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知識網(wǎng) > 中國夢 > 正文
一、當前我們在群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群眾觀念淡薄。少數(shù)黨員干部群眾觀念淡薄,對群眾疾苦漠不關心,對群眾呼聲置若罔聞,甚至對群眾利益麻木不仁;工作中不踏踏實實為群眾做事,而是為自己著想、為政績著想,群眾利益與地方發(fā)展發(fā)生矛盾時,不能正確處理兩者的關系。一些黨員干部把自己甚至把黨放在了群眾利益的對立面,如某地一領導面對記者采訪時竟質問“你們究竟是為黨說話,還是為群眾說話”。
(二)工作方法落后。*條件下,社會階層多元化,群體利益多元化,利益沖突增多,解決難度增大。面對新情況、新形勢,一些黨員不加強學習,缺群眾工作的本領,意識還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方法簡單粗暴,喜歡命令式強迫群眾服從。在信息化背景下,有的黨員缺乏運用法律手段和輿論手段來動員、組織、指導開展群眾工作的能力。在少數(shù)基層黨員中出現(xiàn)“與新社會群體說話,說不上去;與困難群眾說話,說不下去;與青年說話,說不進去;與老同志說話,說不到一起去”的現(xiàn)象。一些人覺得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硬辦法不敢用,面對復雜的群眾問題束手無策,無所適從。
(三)不會協(xié)調群眾利益。過去的群眾工作,主要是圍繞政治問題展開,政治利益居于中心地位。新時期的群眾工作,則主要圍繞經濟問題展開,經濟利益居于中心地位。群眾與地方政府、群眾與企業(yè)以及群眾間的利益沖突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為突出、更為復雜。少數(shù)黨員干部不會協(xié)調群眾利益,在遇到復雜的群眾問題時往往采取“拖、躲、捂、推”的辦法,既:遇到難題繞著走,任期一到,拍屁股走人,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群眾前門來,領導后門溜,群眾煩心事,一躲了之;怕暴露問題,影響升遷,掩蓋矛盾蒙混過關;對群眾的訴求推來推去、轉來轉去,讓群眾跑來跑去。
二、群眾工作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具體分析來看,這些問題的存在有以下原因。
(一)理想信念不堅定。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我們黨之所以能由小變大,由少變多,由弱變強,是因為我們老一輩的共產黨人有著堅定的信念,為廣大窮苦百姓打天下,謀福祉。當我們黨執(zhí)政60年后,黨內少數(shù)領導干部,忘記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忘記了我們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忘記了人民群眾是創(chuàng)造歷史推動歷史前進的主體。極少數(shù)黨員干部更是見利忘義,貪污腐化,魚肉百姓,站到人民的對立面。
(二)作風飄浮脫離群眾。一些黨員干部缺乏深入基層的扎實工作作風。一些干部工作在縣里住在市上,或者工作在鄉(xiāng)鎮(zhèn)住在縣城,下基層也是車來車往,蜻蜓點水,干部不認識群眾,群眾也認不到干部。有的黨員干部把群眾工作作為負擔,覺得群眾素質低打交道麻煩,看見上訪群眾就頭痛。遇到群體性事件,就束手無策,舉措失當,駕馭不住局勢。一旦為群眾做了點應該做的事就大肆宣傳,自以為是。群眾形象地說:交通便利了,干部離群眾反而更遠了;通訊發(fā)達了,干部和群眾的交流反而更難了;干部文化水高了,群眾工作水反而降低了。
(三)工作目標錯位漠視群眾需求。發(fā)展是第一任務,但也不是經濟繁榮了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如今經濟發(fā)展了,一些地方群眾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卻降低了。一些基層黨委政府在抓發(fā)展時犧牲本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群眾利益,甚至漠視群眾利益,與民爭利。所以有識之士指出:干部在GDP的迅速增長中陶醉,而群眾卻在安全感和幸福指數(shù)的不斷下滑中埋怨。當前,群眾對公正義的追求更加強烈,希望黨和政府化解他們因收入差距拉大導致的被剝削感,不公競爭導致的被侵害感,社會保障有限導致的不安全感。作為執(zhí)政黨,我們不能回避人民群眾的重大關切。
2012年11月29日,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同志曾談到:“中華民族代最偉大的中國夢就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同時還說“實現(xiàn)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中國共產黨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偉大事業(yè)的核心力量”。這些鏗鏘有力的話語回答了中華民族實現(xiàn)宏偉藍圖的途徑和誰是主力軍的問題。作為主力軍的中國共產黨也責無旁貸肩負起了帶領中國人民實現(xiàn)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使命。在這重要的歷史時刻,黨的領導力是決定事業(yè)成敗的關鍵。然而什么能決定黨組織的戰(zhàn)斗力和領導力呢?我以為黨員隊伍的素質是重要的決定因素之一,所以對黨員品行、素質、能力的培養(yǎng)教育也就顯得至關重要。
一、黨員隊伍建設要有正確的理念引領
曾記得一位研究者說過:“一個黨過去先進,不代表現(xiàn)在先進;現(xiàn)在先進,不代表永遠先進”。蘇聯(lián)共產黨的興衰史是值得深思的,蘇聯(lián)共產黨在93年的歷史中,執(zhí)政74年,當它擁有20萬名黨員時,帶領人民奪取了政權;當它擁有200萬名黨員時,取得了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當它擁有2000萬名黨員時,卻因為不能保持先進性,最終喪失了政權。雖然蘇聯(lián)共產黨最終失去執(zhí)政權原因很多,但它證明了一個政黨不是因為你人數(shù)越多就越先進、政權基礎就越穩(wěn)定。相反,一個擁有崇高信仰、堅定意志的高素質黨員隊伍,即使它的人數(shù)不是很眾多,也可以形成燎原之火,成就一番偉業(yè)。這樣的深刻教訓足以見證黨員隊伍建設的重要性。
當前世界經濟全球化、信息網(wǎng)絡化和世界多極化已成為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大趨勢。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和發(fā)展*,社會經濟成份、組織形式、就業(yè)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這給我們黨的事業(yè)帶來難得的發(fā)展機遇,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zhàn)。我們黨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zhàn),實現(xiàn)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僅要深刻認識、牢牢把握黨員隊伍建設的一些基本規(guī)律,更重要的是要有正確的理念引領,這是推進黨員隊伍建設的邏輯前提。如果我們沒有一個正確的理念引領黨員隊伍建設工作,我們就不可能制定出正確的政治路線、方法策略,黨員隊伍建設也會因錯誤的政治路線而遭受重大損失。這早已被黨的歷史上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所證明。那么什么理念適合黨員隊伍建設工作呢?我們都清楚,中國共產黨黨員已經擁有8000萬之眾。用一種理念對這個龐大隊伍進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教育,這個理念就必須具有普遍適應性和廣泛認同感。現(xiàn)今,我們黨提出的“以人為本”的執(zhí)政理念就是這樣的理念。
二、黨員教育要注重“以人為本”理念
“以人為本”即把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fā)點和最終落腳點,是中國共產黨基本的執(zhí)政理念,也是其執(zhí)政理念的核心。對黨員的教育我認為也要在組織內將黨員作為普通對象來看,也要從黨員切身利益考量,“以黨員為本”,讓黨員知道黨組織的對黨員的教育是為其負責,這樣黨員才能心悅誠服的主動、虛心接受教育。也只有這樣行之有效的黨員教育才能真正提升黨員素質。黨員也就能更好的為黨的建設事業(yè)貢獻力量。至于在途經上,我想到以下幾方面。
一是黨員教育也需要鼓勵肯定的方式。一名黨員的成長,就如同孩子的成長一樣,也要經歷從稚嫩到成熟的過程。在每個成長階段也需要黨組織的呵護、關懷。也需要給予適當?shù)莫剟睢⒓睢h組織而言用“以人為本”的理念對待黨員。從情感的角度考慮每名黨員也是普通的人,也有生活壓力、也有困難境遇、也需要情感的支持。在黨員出現(xiàn)困難時,及時伸出援手,那么黨組織的每一次呵護、每一次肯定都會讓黨員信心倍增,更會讓黨員找到歸屬感。讓他們找到成長的信心,更會讓他們堅定自己的信念。
二是黨員教育也需要批評、懲戒、治病救人。但這個“治病救人”不是等到黨員犯錯之后,黨組織再處理。而是要做到“上醫(yī)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境界。對黨員的錯誤做到未雨綢繆,不是等黨員犯錯了再批評、教育、懲戒,而是要能夠以“以人為本”的態(tài)度,做好教育的提前量。始終堅持對黨員的人性化教育,做好提前預警,讓黨員明白對他們是教育是為他們自身發(fā)展,從而起到防微杜漸的作用。
三是要給普通黨員直抒己見的渠道。主張講真話是我們黨的一貫傳統(tǒng)。鄧小曾談到:“要敢講真話,反對講假話。”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也談到“鼓勵和保護黨員講真話、講心里話”。可以說如果所有的黨員都能講真話,那么中國夢成真就會指日可待。這也就是*同志在參觀《復興之路》的時候尤其強調“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之所在。但想要黨員講真話,不講套話、假話,也需要我們現(xiàn)實的分析面對。我們的黨組織就要以“以人為本”的理念為黨員創(chuàng)造講真話的條件。首先就要求領導干部能要有胸懷和雅量。尤其是要認真傾聽來自群眾的聲音。其次是要有允許講真話的環(huán)境。要形成“言者無罪”的寬容環(huán)境。再次是要有一種受機制或體制保護的暢通渠道。甚至這種渠道是受法律保護的。例如現(xiàn)在的網(wǎng)絡反腐,雖然它不是常規(guī)渠道和最終渠道。但在現(xiàn)實環(huán)境下我們可以研究類似于這樣的渠道,將這樣的渠道加以規(guī)范,對那些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黨員加以震懾。讓黨員直抒胸臆,將自己的意見甚至是不滿談出來,理順黨員的心中的積怨,形成黨組織納諫的良好風氣。
四是黨員教育還要注重發(fā)揮黨員自身的聰明才智。在面對教學問題時,我們很容易出現(xiàn)只重視教師講授而忽視學生參與的現(xiàn)象。這樣的教育方法會讓學生放棄更多的主動思考。所以我認為要想對黨員的教育能夠形成黨員主動思考、主動參與的局面,就要避免這樣的現(xiàn)象。用“以人為本”的理念為指導,充分尊重黨員的主體地位,征求黨員的意見,充分調動黨員自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他們提出想法,集思廣益。從而在黨員教育的渠道、方式上博采眾長,形成讓黨員主動參與的良好氛圍,也讓黨員從被動接受變主動參與。這樣就會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如皋市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推動基層黨組織宣傳、引導、發(fā)動群眾,切實筑牢群眾“聽黨話、跟黨走”的根基。
一是加強引領,強化群眾的歸屬。筑牢黨員干部基礎,推進干部在線學習臺提檔擴面,切實提升廣大黨員干部領導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加強基層理論宣傳教育,落實各級黨組織抓黨員教育管理的主體職責,常態(tài)化開展“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和黨員集中培訓。強化廣大群眾擁黨教育,組建大學生村官宣教團,積極開展“微型農課”、“黨員故事會”、“田間課堂”、“紅色廣播”等活動,創(chuàng)新實施黨員中心戶聯(lián)系服務群眾機制,通過6286戶黨員中心戶“在家做黨建”,宣傳引領廣大群眾,將教育引導群眾工作落實到神經末梢。
二是改進工作方法,維護群眾的根本利益。延伸拓展黨建?新農村頻道、黨員遠程教育站點、黨員手機報等信息化陣地的覆蓋縱深,加強“農寶網(wǎng)”、“網(wǎng)上村村通”、“大學生村官為農服務信息室”等功能建設,鼓勵基層單位因地制宜探索網(wǎng)絡黨支部、QQ群、微信、短信群發(fā)等信息化手段,使網(wǎng)絡成為教育引導群眾、聯(lián)系服務群眾的重要輔助手段。持續(xù)深化“三理工作法”,建立市、鎮(zhèn)、村三級便民服務臺互通機制,健全完善“進村入戶走訪”、“接待群眾說事”、“聯(lián)系群眾幫扶”、“黨群議事反饋”、“服務群眾考評”“五項制度”,通過“民情日記本”、“為民服務卡”、“黨群服務臺”等服務載體,引導黨員干部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情關心群眾疾苦,真心保障群眾權益。
三是激發(fā)群眾參與,發(fā)揮群眾的主體作用。擴大基層民主,貫徹落實民主集中制,健全“四方商談”、黨員權利保障制度、黨內民主選舉制度、黨委議事決策制度、村級重大事項“四議兩公開”等制度,使推進民主建設的過程成為組織和教育群眾的過程。引領群眾志愿行動,7983名機關及企事業(yè)單位在職黨員到居住地或工作所在地的村(社區(qū))報到,覆蓋村、社區(qū)221個,認領志愿服務項目4162項,累計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達3.2萬余人次,努力構建“黨員干部率先垂范、普通黨員以身作則、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開放式志愿服務格局;建立村域“一綜多專”服務隊伍2206支共計7411人,為村(居)民提供政策咨詢、法律援助、鄰里照看、健康義診、心理疏導、便民維修、家政服務、文體活動等志愿服務。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y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huán)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shù)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yè)怎么樣?錄取分數(shù)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qū)航空旅游職業(yè)學院對比泰山職業(yè)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yè)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