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龍市龍城鎮泉水村,321戶998人,有貧困戶237戶482人。今年3月,由村干部帶頭聯合村里養殖大戶組成泉正山谷養牛專業合作社。同年7月,合作社吸收整村推進扶貧項目資金70萬元,承擔起全村脫貧的工作。截至11月,合作社資產達297萬元,扶貧資金占比23.57%。這種幫帶脫貧形式的合作社,讓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扶貧攻堅”是延邊州實施的“十大民生工程”之一,也是全州貫徹中央和省委扶貧工作部署的具體舉措,包括“落實6900萬元產業扶貧資金,對69個貧困村整村推進;落實扶貧發展資金2300萬元,扶持種植業養殖業;落實以工代賑資金6500萬元,實施農村貧困地區農田水利、鄉村道路、小流域治理工程”等各類扶貧任務。截至目前,全州已實現2.39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產業扶貧資金全部落實,落實以工代賑資金7783萬元,落實扶貧發展資金5848萬元,全州扶貧工作取得實質性成效。
面臨著“十三五”開局,日,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召開,指出“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再次吹響脫貧攻堅戰的沖鋒號。我省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也明確了全省脫貧攻堅的目標,即到2018年實現“三確保、兩不愁、三保障”。“三確保”,確保現行標準下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確保貧困縣全部摘帽、確保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兩不愁”,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農村貧困人口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全省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12月18日,延邊州召開全州扶貧開發工作會議,深入分析了全州脫貧攻堅面臨的形勢,確定了“六個精準”的扶貧要求,凝聚力量,突出抓好六方面扶貧工作,確保到2018年與全省同步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堅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
“六個精準”要求:扶貧對象要精準。牢牢把握“遵循標準、逐戶核查、公示公告、分級確認、動態調整”的原則,確保符合標準的一戶不漏,不符合標準的一戶不進,為精準脫貧提供可靠依據;項目安排要精準。項目規劃上要堅持“基礎先行、規劃到村、項目到戶、責任到人”,項目決策上要深入基層了解村情民意,因地制宜確定項目,項目落實上要堅持“項目跟著規劃走,資金跟著項目走,監督跟著資金走”的原則,嚴格按照精準扶貧的標準、程序實施項目,建好精準扶貧項目臺賬,實現全程監管;資金使用要精準。把扶貧資金安排與脫貧成效掛鉤,加大資金整合力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強化資金監督管理,確保一分一厘、一絲一毫都用在扶貧開發上;措施到戶要精準。堅持調查研究,堅持實事求是,堅持從小處著手,抓住當前困難群眾最急需、最直接、最迫切解決的熱點、難點問題,逐步幫助困難群眾擺脫貧困;因村派人要精準。認真總結駐村工作的好經驗好做法,進一步發揮好駐村干部的作用,確保駐村干部沉下去、待得住、干得好;脫貧成效要精準。無論是貧困戶脫貧還是貧困縣摘帽,都要和脫貧攻堅總要求、總任務對表,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對表,每年退出多少要精準到縣、到村、到戶、到人,成熟一個摘帽一個,脫貧一戶銷號一戶。
會議強調,全州在今后的脫貧攻堅工作中,要堅持輸血與造血并舉、扶貧與扶志并重、精準滴灌與整村推進并行,突出抓好六個方面工作:突出抓好產業扶貧。強化思維、市場思維、創新意識、互聯網思維,引導貧困群眾直接參與生態建設;突出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貧困家庭危房改造力度,加快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農村電網改造升級、農村信息網絡建設,把脫貧攻堅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突出抓好就業創業。千方百計拓寬貧困人口就業渠道,深入實施就業援助工程和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工程,帶動更多貧困群眾就業脫貧;突出抓好醫療扶貧、教育扶貧。抓緊啟動實施健康扶貧行動,遏制和減少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現象。推進“教育扶貧全覆蓋行動”,決不允許任何一個孩子因為經濟困難上不起學,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突出抓好社會保障兜底。精準認定保障對象,進一步提高農村低保保障標準,盡快達到或超過國定脫貧標準。提高農村特困戶供養水、改善供養條件,不斷完善社會救助制度,有效保障遭遇急難致使生活陷入困境、生存面臨危機的家庭基本生活;積極動員和凝聚社會力量。繼續堅持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等多方力量、多種舉措有機結合和互為支撐的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著力在全社會形成扶危濟困的文化氛圍和社會風氣。
據了解,明年延邊州將“脫貧攻堅工程”繼續列為實施的“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全州的扶貧工作又將邁出堅實的一步。
*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長期對扶貧開發深入思考的基礎上,圍繞破解我國扶貧開發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多次深入貧困地區調研,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深刻闡明了新時期我國扶貧開發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形成了以精準扶貧的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是我國扶貧開發重大理論創新。*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既是當前我們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行動指南,又是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中國具體問題的成功典范。學習理解*扶貧開發重要戰略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應從6個數字入手。
“1”??一個標志性指標。當前我國為什么要下這么大的決心、花如此大的氣力推進扶貧開發工作?這涉及的實質是扶貧開發的戰略意義。*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系統闡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一個標志性的指標是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此外,*還多次強調,“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等等。這些重要論述堅持共同富裕論,深化了扶貧開發的重要戰略意義,對于統一全黨全社會對扶貧開發的認識、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意義十分重大。
“2”??兩個重中之重。對于貧困地區而言,將扶貧開發擺在什么位置是一個現實問題。當前有的貧困地區仍然“唯GDP論”,對于扶貧開發喊得兇抓得松,有的貧困地區對下氣力抓扶貧開發有顧慮,怕影響其他工作。對此,*在阜調研扶貧開發工作時就提出,“‘三農’工作是重中之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在‘三農’工作中要把扶貧開發作為重中之重,這樣才有重點”,這就是“兩個重中之重”,這一對于貧困地區正確處理經濟社會發展、“三農”工作以及扶貧開發之間的關系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是矛盾論在扶貧開發中的正確運用。貧困地區應該吃透“兩個重中之重”實質,把扶貧開發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心無旁騖、不折不扣的抓好這項工作。
“3”??三項制度。當前我國扶貧開發任務重、難度大,光靠一時熱情和響亮口號不行,必須要有切實有效的制度作為保障。*提出要把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地)縣抓落實的管理體制,片為重點、工作到村、扶貧到戶的工作機制,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扶貧開發工作責任制,真正落到實處。在這一的指導下,我國加大了扶貧開發制度供給力度,進一步完善了扶貧開發領導體制,出臺了《省級黨委和政府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辦法》、《脫貧攻堅責任制實施辦法》以及選派機關優秀干部到村任第一書記工作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推進了我國扶貧開發制度化,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強大的制度保障。
“4”??四個需要。打贏脫貧攻堅戰依靠誰?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在對全國脫貧攻堅獎表彰活動作出重要指示時用“四個需要”給出了明確回答,“需要貧困地區廣大干部群眾艱苦奮戰,需要各級扶貧主體組織推動,需要社會各方面真心幫扶,需要不斷改革創新扶貧機制和扶貧方式。”打贏脫貧攻堅戰需要內因和外因同向發力、同時發力,這一論述堅持內外因辯證原理,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動力論”最新集中表述。當前,一些貧困地區群眾還存在“靠著墻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的等靠要,有的扶貧主體責任落實不力,社會力量還未充分動員起來扶貧,有效的扶貧機制方式還未完全確立,一定程度上影響脫貧進度。因此,要用“四個需要”不斷提升扶貧開發動力,凝聚起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強大合力。
“5”??五個一批。貧困人口情況不清、致貧原因不明導致了幫扶措施不能精準發力、精準有效,這是我國減貧政策效應遞減的重要根源。針對這種情況,2013年*在湖南湘西考察時提出了精準扶貧,其后不斷豐富發展。精準扶貧是*扶貧開發戰略形成的重要標志和核心內容,其主要內涵包括“六個精準”和“五個一批”,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戰術論”。“五個一批”具體指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通過建檔立卡摸清貧困人口致貧原因,將數量巨大的貧困人口分解為不同類別,運用“五個一批”因類施策、因人施策,靶向治療,大大提高了扶貧開發的精準度和有效性。
“6”??六個精準。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如何做到精準?*提出要做到“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六個精準”覆蓋了扶貧對象識別、幫扶和管理等各環節,用精準理念貫通了扶貧開發全流程,改革了現行扶貧思路和方式,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變“輸血”為“造血”,變重GDP為重脫貧成效。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既是當前我國扶貧開發的明確要求,又是具體目標,既是科學理念,又是有效方法,必須認真貫徹落實好。
在*扶貧開發重要戰略的指導下,我國扶貧開發取得了顯著成效,2013年我國減貧1600萬人,減貧1200萬人,減貧1442萬人,打破了扶貧政策效應逐步遞減規律,貧困地區公共服務更加均等化,貧困人口醫療、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水得到切實提高。
6月18日至21日,*視察貴州時,提出了精準扶貧要達到“六個精準”,使更多的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最終達到同步小康的宏偉目標。為了認真貫徹落實的重要指示精神,德江縣結合實際,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深入實施精準識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使*的“六個精準”要求結出了豐碩的成果,全縣的扶貧開發工作得到了有力推進。
扶持對象精準。為了確保扶貧對象精準,該縣堅持對貧困對象進行精準識別,對實際操作中,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和要求,在建檔立卡貧困對象信息基礎上,認真開展精準扶貧雙識別和遍訪工作,逐村逐戶對建檔立卡貧困戶信息進行再調查、再識別,共識別貧困戶27632戶102056人,做到了符合政策的貧困對象一戶不漏、一人不少,實現了民政長期保障戶、重點保障戶與扶貧五保戶、低保戶完全合一。堅持規范建檔,在精準識別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基礎信息調查等相關表冊,并以村為單位規范裝訂成冊,建立健全紙質檔案,同步更新“貴州省精準扶貧系統”信息,完善縣、鄉、村三級檔案,對扶貧對象實行規范化管理。堅持分類管理,認真分析致貧原因,對貧困對象不同致貧原因進行歸類,精準摸清貧困情況、精準摸清致貧原因、精準摸清幫扶需求,為安排決策部署、落實項目資金提供依據。堅持動態管理,建立完善貧困對象進退機制,對貧困戶進行動態監管,及時更新數據信息,實現貧困對象有進有出。
項目安排精準。為了確保項目安排精準,該縣根據各鄉(鎮、街道)實際情況,認真抓好項目規劃工作,因地制宜發展優勢產業,規劃建設了楓香溪?潮砥?長堡?共和?穩坪?桶井?荊角竹果產業帶,青龍?錢家?龍泉?煎茶蔬菜產業帶,高山?沙溪?楠桿天麻、核桃、生漆產業帶,復興?合興?堰塘茶葉產業帶,泉口?長豐?原種草養畜產業帶“五個產業帶”,打造一鄉一品的。抓好項目到戶,按照“規劃到村、項目到戶、增收到人”原則,圍繞精準扶貧“六個到村到戶”和產業項目實施“23578”要求,上半年,實施核桃8200畝、天麻12.3萬米、茶葉9000畝,發展食用菌50萬棒、精品水果4650畝、脫毒甘薯2000畝,投放基礎母羊3640只、種公羊173只,所實施的項目,對全縣的27632戶102056人進行了全覆蓋,力爭通過產業發展,帶動貧困農戶脫貧致富。
資金使用精準。建立健全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機制,在全縣21個鄉(鎮、街道)全面推行“鄉鎮申報、縣級審批、省市備案、鄉村實施、鄉鎮初檢、縣級驗收、鄉級報賬”工作機制,出臺鄉級財政報賬制管理實施細則和管理暫行辦法,規范了操作程序。建立健全扶貧資金精準使用機制,將切塊到縣的3000萬元財政扶貧資金用于60個貧困村精準扶貧示范村建設,每村安排50萬元資金用于發展主導產業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提高了資金使用精準度。建立健全嚴格的問責制,嚴格執行財政扶貧資金項目公示、專戶管理、報賬管理、評估驗收、責任追究等制度,推進扶貧項目資金監管信息化建設,將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作為縣財政、審計、紀委重點督查內容,確保了資金安全。建立健全績效評價機制,對各鄉(鎮、街道)扶貧項目管理、資金使用、工作成效等情況進行全面考評,將考評結果與資金分配和項目立項掛鉤,作為下一年安排扶貧項目資金的重要依據,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益。
措施到戶精準。圍繞“低保保生存、扶貧促發展、同步奔小康”要求,按照分類施策、分類指導原則,出臺了《德江縣精準扶貧工作實施方案》,切實做到因戶施策。對缺乏發展資金的,圍繞產業扶持、金融扶貧制定脫貧措施;對缺乏技術的,圍繞產業化技能培訓、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等制定脫貧措施;對自然環境惡劣交通條件落后的,圍繞扶貧生態移民、“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六項行動制定脫貧措施;對因病因災和發展能力欠缺的,圍繞加大社會救助、臨時救助和低保制定脫貧措施;對因學致貧的,圍繞“雨露計劃”助學工程、圓夢行動和社會助學制定脫貧措施;對無力脫貧的“兩無戶”,實行民政低保兜底。通過因人、因戶施策,提高了精準扶貧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因村派人(第一書記)精準。建立精準選派使用機制,按照“好中選好、優中選優”要求,從各級機關年輕干部、后備干部和國有企事業單位中,選派285名優秀干部到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加強了農村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建立精準駐村幫扶機制,充分發揮第一書記服務精準扶貧的作用,累計走訪群眾23萬余人次,幫助出點子6232個,為貧困戶辦好事實事5100多件,解決產業發展難題4534個,協調化解矛盾糾紛235起,爭取幫扶物資及資金1100余萬元,協調項目230多個,打通了扶貧“最后一公里”。建立精準駐村考核機制,把駐村幫扶工作納入部門年度目標考核內容,力促第一書記履職發力。
脫貧成效精準。一是明確脫貧目標。制定了《全縣33668扶貧攻堅行動計劃實施意見》,明確每年計劃減貧目標任務,列出時間表,算好明細賬,并在系統中將減貧對象作好計劃脫貧標注,使脫貧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二是落實幫扶措施。對去年脫貧對象,繼續穩定幫扶措施一年,以鞏固減貧成效;對今年已落實的減貧任務對象,加大項目資金安排和幫扶力度,確保年初計劃能夠如期實現。三是落實退出機制。建立貧困戶脫貧和貧困村退出機制,嚴格退出程序和標準,對扶貧對象進行動態管理,做到了貧困戶有進有出。四是強化扶貧考核。改進貧困鄉鎮考核辦法,把提高貧困人口生活水、減少貧困人口數量、精準扶貧、民生改善、扶貧項目實施、扶貧產業發展等作為主要考核指標和內容,把扶貧開發工作實績作為評價貧困鄉鎮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主要內容,引導貧困鄉鎮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樹立了正確的政績觀,把工作重點放在了扶貧開發工作上。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