性標準,農民收入渠道多雜小且難以核算,要把貧困家庭貧困程度進行排列、比較確定精準貧困戶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二、扶貧項目安排、資金使用找準難。一是養殖、種植業周期長,產品市場行情波動大。項目從投入到收益間隔長,給扶貧項目的選定帶來困難。二是貧困戶自我發展能力差和觀念落后。貧困戶多是老弱病殘,自我發展能力不足,傳統根深蒂固,抵御風險能力差,發展一些產業就變得可能。
三、扶貧資金統籌安排難。一是部分縣級財政有限,扶貧對象多,要實現到2020年全面消除貧困人口,在現有的扶貧資金制度下,實施難度很大,難以全覆蓋。二是貧困村的資源性貧困問題仍很突出。大多數貧困村的生產生活條件十分惡劣,交通閉塞,信息不暢,資源貧乏。要解決這些地方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就必須投入大量資金解決制約區域性發展的瓶頸問題。
今后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的對策
一、制定科學的制度確保精準扶貧工作的開展。一是建檔立卡工作的精細化管理制度。扶貧部門對貧困戶可以通過申請評議、公示公告、抽檢核查、信息錄入等步驟,將貧困村和貧困戶有效識別出來,并建檔立卡,確定貧困人員的的信息精準。二是 “一對一”扶貧到戶工作制度,落實幫扶責任人,逐村逐戶制定幫扶計劃,集中力量予以扶持。三是精準考核制度,確保成效。對各縣開展扶貧工作情況進行量化考核,獎優罰劣,營造一種良好的發展氛圍,保證各項扶貧政策落到實處,實實在在地創造扶貧業績。
二、要確保貧困戶和扶貧項目的精準,提升扶貧資金利用成果。一是逐戶調查摸底弄清底細。由扶貧部門牽頭,各級人民政府負責,通過戶戶見面、座談交流等方式,進行摸底調查,精準掌握貧困家庭的基本情況、收入支出構成情況和發展意愿等。二是在扶貧項目安排上,切實突出“精準”,必須準確清楚老百姓想什么盼什么,在掌握每個貧困家庭致貧原因的基礎根據貧困戶實際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幫扶,因村施策、因戶施法,實現對貧困農戶的精準化扶持。
三、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保障貧困人口基本生活。一是要建立面向農村貧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現有絕對貧困人口中有相當一部份是無勞動能力的人口,通過扶貧開發很難脫貧,只有納入社會救助范圍。真正將中央精準扶貧“五個一批”工作精神中的“社會保障兜底一批”落到實處。二是要提高和擴大農村合作醫療保障制度和保障范圍,增加農村公共衛生支出,建立農村醫療救助制度,防止農戶因病返貧和因貧失醫。將農村五保戶、特困戶、殘疾人貧困戶納入農村醫療救助范圍,給予醫療救助。
四、改革扶貧資金管理體制,加強扶貧資金整合力度。針對當前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不斷發展的現實情況,建議上級應進一步改革扶貧資金管理體制,比如,扶貧資金的管理應該進一步下放到縣級政府,扶貧項目和扶貧方式由縣鄉政府根據實際情況自主確定。中央和省級政府負責監督、檢查、考核和評估,將工作重點放在扶貧的實際效果和資金是否濫用等方面。通過進一步下放資金管理權,真正實現扶貧資金的基層整合,提高資金使用的針對性和效果。
在中央作出精準扶貧工作決策部署后,全省上下認真貫徹落實*和省委關于精準扶貧工作的重要指示,統籌謀劃,精心組織,精準發力,重點突破,各地精準扶貧工作扎實有效推進。結合我局駐村精準扶貧工作實際,在開展精準扶貧具體工作實踐中還存在諸多困難和問題,要引起重視,現就精準扶貧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提出幾點建議和對策。
一、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宣傳引導不夠廣泛深入。目前,精準扶貧與精準脫貧工作的宣傳引導還不夠廣泛深入,利用各類媒體采取不同形式宣傳扶貧攻堅的先進經驗和典型方面還需要加大力度,一些村組干部、貧困人員對扶貧政策知曉不多,對縣里出臺的《精準扶貧工程業發展實施辦法》等扶貧政策了解不夠透徹,運用扶貧政策不夠充分,缺乏切實可行的脫貧致富規劃及措施。
(二)貧困戶發展動力不足。一是多數貧困人口文化素質低、觀念陳舊落后,依然停留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時期,安于現狀,沒有發展動力;加之受自然條件限制和農產品、畜產品市場價格波動大等因素影響,部分貧困戶主動發展產業的積極性不高。二是部分貧困戶不遠積極就業,不謀求發展思路,一心想吃低保,享受國家救助,“等、靠、要”依賴嚴重。三是社會參與度不高。部分民營企業,個體工商老板的社會責任感不強,沒有主動產于社會扶貧的意識,特別是對扶持貧困戶發展經濟、發展產業興趣不濃,有的企業雖然熱心公益事業,卻忽視了支持農戶發展,增加造血功能這一重要內容。
(三)產業扶貧成效不明顯。有的貧困村產業發展緩慢,缺少能夠支撐長效增收、脫貧致富的效益產業,有的貧困村雖然已發展一批產業,也僅處于起步階段,效益尚未凸顯,帶動長效致富的能力不強;在精準扶貧到戶實施過程中,由于各戶的情況和產業發展需求不同,鄉村在一戶一策,因戶制宜、因地制宜的引導上做的不到位,造成個別弄戶對扶持項目不感興趣,參與的積極性不高、產業項目推進落實困難;同時,大戶帶散戶、公司帶農戶、合作社帶社員涉及貧困戶甚少,多數貧困戶缺乏技術指導,產業扶貧效果不明顯。
(四)駐村結對幫扶需加力。駐村幫扶參差不齊,幫扶效果不理想,幫扶措施單一,對幫扶工作僅停留在對貧困戶的物質幫扶上,有的單位把幫扶按照民政救濟來做,搞搞看望慰問、發發油米紅包就算幫扶,流于形式,在立足村情和貧困戶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項目扶持、技術援助、人員培訓等方面缺乏有效支持,沒有起到開發式扶貧幫扶應有的作用;有的駐村干部不熟悉基層工作,知識面廣,在協助村“兩委”班子理清發展思路、制定村級扶貧規劃等方面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建議和對策
(一)加強政策宣傳,做實精準識別。一是要吃透中央和省、市關于精準扶貧工作的指示精神,進一步加強中央扶貧工作會議精神以及有關扶貧政策的宣傳,對精準扶貧的政策措施、目的要求再宣傳、再動員,把干部群眾的統一到縣委關于精準扶貧工作的部署上來,增強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二是對貧困戶實行動態管理。對識別出來的貧困戶建檔立卡,信息及時錄入數據庫并及實時更新,既不要遺漏真正的貧困人口,也不要把非貧困人口納入扶貧對象,切實做好貧困人口信息管理工作,建立完善脫貧退出和返貧納入動態管理機制。
(二)因村因戶施策,實現精準扶貧。一是根據建檔立卡數據分析,再次認真分析每戶貧困戶致貧的主要原因,比如因災、因病、因學、缺技術、卻勞力、缺發展資金等,并結合貧困程度,按照“一村一策,一戶一策”的要求,逐村逐戶量身定制幫扶計劃,細化幫扶任務、標準、措施和時間節點,做到號準病脈、開好處方、抓出良藥,讓貧困戶得到有力扶持,實現增收脫貧。二是因戶制宜實施“五個一批”行動計劃,用好用活扶貧政策措施,進一步細化和完善教育扶貧、醫療救助扶持、民政救助扶貧、易地搬遷扶貧等惠民政策;對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通過農村低保等民政救助方式兜底保障其基本生活;對貧困人口中有勞動能力、有耕地或其他資源,但缺資金、缺產業、缺技能的,要立足當地資源,因農制宜、宜林則林、宜牧則牧、宜商則商、宜游則游,通過扶持發展產業,實現就地脫貧;對符合脫貧標準的脫貧戶,要幫助其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現象出現。三是發揮貧困戶主體作用,引導他們樹立“寧愿苦干、不愿哭熬”的觀念,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客服消極的情緒和“等、靠、要”的惰性心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靠自己的辛勤勞動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
(三)突出產業扶貧,助農長效增收。一是牢固樹立產業扶貧理念,立足實際,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產業扶貧10種模式,狠抓市場前景廣闊、帶動能力強、具有效益優勢的產業反正、增加農民收入;二是積極推行“公司+基地+貧困戶”等產業化發展模式,發揮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致富能手的引領和帶動作用,把貧困群眾的利益聯結起來,引導其通過土地流轉,增加租金收入和務工收入,助推貧困村經濟發展、貧困戶增加收入,實現長效脫貧;三是積極扶持發展農業產業的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產業大戶和致富帶頭人,鼓勵其帶領貧困戶共同發展產業;對扶貧投入力度大的企業,在行政審批、稅收、資金等政策上予以傾斜,以形成貧困戶增收、企業增效互惠互利的雙贏機制。同時,加大金融扶貧力度,對資金短缺貧困農戶發展產業給予支持和幫助。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